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斡離不放虎歸山(2)(3 / 3)

那秦檜仗著斡離不愛護著他,喝退了金兵。那金兵也是敢怒不敢言,隻好作罷。秦檜扶起袁和,帶著衣衫狼藉的青丸走進了韋貴妃的營帳,隻見貴妃正在悲痛地吹奏著長短簫。那悲痛的青丸衝至韋貴妃跟前哭訴,韋貴妃卻沒有反應,隻是吹簫不止。袁和及其他宮女趕緊把青丸拖開,隻見韋貴妃默默地流著憐憫之淚。

秦檜道:“啟奏太後,罪臣秦檜前來請安!”

韋貴妃放下手中的簫,道:“亂兵作惡,何安之有?哀家與青丸一樣,實在活不了,也不想活了!”秦檜連忙恭敬地長揖道:“太後啊!一忍可以製百勇,一靜可以製百動,太後仗著隱忍沉靜過日子,必有化險為夷、苦盡甘來的一天!”

韋貴妃不禁苦笑道:“你這張嘴真會編話,難怪斡離不處處護著你。”

秦檜道:“有人等咱們歎氣,咱們偏不歎!有人等咱們哭,咱們偏不哭!古語說得好,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就是說遇上難對付的事要多使力而少生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遇上難對付的人,要多體會而少開口。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太後能有力而無氣,有知而無言,下官為太後卜一卦,此乃上上大吉也!”

韋貴妃歎了一口氣,道:“唉!盼著你來,就為聽你這胡謅亂道的。”說著再次苦笑了一下。秦檜卻道:“患難相間,情義非比一般,日後想聽下官的胡謅亂道,怕亦難得了。”

韋貴妃不禁問道:“秦卿何出此言?”

秦檜故作神秘,道:“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這我就更聽不明白了。”

秦檜四下張望,輕聲對韋貴妃道:“太後說得是,這種日子……下官不能奉陪了。”

韋貴妃追問道:“這是怎麼說?”

秦檜再次故弄玄虛道:“任難任之事不是要使力乎?處難處之人不是要閉口乎?下官遵照辦理,這兩天就要閉著口,使力開溜了!”

韋貴妃大吃一驚,道:“溜?溜去何處?”

“自然是江南勝地建康府!”

“此去建康關卡重重,你走得了嗎?”

“非但下官一人走,家小一齊跟著走!”

韋貴妃看著秦檜,不禁讚賞道:“沒料到你好大的膽子!”秦檜抱拳施禮道:“太後容稟,下官今日留在北地也是委屈而死,他日冒險不成做了俘虜,也是受刑而死,橫豎是一死,死於關內,至少還能享有南木之棺、故鄉之土,所以秦檜下了決心,家小一體,倉皇而去。”

韋貴妃替秦檜擔心道:“金人三令五申,大寨之內不得潛逃,凡拿獲者極刑處死,你此行可要考慮清楚。”

秦檜作揖道:“謝謝太後關心!事實上,秦檜逃亡之路是用五十兩黃金鋪出來的,這一路之上都已經打點周到,如下官命不該絕,月底則到家鄉建康府了。”

韋貴妃恍然大悟,道:“原來你是建康人氏!”

“這五十兩金子就是建康父老募了來的。今天來雖說是專程向太後告辭,同時也想問問太後,是否有意與我等千裏同行?”

韋貴妃道:“同行?”突然很興奮地說,“那太好了!若能與秦卿同行,天精地靈,諸神護佑!”

“太後若有此意,下官妥為安排,促其實現!”

韋貴妃聽後,逐漸失望道:“這成嗎?兩位皇帝都留在這裏,哀家能走得了嗎?何況……”說著,不禁又擔驚受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