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概述(1 / 1)

生物工程,即生物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興起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由於生物技術將會為解決人類麵臨的重大問題如糧食、健康、環境、能源等開辟廣闊的前景,它與計算器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術等被列為高科技,被認為是21世紀科學技術的核心。生物技術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醫藥衛生、食品輕工、農牧漁業、能源工業、化學工業、冶金工業、環境保護等幾個方麵。其中醫藥衛生領域是現代生物技術最先登上的舞台,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成效最顯著、發展最迅速、潛力也最大的一個領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化學藥品給人類自身健康及生活環境帶來的負麵影響;回歸自然、使用天然藥物已成了一種潮流思想,由此人們對天然藥物的需求也快速增長。從天然藥物使用的規模來看,單是我國天然藥物總數已達12772種,其中植物來源的為11118種,動物來源的為1574種,礦物來源的為80種。盡管我國天然藥物資源豐富,但由於長期采挖,資源日漸萎縮。人工栽培又麵臨品質退化,種子帶病與農藥殘留超標等問題,遠不能滿足質和量的要求。

天然藥物生物工程是一門以天然藥物的組織和細胞的離體操作為基礎的實驗性學科。天然藥物大多數是植物。植物生物技術作為一個由多學科滲透融合而形成的綜合技術體係,隨著基礎理論研究的深入,技術手段和方法的不斷改進以及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綜合,植物生物技術已從群體、植株不斷深入到器官、組織、細胞、染色體直至基因的各個層次,其應用範圍日益擴大。在藥用植物上,現代生物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栽培、道地性鑒別、新品種培育、種質資源發掘和保存、種苗及特異活性物質的工業化生產、加工和流通過程中的檢驗等諸多環節。但盡管如此,現代生物技術在天然藥物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上的應用還遠未充分展開,雖然在細胞工程和發酵過程方麵取得一定的進展,但在基因工程的應用上才剛剛起步。

重視和加強天然藥物生物技術的研究,是我國中藥現代化的需求,目前此方麵的專著還不是很多,尤其現有此類書籍中,都沒有涉及藥用動物生物技術研究狀況的。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和科研經驗,組織編寫了“天然藥物生物工程”一書。全書由緒論和9章組成。緒論介紹了天然藥物生物技術的概念、研究內容和進展、產業化及展望;第一章介紹了藥用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知識;第二、三章介紹了藥用植物離體無性繁殖及藥用植物原生質體培養、體細胞雜交;第四章介紹藥用植物的細胞培養及次生代謝物生產;第五章介紹藥用植物育種技術及應用;第六章介紹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的超低溫保存及人工種子技術;第七、八章介紹藥用植物基因工程的應用和毛狀根培養分子標記技術的應用;第九章介紹現代生物技術在動物藥研究中的應用。

在該專著寫作的自始至終,佳木斯大學碩士生主導師劉娟教授給予了大量建設性意見,定稿後在百忙中對全書進行了審校。她嚴謹的治學態度、淵博的學識、敏捷的思維、奮發向上的攀登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今後的教學和科研之積極進取。

我們編寫本書的指導思想是力求全麵而新穎,概念準確,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能反映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但限於作者的知識水平和寫作能力,我們相信錯誤和不妥之處仍然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在使用本書的過程中,提出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