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芯片技術
生物芯片根據所應用材料不同可以分為:基因芯片,蛋白質芯片,細胞芯片和組織芯片。生物芯片是指通過微加工技術將生物材料如蛋白質、DNA、RNA、細胞、組織等有序的高密度的分布在一定的載體上如膜、玻璃片、矽片等表麵,與標記的樣品分子進行雜交,通過檢測每個探針分子的雜交信號強度,對樣品分子進行定性、定量和結構分析,具快速、準確、自動化的優點。生物芯片可以廣泛應用於中藥材的真偽鑒定、有效成分篩選及藥理藥效研究等領域。生物芯片技術的出現有利於同時檢測某一種藥物或者中藥對眾多基因或靶蛋白的作用,從而縮短藥物篩選的時間和成本,能夠在藥物和基因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從而在基因水平、分子水平上解釋藥物作用機理,有助於從分子水平闡明中藥的治療機製。
(二)發酵技術
發酵工程指在人工條件下利用細胞的快速增殖與次生代謝產物的產生,為人工資源的生產提供技術平台。崔莉等通過優化發酵工藝和發酵條件提高了水蛭素的產量。利用微生物生長代謝生產動物藥活性成分,具有增加工業生產產量,提高效率,節約資源等特點。
(三)免疫技術
免疫鑒別法是一種特異性很強的鑒別方法,以藥材中含有的特異蛋白為抗原,製備出特異的抗體,再與檢驗品中的特異抗原結合產生沉澱反應,據此鑒別藥材的真偽。丁培賢等利用虎,豹等骨骼中的特異抗原成分製備虎、豹骨等多種動物骨骼的抗體,還能將豹骨進一步鑒別為雪豹、雲豹或金錢豹。此外,免疫學方法還可以用於藥理學研究等方麵。
祖國醫學有著數千年曆史,雖然早在4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就有關於動物藥的記載,但是動物藥研究水平卻相對較低,動物藥的自身特點使得動物藥的化學組成、質量控製、效應物質基礎等方麵研究麵臨很多困難,加之動物藥的研究缺乏與現代技術手段的有機結合,動物藥效應物質基礎研究相對薄弱。動物藥來源於生命體,中醫稱之為“血肉有情之品”,與生命科學的緊密結合將是動物藥發展的新方向,通過現代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技術手段、思維方法闡釋動物藥科學內在規律,建立具有動物藥研究特色的方法學,完善動物藥科學評價體係,必將引導動物藥研究達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