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藥具有療效確切,活性強等特點,近年來,從動物藥中分離出的腦啡肽、口一內啡肽等物質已經被證實為受體激動劑,目前又發現一些對特定的細胞或酶顯示作用的肽類,這些肽類物質與生命活動密不可分。然而動物藥中存在的活性蛋白質、肽類含量通常較低,單純通過化學手段分離純化無法實現大批量生產,且成本非常高,而通過蛋白質工程技術則可以實現對目標蛋白質、多肽進行大量表達。
蛋白質工程是20世紀80年代初誕生的一個新興生物技術領域,它的主要內容是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係為基礎,通過有控製的基因修飾和基因合成,對現有蛋白質加以定向改造,設計、構建並最終生產出性能優良、符合人類社會需要的新型蛋白質。蛋白質工程就是蛋白質的規模化生產,是在基因工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過基因重組技術,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從而大量表達目標蛋白質,在經過分離純化就可以獲得大量該蛋白質產品。目前用於原核表達外源基因的受體細胞主要有大腸杆菌和芽孢杆菌,用於真核表達外源基因的細胞有酵母菌、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
段冷昕從梅花鹿茸從分離得到活性成分天然鹿茸多肽(nVAP),接著首次通過構建梅花鹿茸多肽原核表達工程菌,完成了梅花鹿茸多肽的高效表達,得到重組鹿茸多肽(rV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