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有人折騰,世界才會有進步,社會卜的危機才會有人去擔當。而且在折騰的過程中,人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潛能與優勢,找到成就感與自我認同,也能得到別人的讚許與辨別。
◆年輕人在大學裏天然的權利就是增加閱曆,去試一試,試過了之後發現自己不適合,才會心甘情願。
◆社會版大學生會比其他學生率先適應社會上的情況與規則,從而占據時間點上的優勢。因為他們較早擁有意識和社會參與經驗,能避開更多的誤解、埋怨和心理反差,從而更快地得到認可、更多地得到資源、更強地得到推崇。
◆創業是什麼?就算錢不見了、就算破產了、就算不:掙錢,我還願意幹!
年輕人應該折騰、闖蕩、走天涯
在做《3Q very much》節目的現場,我與現場的朋友討論折騰的價值,其中一位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從小就愛做飯,嚐試了各種做法,父母不願意他浪費材料,要他拿自己的零花錢買菜折騰,他就真這麼幹了。然而,還有一位朋友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她自己要學十字繡,外婆不允許,理由是可能會紮到手。另一位小朋友愛玩足球,家裏人對他提出的要求是在做好作業的情況下才可以玩,但是不鼓勵他與陌生人接觸。
大家可能都認同,在熱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裏,灰太狼是很能折騰的。它雖然經常失敗,但是仍然堅持不斷創新,而且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雖然它是一隻狼,但其實代表了一種精神,就是那種“我會回來”的折騰精神。也因為有了灰太狼的存在,羊們才有了迎戰與進步的機會,否則它們就隻能待在青青草地,成為肥羊,最後老死在草地上。
折騰的人往往不怎麼招人喜歡,但是我們要知道,正是因為有人折騰,世界才會有進步,社會上的危機才會有人去擔當。不折騰隻會導致停滯甚至退步。而且在折騰的過程中,人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潛能與優勢,找到成就感與自我認同,也能得到別人的讚許與辨別。不折騰,大家注定就隻能平平庸庸,在平庸中喪失一切敏感的感覺。這點也能從《喜羊羊與灰太狼》裏體現出來,羊們的缺點與優點正是在對付灰太狼的過程中才得以顯現的。
我們講折騰,就要說清楚,所謂折騰是這樣的:
首先,你必須有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這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做,沒有人鼓勵你做,但是對於你來說,這種不鼓勵同樣是沒用的。比如,你父母管你,特別是女孩子父母會管得比較多,你可能就沒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付諸行動,因為受到了種種約束和限製。但是,我遇到一個學外語的女同學,她就跑到青海去做公益。當時她學校裏的很多人都覺得這不可思議,認為她是一個奇葩,放著發達的、近的地方不去,幹嗎跑到那麼落後和偏遠的地方呢?做公益跟她學的外語有什麼關係呢?可她就是堅持每個學期都要去一趟,這就顯得她跟別人很不一樣。喜歡就應該像這樣去做事,做一件你內心真正想做的事。
其次,我們衡量一件值得折騰的事情往往有兩個標準:第一,你覺得這件事情很有價值;第二,你覺得這件事情沒有壞處。如果一件事情是有壞處的,你也知道它有壞處,所以要去幹一下,這不是我們說的折騰。而現在有一件你很想做的事,好處很明確,或者它沒有什麼壞處。比如,有一個女生跟父母說,暑期計劃出去轉一圈,準備花4000元,走7個省,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她選擇從浙江出發,然後到新疆,轉了一圈回來,路上還掙了3000多元。很多人不理解,說這麼去轉了一圈回來管什麼用呢?有什麼意思呢?有的人覺得這挺正常的,可這個女生通過行動證明了,4000元可以轉一圈,而且還能掙錢。
那麼,這個女生是怎麼賺到3000多元的呢?這倒是蠻有意思的。在路上,她在火車上幫人家做谘詢,還幫人家孩子輔導一個星期英語。這就是說,她一是對人有一個起碼的信心;二是能辨別起碼的事態,不會把自己給賣了,還幫人家數錢。
當然,從正常的角度來說,我建議大家,折騰要適度一些,別一開始就折騰一件大事,這得慢慢來,折騰也要循序漸進。先做一件小事,然後做中等程度的事,再做大事。
再次,折騰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我鼓勵大家創業,也鼓勵大家做作業,因為創業之前你必須先做一番研究。比如,去幫人家做一個心理谘詢,就別先把健康的人給氣出毛病來。這件事情有什麼要求、應該是怎麼樣的,都要研究清楚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