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再出山嶽母刺字(2)(2 / 3)

嶽飛道:“二公這麼重視河北,大計方針是不錯的。過去就有人指出來,河北視中原為珠玉,中原視河北為四肢,人之一身上下,可以不佩珠玉,而不可失去四肢。依本朝之都汴京,並無天險可守,平川曠野,長河千裏,首尾不相應援,河北不守,則京都必不守!如果朝廷下大本錢,深溝高壑,以精甲健馬據守要衝,那麼敵騎入境,一城之後,複困一城,一城受圍,其他諸城連環馳救,直到所有鐵浮屠退出關外,那麼河南才可保,京師才可保啊!”

眾人聽他分析得頭頭是道,不多插嘴。隻聽他越說越激動,接著講了下去:“其實河南之倚河北,正好像燕雲之倚金坡諸關,河北不歸,河南未可守,金坡不複,燕雲未可有,這是一個定論。”張所道:“要招河北兵源,就必須過河,但河北之地半是胡虜之區,這又怎麼辦?”

嶽飛搖頭道:“別的辦法都是一時口快,隻有配以重兵力取河北,才能夠以河北人力,為京都之援,不然,中原之四肢伸展不了,根本就是個危機四伏的地方,到那時候,金寇既得河北,又侵河南,接下去會如何?”

一直在旁邊聽著的張憲,突然插進一句道:“險要既失,何以論守?”

嶽飛驚訝而讚賞地看了張憲一眼,沒想到這名小將見識非凡,拍手道:“說得好!險要既失,何以論守?皇上流亡至江淮何地猶未可知啊!”王貴故意道:“你說到這份兒上,還有興致抵抗金寇嗎?”這是他們五人一行此來的目的,張所拐彎抹角,不想這個問題被王貴直接踢了出來,於是大家一起向嶽飛看去,看他如何回答。

此時,李孝娥也剛好端了一盤熱菜出現在嶽飛背後。隻聽嶽飛道:“這不是興致,而是責任!張大人許國以忠,不妨直稟皇上,大勢所趨,必須提兵河北,恢複舊疆。果真如此,我嶽飛以招撫大人之命是從,雖一死亦不足惜!”話音未落,當啷一聲,李孝娥手中的菜盤子碎裂於地。

李孝娥尷尬地笑了笑,忙說自己失手掉了,眾人並不在意。隻見李孝娥失魂落魄地走進後堂去了,小慧連忙過來收拾地上的碎片和飯菜。嶽飛知道李孝娥心裏不快,於是讓大家先喝著,自己到了後堂。隻聽紡車哢嗒地轉著,李孝娥黯然地撫摸著紡車。嶽飛悄悄地走到她背後,將雙手搭在她瘦弱的肩膀上,道:“沒嚇著你吧?”

李孝娥強作鎮定,道:“說兩句就把我嚇著,那才是笑話哩!”

“沒想到你還真的能挺住。”

李孝娥苦澀地笑了笑,道:“現在又有了這麼好這麼大的織布機,我不但挺得住,還等著發橫財哩!”嶽飛扳過她的肩膀,道:“好姑娘!你跟我饒舌根?”

“不饒舌根又怎樣?聽到你說死不足惜那句話,就驚慌失措地號啕痛哭?”

“張大人從歸德過來,跋山涉水的,多不容易,我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啊!”

李孝娥激動地說道:“你什麼都別說了,你也別以為我打算想什麼法子把你留下來,我沒這根筋,也沒這個能耐。你能回來這麼長時間,已經讓我感天謝地了……”說著,熱淚就從眼眶裏滑了下來。嶽飛忙用手替她擦拭著眼淚,道:“我本想好好過日子,與你奉母廝守,但小日子沒法經營下去。你看這座紡車,今晚還好好地放在這裏,”說著便用手轉轉紡車,“明天一早,說不定就像新鄉一樣被戰火燒了,這棟房子,咱們的家,也不知道在不在了……”

李孝娥抑製住自己的情緒,道:“我知道,我知道!我沒別的本事,就是能夠嫁給你嶽飛做老婆!你在身邊,日子過得好一些;你不在身邊,日子也能對付著過。你看那個箱子。”

嶽飛看過去,發現牆角有一個箱子,不知道李孝娥是什麼意思,走過去打開一看,原來箱子裏是他的一身出戰行頭。隻聽李孝娥緩緩道:“你一身的行頭,一口袋的百寶囊,一整套的長劍短刀,都收拾在那兒,你說走,披掛了就走,隻是我沒料著來得這麼快!”嶽飛看到這些,感激地抱著李孝娥,動情地說道:“孝娥!你說我嶽飛上輩子積了什麼福報,讓我能娶你為妻?”

李孝娥笑笑,隻聽外麵傳來牛皋、張所他們熱鬧的劃拳聲。

嶽飛安慰過李孝娥之後,拿著一個信封來到母親房間。嶽母問他還沒歇著?他淡淡一笑,“母親,我有話跟您說。”嶽母淡淡道:“也該是說說話的時候了。”

“娘,孩兒明日便要隨張所大人奔赴沙場,不能在您膝下服侍,孩兒不孝!”嶽飛說著,“撲通”一聲跪下。嶽母走過去扶起嶽飛,道:“娘知道,娘知道!娘早就想開了。然而,娘知兒是天經地義,要緊的是屋裏的人,孝娥是怎麼想的?姑娘嫁給你,是托了終身的,你沒做到這一點,人家也沒理由一年到頭替你守活寡,你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