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此時陷入了困境,如果這時候它們肯低一下頭,就能從容地從網子下麵安然走出。但是,被網子罩住的野雞驚慌失措,拚命掙紮,極力上竄,認定自己隻能從這裏掙脫出去,把自己死死地鎖定在小小的網眼之中,直到筋疲力盡再也動彈不了為止。農夫來的時候,野雞隻能乖乖地束手就擒。
從野雞自投羅網這件事兒,我們也可以反思自己,有時候低一下頭就可以解決問題,而我們卻常常不肯地下高傲的頭顱。嗬嗬,扯遠了,還是來看看其他在野外捕獲野雞的方法吧!
(三)一張紙就可以抓野雞
我們在野外生存一般不會攜帶一張網,所以英國人那個實用的老辦法,在野外往往不適用。所以我們還要盡可能尋找一些更簡便的方法。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準備一把彈弓,當然不是每個人的手法都很準,要是碰到百發不中的主兒,那就隻能看著野雞飛遠了。
除了使用彈弓,剛才套野兔的方法對於捕捉野雞也是適用的,在設置圈套的路線上放置一些穀米,以此來吸引野雞,捕獲野雞的概率會更高。
不過下麵要介紹的方法,比套野雞的方法更簡單。需要的主要材料就是一張紙。首先把這張紙做成一個小喇叭的形狀,大小要可以正好罩住野雞的頭為佳;第二步,在做好的紙喇叭內壁塗上膠水;第三步,將一些小米,或者野外獲取的穀草粒放進喇叭內,小米自然粘在紙上。
就這樣一個捕獲野雞的工具做好了。是不是還一頭霧水,不要著急,往下看。將做好的工具插在野雞經常出沒的地方,注意不要插得太深。同時,要盡量多設置一些,這樣野雞就會來啄食裏麵的米,喇叭就會罩住野雞的頭。野雞有個習性,隻要它看不見了,就會安靜下來的,一動不動,這時你就可以直接去捉了。
其實,不光野雞很多,動物都有這樣的習性,隻要它們的眼睛被蒙住就會變得非常安靜。不信,你可以拿家裏的寵物試一試。
三、三大秘訣擒野豬
野豬又稱山豬,是雜食性動物,隻要能吃的東西基本都吃。現在的家豬,由8000年前的野豬馴化而成。野豬的皮膚呈灰色,且被粗糙的暗褐色或者黑色鬃毛所覆蓋,在激動時豎立在脖子上形成一綹鬃毛。野豬分布範圍極廣,世界各地除澳大利亞、南美洲和南極洲外均有分布。中國的野豬分布主要在東北三省、雲貴地區、福建、廣東地區。
(一)摸透習性不難找
要想捕獲野豬,首先要了解野豬的生活習性,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知道它們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出沒。
野豬和家豬的生活習性不同,它們白天通常不出來走動。一般 在早晨和黃昏時分活動覓食,中午時分進入密林中躲避陽光。野豬是群居動物,所以大多集群活動,較為常見的是4-10頭為一群。野豬喜歡在泥水中打滾,這是最熱衷的洗浴方式。
野豬還喜歡在堅硬的物體上摩擦身體的兩側,比如樹樁、岩石和堅硬的河岸上。這種習性看似是在蹭癢癢,其實不然,對於雄性野豬來說,它們這樣做是為了把皮膚磨成堅硬的保護層,可以避免在發情期的搏鬥中受到重傷。
野豬的活動範圍一般8-12平方公裏,大多數時間在熟知的地段活動,不會輕易跑到其他領地。 野豬會在領地中央的固定地點排泄,糞便的高度可達1.1米。這些糞便是尋找野豬的最好線索,如果發現大片的野豬糞便,便可以此為中心確定野豬的活動範圍。在與其他群體發生衝突時,公豬負責守衛群體。公豬打鬥時,互相從20-30米遠的距離開始突襲,勝利者用打磨牙齒來慶祝,並排尿來劃分領地。
野豬冬天喜歡居住在向陽山坡的樹林中,因為陽坡溫暖,而且有大量的落葉和野果,野豬要靠它度過寒冬;夏季,野豬喜歡居住在離水源近的地方,特別是亞高山草甸,山高氣溫低,又有天然水池,野豬便經常在這裏取食,在泥水中洗浴。背陽的陰坡,食物豐富的樹林也是野豬夏季經常活動的良好場所。
野豬吃的很雜,青草、土壤中的蠕蟲都是它的取食對象,有時還偷食鳥卵,特別是鬆雞、雉雞的卵和雛鳥。雖然鳥巢一般都隱蔽得很好,但野豬的嗅覺很靈,能嗅到巢的位置。野豬不僅善於捕食兔、老鼠等,還能捕食蠍子和蛇。
(二)一根鋼絲把豬擒
鋼絲套,俗稱“活套”,是一種獵捕野豬等大型野生動物的方法。這種“活套”用不足一厘米粗的鋼絲繩製作而成的,當動物被套中後,越用力掙脫,“活套”就勒得越緊,最終精疲力竭,束手就擒。這種“活套”大多沿著野豬足跡布下。鋼絲套粗細要合適,更重要的是要把套拴牢在小樹上,而不是大樹。如果拴在大樹上,野豬被套後會激烈反抗,它的衝勁足以扭折鋼絲。野豬來回衝兩次,鋼絲就會劇烈地對折,出現折痕,野豬再掙紮,鋼絲很可能就斷了。而拴在小樹上,野豬一掙紮小樹會隨之搖擺,緩解衝勁,這樣來回幾下,套子就勒緊了,野豬也就動不了。
野豬套實際上就是一個放大版的“野雞套”製作方法與前麵介紹的野雞套完全相同。不同之處,一是所使用的鐵絲變成了更粗的鋼絲;二是長度增至1.5至2米;三是,必須拴住樹上,而不是小木樁上,因為野豬的力氣比野兔大得多。
(三)野豬雖猛,難逃陷阱
陷阱是捕獲野豬等大型野獸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挖掘陷阱的地點應根據前麵野豬生活習性部分所介紹的,根據野豬的生活痕跡,在不同的季節,設置在不同的地點。
