正文 第一章 遭遇失敗(1 / 1)

永遠沒有徹底的失敗:暫時的失敗是為了將來更大的成功。總結經驗教訓,勇敢的揮手告別昨天,告別失敗。麵朝太陽,心中始終充滿陽光。把目光投向遠方,努力創造新未來—是你的最佳選擇。

有時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強求自己做這個做那個,對生活抱著的太多的“應當”和“必須”

把那當作自己的義務,因此必須要做,往往一點點的挫折便會使自己陷入敗局。勇敢的去接受現實——這樣才能擺脫失敗的束縛——才會走出敗局——才能樂觀積極地改變現實。

每一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健康、快樂、幸福,你的潛意識就會接受你的選擇,使你成為這樣的人,而整個世界就會跟著反應,眼前的失敗也就成了暫時的。有個好的心情才能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改造生活。

對於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來說,遇到絕境,正是自我升華的最好時機。醜小鴨變成白天鵝,那是樂觀和夢想創造的奇跡。

不能走出自我,不僅浪費了你寶貴的時間,也破壞了你的心情,一個好的心情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礎!

生活中,如何承受打擊,如何麵對失敗是我們的最大挑戰之一。麵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生活中,有時會讓我們產生挫折感和失望感。許多事情會使我們產生挫折感和失望感,譬如:

有時做一件事情覺得自己能力不夠、或沒有成功,或沒有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甚至完全背離;

有時覺得別人對自己的感情或者行為不象自己理想中的那樣:被朋友的誤會、被愛人的拋棄;

有時生活似乎很喜歡和你開玩笑,越是期望得到的東西卻得不到,越是盼望達到的終點越是到不了。

像是這樣類似的事還有好多好多,一旦發展嚴重,或是感覺對自己的打擊太大,就會使挫折感和失望感走向極端——徹底的失敗以至絕望。

當人處在失敗的痛苦中時,往往會產生三種心理反應:或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或徹底放棄努力。讓我們看一下下麵的例子:

貝裏兢兢業業地工作,狀態很好,一直期望有一個提升的機會。他的老板曾指出,他將要被提升。於是他開始設想新的職位可能帶來的變化:薪金會增加,能夠住進更好的房子,工作也更加輕鬆、有趣……不幸的是,在預期提升前的兩個月,公司被兼並了,提升一事被擱置。更糟糕的是,新公司啟用了他們原有的職工。貝裏發現,他一直渴慕的職位被一個年輕人頂替了。他為此深感憤怒,繼而陷入抑鬱。與提升有關的所有計劃、期望和目標全都化為泡影。他反複考慮這件事的不公平性,卻沒有能力改變現狀。他告訴自己,事情從來都不會對他有利,再努力也是白費。其實他的思想正在進行一場永遠不會或勝的戰鬥,因此,他總感覺自己是個失敗者,他的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是這樣的:

理想

現實

獲得提升

未獲提升

事業騰達

事業受阻

遷居良宅

困於舊居

絕望·怨天尤人:他們隻是在利用我,這不公平。他們應當意識到,原公司已經答應提升我了,說明我有那個工作能力,可是他們在最後關頭奪走了我的機會。

·自怨自艾:這應該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我不應該那麼努力的工作,我應當有信心去找另一份工作,但我沒有。如果我更加自信,我能夠迫使他們提升我,我太懦弱了。

·放棄努力:我無法麵對這一切,什麼也改變不了,我的前途被毀了。我以後也不會有什麼改變了,再多的努力也都將成為水中的倒影。

如果貝裏一直持這種情緒,那麼,現實就會真的像他主觀感受的那樣——一切都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