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吳哥在望
一行人又整理行頭,賣掉船隻與一些無法攜帶的行禮,這才一路南下。一連走過八九個寨子,才終於找到了吳哥方麵的人。
是一個吳哥貴族。
卻見這個吳哥貴族就好像一頭肥豬,渾身上下金碧輝煌,稍稍一動,就有金銀飾品碰撞之聲。他坐在一抬竹轎上,有幾個幹瘦的奴隸,奮力抬著。
拿過國書,他並沒有看,而是撫摸背後的絲綢紋路。雙眼中有一絲貪戀的目光。
絲綢從來是世界上頂級的奢侈品。
也是趙忠曾經的身份,他身上還有一些富貴的物件。否則這一塊絲綢也很難找到的。
當然了,絲綢裏麵的優劣劃分,那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宋朝做聖旨的絲綢,即便不是最高的,也是最頂級的一小撮。而趙忠這一塊絲綢,就等而下之了。
不過,反正吳哥人,這個時代大多少外國人都分辨不出來好壞。
就好像後世,英國人對茶葉好壞的評價,是國人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的一樣。
吳哥貴族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絲綢背襯,這才打開國書,上麵有蘿卜印留下的鮮紅印記:大宋漢王虞印。
還是趙忠讓身邊的車裏向導翻譯給吳哥貴族聽。
吳哥貴族這才點頭,對身邊人吩咐幾聲。車裏向導翻譯說道:“他會送我們去吳哥。”
趙忠暗暗鬆了一口氣。
覺得這一件事情,大概妥了。
他對官場再了解不過,這一件事情最危險的是最開始,被識破。到了後麵,即便有人看出來,也不敢輕易聲張了。因為他們要麵對的不僅僅是這一件事情的真偽,還有為這一件事情背書的這位吳哥貴族了。
至於趙忠為什麼會這麼懂?
蓋因南洋商人偽裝使臣在南宋已經是產業鏈。上上下下包括皇帝都知道是假的。但是奈何,背後牽扯的東西太多了。不僅僅牽扯自己,還牽扯到已故的很多皇帝的身後名。
幹脆不管,反正不就是為了做生意,都是小事。
他上次跟隨陳宜中去吳哥,跟隨陳宜中見識過一些吳哥的高層,他感覺,吳哥在很多地方與南宋朝廷其實很像的。
這一件事情,辦妥之後。
趙忠將身邊的人叫到一起,讓人把門,說道:“馬上就要到吳哥了。關於吳哥的一些事情,我提前告訴你們,你們心裏有一個準備。不要犯了忌諱。”
“吳哥上下虔信神佛,到處都是寺廟。每一國王登基,必大造寺廟。非常壯觀。故而,這一點你們萬萬不可輕易觸碰。各地神佛都有不同的忌諱,總之,敬而遠之就行了。”
“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隊長,之前不是聽人說,吳哥滅佛嗎?你怎麼說,吳哥虔信神佛?”
趙忠微微一愣,說道:“這一件事情,我也不清楚。總之,別亂惹事。”
趙忠也很奇怪,他上一次在吳哥待得時間不長。但印象中,吳哥是有很多大寺廟的。怎麼就滅佛了?
他將心中的疑惑按下,繼續說道:“還有吳哥並沒有固定的王室,他們有好幾個大貴族,國王的位置,在幾個大貴族家族流傳,有女婿繼位,侄子繼位,還有亂七八糟的。總之,這樣的事情見到了。別大驚小怪。”
“一群蠻夷,一點規矩都不講。誰不知道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不知道誰說了一聲。
趙忠大怒,說道:“閉嘴,這樣的話,從今不許說。”
趙忠本質上也覺得吳哥不像話。
但是在他看來,蠻夷就是這樣。但為了能從吳哥活著離開,自然不能多說一句話。
*******
一座宏偉印度式建築中。供奉著印度教三天神,濕婆的造像。
一個白發老者在濕婆像下,盤腿冥思。
他就是吳哥王。
後世稱闍耶跋摩八世。
在位已經四十多年了。有些倦政了。但依舊保持自己對國家的控製。
他在這裏冥思,他的女婿,也是他選定的繼承人在外麵等候。
如果說過趙忠能來到這裏,大概能解開他的疑惑。
寺廟這種建築是從印度傳來了。而印度教本質上是一個大雜燴,佛教與印度教彼此都有很多影響與滲透。印度教的寺廟與佛教的寺廟自然有很多不同。但是對於門外行來說,粗粗一看,沒有分辨出來,也是很正常的。
吳哥王雙手合十,結束對濕婆大神虔誠的禱告。
曆代吳哥王都自稱是濕婆大神的化身。
而這位吳哥王尤為虔誠。
他覺得是濕婆大神的庇護,才有了他現在的權力與地位。
“怎麼了?”吳哥王用吳哥語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