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蘭甘亨放棄插手的是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伐麗流。不,現在的孟國公孟江流。
孟江流曾經在素可泰待過,作為宮廷侍衛參與過對吳哥的戰爭。
孟江流為什麼一定要建立孟人的國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素可泰感受到了天花板。
暹羅是一個傣族國家。
孟江流作為一個孟人,想要出人頭地,要付出比其他傣人更多的努力,而越往上,越是如此。
孟江流在孟邦迅速建立的統治,也讓蘭亨甘知難而退。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盟友的放棄。
這個時代,正是傣族走上曆史舞台的時間。
在吳哥統治的邊緣地區,一個個孤立的傣族城邦正在合並成為新的國家。
現在的素可泰,幾十年來老撾地區的瀾滄王國。等等,都是。
可以說這些國家的興起,與吳哥王朝的衰弱是互動關係。
在素可泰北邊,後世泰國清邁地區現在也有一個傣族王國。號稱蘭納王國。而統治蘭納王國的孟萊公,資格很老,與蘭亨甘的父親是同輩的。
兩國早就結為同盟,自然是對抗吳哥王朝。
而蘭納王朝,在中國史書上,有一個名字叫八百媳婦國。
關於漢人的問題,他自然要去信請教這位老前輩。
隻是這位老前輩這個時候,正在籌劃對哈裏奔猜國的戰爭,不願意招惹漢人。
在他看來,漢人不過代替了緬甸人的地位。之前如何與緬甸人交往,今後就如何與漢人交往。
而且雙方都要麵對吳哥威脅。
雖然現任吳哥王處於內外因素的考量,已經不願意對外發動戰爭了。但是吳哥的體量就在這個放著。兩個小國時時刻刻要注意吳哥的動向,實在不想在西邊再開戰線了。
蘭甘亨終於決定不幹預緬甸事務。坐觀成敗。
隻是而今,虞醒主動派人送來的請帖,請暹羅高僧參與祥興五年正月的蒲甘法會。
這讓蘭甘亨心中有了一個念頭。
“要不我去蒲甘一趟?”
蘭甘亨從來虔信佛法。而且他心中也有一個想法,還沒有來得及實行。
那就是創造傣人自己的文字。
沒錯,傣族現在還沒有文字。
現在傣族用得是梵文,巴利文。而不是如緬人,孟人一樣,基於巴利文創造出自己的字母文字。
聽說這一次大法會,不僅僅有緬甸高僧,也有漢人高僧,甚至派人去了獅子國,說不定還有印度高僧出現。可以說是盛況空前。
最少在這個時代,整個東南亞地區少有這樣的佛教盛世。
三佛齊陷入衰弱之中,印度南部的朱羅國,延續了數百年國祚,也到了他生命最後一段時間。從整個時代來看,佛教國家都陷入動亂之中。這一兩百年間,緬甸分裂,暹羅崛起,吳哥滅佛,朱羅國獅子國苟延殘喘到最後幾十年了。佛法在印度最後的堡壘失陷,以至於佛教在幾百年後需要再次傳入印度。
沒有國家力量做支持,這樣的法會是完全辦不了了。
或許暹羅真正擊敗吳哥,成為霸主之後,才有國力與財力興建如此的佛教盛事。
就在甘蘭亨蠢蠢欲動的時候。
忽然聽下麵來報,南邊有一支漢人使節團,從吳哥而來,去蒲甘。
甘蘭亨一聽,頓時眉頭緊皺。
不由的他不多想。
“漢人與吳哥聯係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我?”
“難道漢人打下緬甸還不夠,還要繼續擴張。”
一想到吳哥從東而來,漢人從西而來,頓時讓甘蘭亨驚出一身冷汗。
他心中立即有了決斷。
“不管怎麼樣,都要去一趟蒲甘了。必須摸清楚漢人的意圖,別人去我不放心。”
蘭甘亨安排國內事務。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安排的。現在的暹羅剛剛從部落聯盟轉變為國家。蘭甘亨除卻自己下轄的都城與附近的土地之外,其實都是各地貴族的領地。
而蘭甘亨不僅僅是國王,也是自己家族的家主。
甚至從重要性上來說,他這個家主更重要。
家族內部的事情,不用多安排。隻要不發生戰爭,國內的事務其實也不多。而最近吳哥也沒有要動武的意向,他快去快回,不會出什麼問題的。
不摸清漢人的想法,下一次對吳哥作戰,他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打。
他隨即組織了暹羅的高僧作為使節,他隱藏身份藏於使節團支中,而這一支使節團立即與漢人的使節團彙合。一並去蒲甘。
蘭甘亨覺得,想知道漢人與吳哥有什麼聯係,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這一支使節團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