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謝翱之才(1 / 2)

第六十二章謝翱之才

虞醒並沒有立即南下。

因為在他看來,隨著他大軍南下,緬甸的戰事勝負已經決定了。

緬甸境內所有敵對力量加起來,也沒有對抗數萬漢軍的能力。

他要做的就是依仗大軍,處理好緬甸各種問題。以求長治久安。

虞醒先是在緬甸校閱三軍。

數萬大軍,帶著十幾門火炮,千餘戰馬,在蒲甘城中轉了兩圈,於在蒲甘城北,進行了一次炮兵演練,讓很多蒲甘人回憶了一下當初,城北一陣火炮,打崩十萬大軍的壯舉。

隨即虞醒廣發請帖,召見緬甸各部頭領。不管是那一邊,甚至是古裏治下的,也早發請帖不算。

招其歸降,隻要來降,前事不論。他們之前擁有的領地,虞醒一律承認。隻要重新劃界後,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大漢的世襲土司了。

但是如果不來,那就勿謂言之不預也。

閱兵硝煙未散,很多當地貴族都來了。

正如郭英傑一直擔心的事情一樣。

各地緬甸貴族與蒲甘的降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種聯係,在漢軍弱勢的時候,就是郭英傑一直擔心,對方會裏應外合,偷襲蒲甘。

在漢軍強勢的時候,就成為招降的一個重要渠道。

虞醒對這些來降的人,也是和顏悅色。

在紹夫人陪同之下,與這些人一一麵談。

至於重新劃界,轉為土司,這些事情,就由謝翱負責。

謝翱這個人虞醒這一段時間,也考察過了。這個人非常聰明。青史留名的人物,就沒有不聰明的。隻是虞醒不知道他政治手腕如何。能不擔當大任。

這一件事情在謝翱的操作之下,很見成果。

虞醒細細問過才知道。

謝翱先摸清各頭人的領地在什麼地方,卻故作不知道。先來的人,謝翱在確定人家領地與官職的時候,固然出錯,將他鄰居的一塊土地劃到他治下了。

誰也不嫌這自己的土地多。

自然默認。

謝翱再派人偷偷告訴被劃分土地的主人。

這邊自己過來看,發現搞錯了。自然要想辦法改回來。

謝翱自然不會改回來。隻說這一件事情,已經定來了,漢王都已經用印了。

你們來遲了。凡是定下來,就不能改。

於是,消息傳來,各地頭人都快馬加鞭的趕到了蒲甘,唯恐來遲了,自己的領地就是別的人了。

而謝翱故意拖延時間。

拖延時間的借口也是現成的,之前弄錯了。現在要好好的勘對,絕對不能再弄錯了。

但是真不會弄錯嗎?

自然不是。

謝翱大部分都搞對了,但是在一些細節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一部分是本來就有問題,很多家族之間的恩怨情仇,能寫一百集八點檔電視劇。有些爭議的地方太正常。

這是屬於怎麼劃都不會讓人滿意的地方。

另外一部分,就是謝翱的心機所在了。

人為製造一些問題,讓雙方彼此起了矛盾。

就如同英國人離開印度時候,印巴劃界一樣。

剛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或許看不出來,都是後來即便看出來又怎麼樣?

能反抗敢反抗的勢力都已經到了古裏那邊了。

剩下的不敢反抗漢人,隻敢針對自己的鄰居。

於是當著一幅地圖呈現在虞醒麵前的時候,最了解緬甸內情的紹夫人也不由驚歎,說道:“謝學士妙筆,經此一劃,十年之內,緬甸無憂。”

十年之內,這些緬甸貴族根本形成不了合力。隻能乖乖的給蒲甘繳納賦稅。但大漢忠臣。

並不是說十年之後,這些緬甸貴族就能形成合力了。而是十年太長了,紹夫人也不敢說自己能看到十年之後。

“夫人謬讚。”謝翱說道:“我不過是借殿下龍威,做一點小事而已。此等微末之事,是一個人都能想得到。”

虞醒說道:“那謝學士覺得,這緬甸還有什麼微末之事需要做嗎?”

“自然是建立蒲甘州學。開佛學一科。”說道這裏謝翱不由的有些苦笑。

自從韓愈之後,儒家士大夫排佛之舉,就是政治正確。他們不介意與和尚當朋友,甚至不介意自己讀佛經,父母拜佛,但是,他們介意的是佛教侵入政治領域。

而現在謝翱卻說要佛學一科。

他的意思可不是要開一個佛學院。而是要以佛學取士。

謝翱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改變這麼大。

但也是無可奈何的。

因為儒學在緬甸完全沒有影響力。佛學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