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在長期的野外訓練與作戰中,積累了豐富的野外獲取食物的知識與技能。這是經過實踐考驗的,最艱難的紅軍長征中,當時獲取食物的方法主要靠野外的植物與動物。
在野外生存中獲取食物的途徑主要有3種,一是獵捕野生動物,二是采集野生植物,另一種是捕捉昆蟲。在除了春、冬以外的季節裏,一般是采集野生植物和捕捉昆蟲。在這一章,我們來看看在野外有哪些動物可以獵捕食用,以及如何獵捕這些動物。
廣東人有句俗話:“脊背朝天人皆食”。世界上有許多人吃過老鼠、毒蛇、狼、烏鴉、貓頭鷹、甚至蝙蝠……一般說來,各種長有皮毛的動物、各種禽鳥和蛇類都可以食用。但必須保證獵獲的動物是新鮮、無病菌的。關鍵是,如何捕獲這些動物,下麵就針對我國野外常見,且適於大眾食用的幾種野生動物的捕獲方法進行介紹。
一、兔子,等著瞧
筆者經常帶領戰士到野外訓練,尤其是在山區進行野外生存訓練的時候,最常見到的野味兒就是兔子。野兔又叫山兔、草兔,因為它的毛色與草色相似而得名,種類較多,形態相似,習性相同。野兔分布於全國各地,多棲於山地、草原或有樹的河穀中,白天不易遇到,多在夜間活動,主要齧食野草、蔬菜和樹皮等。最關鍵的是,野兔味道鮮美,相信大多數人一提到兔肉就會流口水了,肯定很有捕獲一隻野兔的欲望。
(一)我要找到你
要抓到野兔,首先你要知道野兔的生活習性,它們的活動地點和時間,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野兔喜歡生活在有水源、有樹木的混交林內,草原地區,特別是喜歡棲息在多刺的楊槐幼林中。
野兔沒有固定的棲息地,除了哺育期以外,平時過著到處流浪的生活。凡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地帶,野兔數量相對較多,否則數量較少。1.具備藏身的多刺洋槐幼林,或者生長有小樹、灌木的荒灘等;2.既能嘹望敵穴,又不太影響奔逃的地帶,茂密的高林帶地區,高草妨礙它的嘹望和奔逃,陡坡不利於它的活動;3.食物的附近有水源,豆類農田和蘿卜白菜的菜地附近的荒坡,野兔常常很多。水對野兔的影響很重要,所以缺水地區野兔很少。
春、夏季節在茂密的幼林和灌木叢中生活,秋、冬季節,草木枯萎,野兔喜歡藏在土崗挖洞藏身。它用前爪挖成淺淺的洞藏身,這種洞長約30厘米,深10厘米以下,剛好將前後肢放進,身子則露出外邊,前淺後深,以簸箕狀,脊背比地平稍高,憑保護色的作用而隱形,受驚逃走或覓食離去,方便、迅速。?
