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太清楚對這一句話的注解了。
從虞醒滅蒲甘,就說明了。剛剛開始,虞醒其實一直想與蒲甘議和來者。但是議和不成,虞醒的止戰之法,就是將蒲甘滅國,沒有對手,就不用打仗。
這句話,放在這裏,就是徹徹底底的威脅了。
一旦開戰,虞醒一定會重新滅國,甚至遷徙孟族,讓孟族今後世世代代隻能在夢裏思念故鄉。
這前提是,還有孟族。
“請問使臣姓名。”
“謝翱。”
伐麗流行禮說道:“還請先生救我。”
“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國公可去仰光拜見殿下,如此這萬事無憂。”、
“這------”伐麗流有些猶豫。
將性命懸於人手,是他這樣的梟雄不願意做的。
“國公,朝廷對屬臣想來寬宏,國公在直通自立一方,其實也沒有什麼。朝廷不在意,而朝廷在意的是國公對朝廷有幾分忠心。”
“有忠心,是國之藩籬,沒有忠心,是禍起肘腋。”
“前者是一個態度,後者也是一個態度。”
“請國公細思之。”
隨即退後一步,就要告辭。
伐麗流大驚,說道:“先生這就要走?”
“話已經說透了,剩下就請國公決斷了。我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隻是提醒國公一句,越快越好。遲了很有可能來不及了。”
謝翱行禮,起身,大袖一甩,飄然而去。
謝翱這番話,是有選擇的真話。
他其實對虞醒的心思很了解。虞醒對緬甸,或者對整個東南亞,都有野望。整合東南亞以抗韃子,這個戰略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最頂層的幾個人都了解了。
但是這個戰略的關鍵在整合。而不在於打下來了。
如果單單的打下來,不能讓東南亞的人力物力,為我所用。那還不如不打。
所以,虞醒現在對直通這一片地方,沒有野心是真的。但是孟邦所在之地,靠近克拉底線,翻過幾座山,就是泰國了。曆史上緬甸與泰國數百年恩仇,都圍著這一片區域展開的。
如果虞醒有意於暹羅,伐麗流卻不配合,伐麗流的下場,未必會好到什麼地方去。
“不過,這與我有什麼關係嗎?”
謝翱心中冷笑。
他隻是要這幾年內,伐麗流安安分分的。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
他這個時候迅速抽身,就是要在伐麗流產生懷疑之心前,打消他。
他太清楚伐麗流這樣的人,每天都有無數人在他們身邊,說很多別有用心的話。他會懷疑每一個人。對於這樣的人,遊說要點到為止,過猶不及。
讓他自己想。
他已經跟著謝翱的思路走了。就走不出來了。
果然,伐麗流閉門想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就在謝翱門前等候。說道:“願隨先生去仰光拜見殿下。”
********
虞醒站在仰光北側一座小山上,將著這個仰光港盡收眼底,
仰光城原本隻有一個佛寺,緬語的地名就是三座山崗。虞醒腳下的山崗就是其一,是仰光城的製高點。
此刻仰光城,還是一個輪廓。
幾道城牆,與幾座碼頭已經在修建之中了。真正形成虞醒想要的港口,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虞醒親自探查了仰光港口,果然是深水良港。
最少幾十年,上百年內,就不愁船隻太大無法停靠。
仰光港並不是一條大河的河口。仰光西有大金沙江,也就是伊洛瓦底河。東有錫當河,錫當河東岸,就是孟族的故土,也是暹羅人相傳的故鄉。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這兩條河水量都很大。而仰光偏偏在勃固河出海口。
就因為仰光在地質上,是大金沙江與錫當河分水嶺,勃固山脈的延伸,在地質上,勃固河就是發源於勃固山脈,泥沙較少,仰光不宜淤塞。而且這裏更是與兩條河相距不遠。
可以挖掘兩條運河,勃固河與兩條河的支流連通,就如同京杭大運河一樣,成為整個緬甸水路運輸的中心。
而且兩個運河都不需要多長,都在一百裏以內,對古代中國來說,都不算是什麼大工程。
後世的仰光就是這樣一個交通樞紐。更有鐵路,公路,飛機的加持。是緬甸南部重心。
“可惜了。”虞醒心中暗道。
即便這個工程不算大。
現在也不是大興土木的時候,仰光府的建設,還是任重道遠。
“殿下,孟國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