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三十七章 無(2 / 3)

“王妃經常同我們姐妹說,同為女兒身,看到了就要多行個方便。文娘子,我這次出來,兒女還留在淮南道,公婆舍不得他們,我也舍不得,不會長久留在江南道。文娘子自強自立,聰慧能幹,不知可能來錦繡布莊任掌櫃,替我搭把手。”

文素素呆住,徐七娘子一瞬不瞬盯著她,“以後待我回了淮南道,王妃看到了文娘子的本事,江南道這邊的錦繡布莊,連著紡織作坊,就交給文娘子了。”

文素素始終沒回過神,一副木愣愣的模樣。

徐七娘子臉上掛著溫溫柔柔的笑,“王妃惜才,大方,文娘子有什麼要求,盡管提就是。”

文素素答好,很快便糾結地道:“可是我在給七少爺與王爺做事,要是他們......”

徐七娘子安撫她道:“文娘子隻是替王爺與七少爺辦差而已,又沒賣給他們。水往高處流,他們總不能拘著文娘子。文娘子在他們手下做事,這名聲上,永遠洗不清了。跟著王妃卻不同,咱們女人清清白白做事,也該有個清清白白的名聲。”

文素素垂著頭,似乎陷入了左右為難中。

徐七娘子道:“畢竟是周王與七少爺,這是大事,文娘子回去好生考慮考慮。我就住在錦繡布莊,待你想好之後,再來找我。既然說到了這裏,我也就不與文娘子繞圈子。我著實缺人手,等文娘子答複的同時,會一道尋人,文娘子要盡快考慮,給我回個話。”

文素素恍惚著點頭,“好,我會盡快。”

到了縣城錦繡布莊前,文素素與徐七娘子告別,接過她的香茶,回到了瘦猴子的住處。

一段時日沒回來,院子裏長滿了雜草,屋子裏布滿了灰。瘦猴子他們忙碌不停,收拾打掃。

文素素坐在廊簷下的躺椅裏,半晌後,不由得失笑。

怪不得秦王妃會讓徐七娘子來江南道,她還真是厲害。

先是拉近彼此的關係,同仇敵愾,畫餅,情真意切,虛虛實實。

做買賣的本事且不提如何,至少在選人用人一項,就極有手腕。

徐七娘子尚且如此,秦王妃自不用提了。當年將徐氏爛在庫房的絲麻,全部拿出來賑災,由此入了聖上的眼。

秦王妃的位置,究竟與她這一場布施有多大關係,文素素問過殷知晦便能知曉。

若真是有關,那秦王妃的心計與眼光,可以稱得上是運籌帷幄。

黃昏時,許梨花去買了些熟食冷淘回來,剛擺在廊簷下的案幾上,幾人正準備用飯,郭老三來了。

文素素招呼他道:“用過飯沒有?沒有先坐著邊吃邊說。”

郭老三晃了晃手上的食盒,道:“文娘子離開了幾個月,回來肯定要收拾一翻。我想著來不及做飯,便帶了些酒菜來。”

許梨花忙上前接過,擺在了案幾上,他們分了一些去灶房吃,留著文素素與郭老三說話。

郭老三指著酒壇,介紹道:“不知文娘子可吃酒,吃何種口味的酒,我多準備幾種。這裏麵有吳宮酒,橫涇老酒,還有今年新釀的楊梅酒。吳宮與楊梅酒淡一些,吃起來甜滋滋,文娘子若吃不慣烈酒,可以嚐嚐這兩種。”

文素素道:“先放著吧,等說完正事再吃。”

郭老三聞言手一頓,忙放下了酒盞,緊張地道:“先前得知文娘子與徐七娘子一同進了縣城。”

文素素瞥了他一眼,道:“徐七娘子出城,我們一起進城,有多少人看到了?”

郭老三愣了下,道:“別人我不清楚,至少該看到的,都已經看到了。”

徐七娘子沒避著人,就是要讓他們都看見,她們走在了一起。

文素素並不認為自己的名氣有那麼大,能入秦王妃的眼,徐七娘子親自上門拜訪。

招攬她隻是順便,至於另外一層用意,文素素暫時還沒看出來。

文素素慢慢攪動著冷淘,思索片刻,問道:“你絲線收了多少?”

郭老三道:“昨日回到縣城之後,我就著手安排,今天陸陸續續收了一些,約莫作坊能忙上兩三個月。”

文素素眉頭微皺,道:“不夠。你別想著自己能獨占鼇頭了,讓大家一起抓緊去收。第一批布,趕一趕的話,在中秋節慶時能賺上一筆錢,越到年底綢布越好賣。這些無需我提醒,隻你們別再互相防備著了。”

郭老三做了多年買賣,很是敏銳地道:“文娘子的意思,是有人要同我們搶絲線?”

文素素道:“我現在不敢確定,不過,你們收絲線,又沒有壞處風險。”

最大的風險,就是布砸在手上,賣不出去。

以前不可能,現在就說不準了。文素素沒說出來,避免引起恐慌。

郭老三忙應了,吃了兩口羊肉,小心翼翼地道:“文娘子,今日徐七娘子同你在一處,好些人同我說,你與徐七娘子相談甚歡......”

文素素正在低頭吃冷淘,這時抬眼看去,郭老三神色訕訕,支支吾吾道:“大家都擔心,我其實,唉!”

郭老三哪吃得下飯,放下筷子,抹了把臉,“這些時日,休說是茂苑,整個江南道都人心惶惶。我們這些做紡織布料的,好些都是從祖上起養蠶桑,一台織機,到多添加幾台,逐漸壯大,做到今天的模樣。還有好些人家沒能撐下來,一兩代人就敗了。蠶桑稱得上是江南道的根,這一塊要是沒了,江南道得倒下大片。”

文素素淡淡道:“郭東家想得遠了些。既然蠶桑是江南道的根,這個根子,要由江南道的人一起守護。昨日我讓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郭老三不斷抹著汗,道:“文娘子說得是。昨日回來之後,我就去打聽了一二,聽說錦繡布莊除了從淮南道帶來織娘之外,還在暗中到處尋找織娘。織娘的工錢,開得比其他作坊要高上兩倍,且先行支付兩年的工錢。隻額外添加一條,織娘必須簽死契,而且得全家一起簽。”

文素素擰緊了眉,又展開,道:“錦繡布莊所圖甚大。”

郭老三汗如雨下,流進眼睛裏,刺刺地疼,他也顧不上了,道:“我也看出來了,按照薑氏以前織坊的規模,用不了如此多的織娘。錦繡布莊提了織娘的工錢,肯定能找得到人。全家一起簽定死契,別的作坊就再也挖不走,一輩子就隻能留在錦繡布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