知道了野兔習慣的藏身之處,下一步就是去在這些地區尋找它的蹤跡。野兔喜歡晝伏夜出,從黃昏開始,整夜活動,有時天明尚未歸宿,白天天色陰暗或細雨蒙蒙、路斷人稀時,也出來活動。野兔還有一個行路特點,那就是喜歡走多次重複已經走過的固定老路。
在這些地區尋找野兔的蹤跡主要通過觀察兩種跡象,一個是看爪印,另一個是看糞便。因為野兔每晚都活動,而且常走同一條路線,所以在田野或鄉間小道上看它的爪印是否清晰從而判斷它是否還在此範圍活動,若沒有新鮮的爪印,則近段不在此活動;野兔的糞便為黑色,外形如蝌蚪,時間長了就成了淺色的。所以隻要發現在某一區域爪印多而雜,糞便多而黑,就說明此地野兔較多,成群在此活動。
除了觀察野兔和糞便和爪印,還可以觀察附近農作物是否有它新啃食的痕跡。野兔一般吃飽以後,往往用力向遠處一跳,離開吃食地,為了隱沒它的足蹤,常高跳或旁跳,主要用來迷惑獵人。它棲息時,往往在田野中間的最高處,頭向蹤跡處。它一旦隱藏,不輕易暴露,一般當人走到它的跟前才迅速逃跑。野兔逃跑的路線,一般是封閉的曲線,小野兔的跑的圈子小,大野兔則跑的圈子大。
對了,你要記住,隻要找到一隻野兔,一般來說附近肯定還有幾隻。隻要學會尋找野兔的蹤跡,接下來捕獲野兔就不難了。
(二)我給兔子下個套
捕野兔的方法有很多,每種辦法也都很有效。不過很多方法都是要借助一些特定的工具,而我們在野外生存不可能攜帶比較大或者重的工具,所以筆者介紹一種在野外最實用的捕兔方法——細鐵絲套索獵兔。
這是一次種既容易操作,效果又好的方法。筆者曾在某山區訓練時,采用這種方法旁晚前設下上百個套索,第二天清晨一次性捕獲了十幾隻野兔,足足的美餐了一頓。
兔子套做法也很簡單:首先,把一根直鐵絲的一頭綁一個直徑約1厘米的圈,這個圈要綁死;然後,再把鐵絲另一頭穿過這個小圈,就形成一個大圈和一個尾巴。套索直徑約3-15厘米,捕大兔套索直徑約15至20厘米。要注意的是,使用的細鐵絲必須清除鐵鏽味和油漆味,因為兔子聞到這些味道會避開原來的路線。
就這麼簡單,兔子套製作好了。你可以自己試驗一下,一手抓住鐵絲的尾巴,另一隻一手塞到圈子裏。當你伸進圈子的手向一側稍稍用力,圈子就會快速地縮小,死死地卡住你的胳膊,越用力越緊。
兔子套製作好了,套索要設在兔子通行的總徑上和兔在林中的通行的跑道上,人不能踩亂兔子的蹤跡,人要在蹤跡側方行走。套索與兔徑垂直支設,高出地麵或雪地10厘米左右。套索設在兔子跑道的路中間,底端側方下一個木橛,套索固定在上麵。兔子總是尋著它的蹤跡快跑,兔子對前方的細微套索不敏感,一旦兔子頭被套住,它就拚命向前掙紮,結果越套越緊,直至死亡。
這個方法不錯吧!要記住野外出行前,背囊裏放一些細鐵絲,除了可以捕獲野味兒,還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用途。
★故事鏈接:2000年的第N場雪
2000的冬季,筆者在野外駐訓,訓練辛苦且枯燥。一天下起了大學,滿上遍野被白色覆蓋。這已經是2000年的第N場雪了,所以並無新意。但下雪天可是抓野兔的最好時機,因為雪地會留下野兔的足跡。於是,幾個戰友便偷偷地跑到山腳下野兔經常出沒的地方尋找野兔的蹤跡,果然有所收獲。
雪天,食物被覆蓋,野兔難以覓食。我們幾個人便將一些食物撒在野兔經過的路線上。按照上文介紹的捕捉野兔的方法,在沿途設置了很多野兔套。第二天一大早,我們滿心期望地跑過去,結果……
嘿嘿!當然是收獲頗豐了。好幾隻野兔成為了我們的盤中美餐,也算對得起2000年這第N場雪吧!
二、讓野雞插翅難飛
野雞也是我國野外最常見的一種動物,而且近年來數量有上升的趨勢。筆者近幾年在野外訓練看到最多可捕捉的野外動物,除了野兔就是野雞了。如何抓到野雞,當然第一步也是和抓野兔一樣,要先找到它棲息和活動的範圍。
(一)學會順口溜,野雞不難找
野雞喜歡生活在林緣地帶、灌叢中或雜草叢生的地帶,也進入森林,但很少進入密林中。冬季多在田野平原覓食穀物和種子,白天較少上樹,多在地麵走動和覓食。夜間習慣在樹上過夜,以避敵害的襲擊。至於如何尋找野雞,經驗豐富的獵人早已從季節、天氣、時間、地點等諸多因素總結了一些順口溜。
1.春耕忙,公路旁,野雞必定來躲藏?