挖掘陷阱的方法比較簡單,首先要根據所有獵捕的野獸確定陷阱的直徑和深度。體態較大的野豬可達2米長,肩高可達1米有餘。所以針對野豬挖掘的陷阱,直徑最好在2米以上,深度超過2.5米。這樣才能保證野豬能夠順利地掉下去,且不易竄出。
陷阱挖掘完畢之後,要在洞口用樹枝和雜誌進行偽裝。搭建偽裝是一定要注意,洞口的邊緣要牢固些,越往裏越容易坍陷。這是因為如果邊緣地帶過於鬆軟,野豬在踩上一隻腳後便會發覺,從而撤回身體。而當野豬的半個身體都進入陷阱後,它就已經無力回天了,所以想逃也逃不掉,必定落入陷阱。
(四)關起門來捉野豬
這種方法首先要找到野豬經常出沒覓食的地點,然後在空地中間放一些野豬喜歡吃的食物作為誘餌。起初,野豬看到這些食物會有一些警惕,老野豬會率先在周圍聞味道,進行品嚐。當發現安全之後,其他野豬便會蜂擁而上,去哄搶食物。但此時,你是抓不到野豬的。
第二天,還在原來的地方放置野豬愛吃的食物作為誘餌,野豬必然還會來這裏尋食。不同之處在於,在食物的附近豎起一塊2米高的木板。野豬乍一看到木板,必然畏懼不前,但美食的誘惑必定促使他們再次嚐試。
第三天,同樣是放置食物,不同的是在另一側在放置一塊2米高的木板。此時野豬來吃食,仍然無法抓到野豬。
第四天,再加一塊2米高的木板。這樣一來食物的三麵就設置好了木板,形成一個“圈套”。
此時,野豬已經吃慣了免費午餐,也失去了對木板的警惕性,當他們進入圈套美餐之時。捕獵者悄悄靠近,將提前放置好的最後一塊木板豎起,也就就被關在了裏麵。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野外沒有現成的木板,可以木樁做成的籬笆來帶代替木板。每天在食物的一麵用木樁埋成籬笆,最後留一個入口,這樣便可抓住野豬了。
★捕獲野獸的小竅門
在獵捕野獸時,獵捕者常常會發愁如何將野獸引入圈套,下麵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
選擇野獸經常出沒的地方,設置好圈套之後。在附近將落葉掃幹淨,灑上一層鹽,野獸出現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從而進入你布設好的陷阱。
原理非常簡單,因為野生動物也需要補充礦物質的,而在野外動物往往很難找到足夠的礦物質。它們大多是從其他生物體內直接攝取或者是通過像河流、岩石等等一些地方來進行攝取。一旦它們找到生存所需礦物質都會盡量的補充,所以鹽在野外更珍貴,更具誘惑力。
這一點可以在家畜的身上得到驗證,如果你有飼養貓或狗之類的寵物,就會發現它們會不自覺地在地麵嗅著尋找礦物質,一旦發現就會伸出舌頭在地麵舔食。
四、學會捕魚遊天下
在野外密布著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沼澤、池塘,隻要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魚,所以魚是野外生存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如果能捉到魚,無論是直接燒烤還是做魚湯,操作起來相對都比較簡單,所以捕魚的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士兵在野外生存訓練中,捕魚也是基本的技能之一。下麵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一根木棍變魚叉
用魚叉捕魚是一種古老而實用的方法,在現代化捕魚工具已經普及的幾天,很多地方的漁民仍然在采用這一方法。用魚叉捕魚首先要製作魚叉。
製簡易魚叉首先要準備這些材料:木頭、刀和繩子。這幾樣材料在野外生存時都很容易找到。
魚叉的製作步驟如下:
1.找一段粗細適中的硬木棍;
2.將木頭中間劈兩刀,形成一個十字口;
3.把四個頭削尖,放兩個小樹枝將其隔開;
4.找一根長點的樹枝當手柄,將削尖的魚叉頭固定好。
一個簡易的魚叉到此就製作完成了,具體製作步驟可參考下圖。
在製作魚叉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盡量將十字口開的更深一點,把叉頭銷的更尖更長一些,這樣會使魚叉變得更加鋒利,更加實用。如果沒有合適的粗木棍,將較細的木棍頭部直接銷尖也可以使用,隻不過一個尖頭的魚叉在命中率方麵會略低於四個尖頭的魚叉。在實際的自然環境中還有很多更適合做魚叉的材料,比如粗細適中的竹竿非常適合做四頭的魚叉。野外探險者根據實際環境,靈活地選擇製作材料。
★特別注意
由於水同空氣的折光率不一樣,空氣中的折射角要大一些,因此魚的光線到達水麵後折射入你的眼睛內,實際上你看到的魚比真實的魚要略上麵一點。叉魚的時候要往看到的魚的下方位置入手,不然隻能是徒勞無功了。
(二)一根繡花針把魚釣
釣魚是一種非常普及的運動,也是捕魚的一種有效技能。釣魚本身有很多學問,但對於野外探險者釣魚最大的困難莫過於沒有釣具了。其實隻要你隨身攜帶一個針線包,這些問題都能解決。士兵都配有一個針線包,而且在野外生存訓練時會隨身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