在春天,由於不好尋找食物,所在在春耕播種的時候野雞會到公路旁邊的麥地、豆苗地、玉米地裏尋找播了種,但是沒有發芽的種子做為食物,這個時候在這些地方是最容易發現野雞的蹤跡的。
2.陰雨天,大雨後,樹林邊上溜一溜??????
在夏天,由於植物比較多,所以尋找野雞是比較費力的,因為它們有比較好的隱藏位置。但是在陰雨天,由於草都被雨水打濕了,所以野雞很不喜歡在草裏,都會到大樹下麵或地勢比較高的地方去避雨,這個時候在這些地方最容易發現野雞的蹤跡。
3.地頭邊,麥地間,仔細觀察別打蔫??????
在春耕晚期,由於植物都已經長高了,在密密的麥子地裏行走是很不舒服的,所以地頭和麥地的中間有壟的地方,是野雞行走的必經之地,在這些地方最容易發現野雞的蹤跡
4.土溝邊,荒草旁,細心觀察不要忙
在平常尋找野雞時,一個適合野雞生存的環境中,野雞都會有一個適合躲藏的地方,比如土溝,一但發現情況臥進去很難被發現,所以在這些地方要仔細查看,尋找野雞的蹤跡。
5.早五點,晚五點,瞧見白圈不鬆眼??????
野雞的生活規律使得在一早一晚最容易發現它們,因為這個時間段它們是移動著的,而不是臥著的,雄性野雞的脖子上有一個白色的圈,在草中很刺眼,所以注意觀察它的這一特點,就比較容易發現它。
6.發現後,雞臥倒,邊走邊射仔細找?
野雞在看到人後有時候不是逃跑,而是臥下隱藏起來,這時候隻要它的身邊有響動,它就不敢跑,所以看到野雞臥下後可以一邊打它旁邊的樹一邊下車接近它。
7.野雞站,露頭麵,身後必有逃路線
在尋找野雞時,一旦發現野雞,它身後一定會有退路,所以當看到野雞打了幾下後,見它慢慢的消失了,不要試圖再下車看看,因為當你的視線看不到它時,它會迅速按照後麵的退路逃跑,與其下車看看,還不如先走下次再來找它。
8.距離遠,先放棄,下回它還等你去??????
野雞有領地性,所以當遇到越走越遠的野雞時,先不要再打追了,等下次再去找它,它還會在這個地方出現。
9.三月底,四月中,不打母來隻打公??????
3月-4月期間,是野雞的繁殖期,這期間盡量不要打母雞,因為野雞是一隻公雞帶很多母雞,所以打了公雞後母雞會被其他公雞叫走,而打了母雞,資源就會越來越少。
隻要記住了這些尋找野雞的方法,你野外生存的地區內隻要有野雞,一般就能找到,至於如何抓到野雞,你往下看吧!
(二)天網恢恢野雞難逃
在英國農村流傳著一種非常有效的、古老的捕捉野雞的辦法,簡單而實用。農夫先在地上撒上一些穀粒兒,然後在穀粒兒多的地方拉起一張網,網和地麵之間留有不到半米的距離。
野雞看到地上有許多穀粒兒,會小心地張望,確信四下無人,才飛到網子附近。先是小心翼翼地啄食穀粒兒,隨後膽子一點點變大。邊走邊吃,也顧不上抬頭,就這樣一直走到網子的下麵。等到它們吃光了所有的穀粒兒,正身處網子的中央。野雞把頭高高抬起,準備振翅高飛的時候,自然是撞到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