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當前人口結構,了解未來人口發展趨勢,無論對經濟政策,還是社會發展政策的製定都極其重要。人口預測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提出來的。在過去的幾千年裏,由於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低,生產發展緩慢,人口變動和增長也不明顯,生產自給自足或進行簡單的以貨易貨,因而客觀上對未來人口發展變化的研究顯得並不重要,也就談不上進行人口預測了。而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生產力達到空前水平,現在的生產不僅為了滿足個人需求,還要麵向社會的需求,所以必須了解供求關係的未來趨勢。而人口預測是對未來進行預測的各環節中的一個重要方麵。準確地預測未來人口的發展趨勢,製定合理的人口規劃和人口布局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用意義。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轉變的完成以及人口發展態勢的複雜化,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社會之間的矛盾和問題越來越突出,人口預測的意義和作用也越來越受到學界和政府的廣泛關注。人口預測不僅僅被應用於人口學領域,同時也在國民經濟發展序列中的教育、保險、消費、環保、交通、土地規劃、城市規劃、旅遊規劃、社會保障等重大領域有著極大的需求。譬如,如何根據未來學齡人口的變動趨勢來製定相應的教育發展規劃,更好地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的問題;如何預測未來人口城市化對城市交通設施、公共資源消費的影響,以科學實施城市發展戰略等問題,這些都需要進行人口預測。
特別是21世紀初期,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中流動人口大量湧入城市,使得我國城市人口規模不斷膨脹,據統計我國人口逾百萬的城市至2005年已有49個,而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這樣的特大城市人口早已逾千萬。未來在建立小康社會及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在城鄉協調發展思想的指導下,特大城市中流動人口比重將越來越大,因此特大城市的人口預測必須充分考慮流入、流出人口的結構和數量,而預測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將直接受到預測方法選擇的影響。而目前,大多人口預測還停留在戶籍人口預測階段,成熟的預測模型如年齡移算法、矩陣方程模型、宋健的人口發展方程模型等,雖然大多都考慮了流動人口這一因素,但其具體預測方法並沒有詳述,關於流動人口的預測方法還多處於探索階段。本研究在梳理已有的人口預測模型的基礎上,針對當前城市人口預測的這一特點,嚐試應用灰色係統模型對城市流動人口規模進行預測,以期更好地描述未來特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和變動特征,在此基礎上對國家人口政策的調整提供更科學的依據和建議。本研究以我國西南地區的特大城市——成都市的人口數據為依據,應用書中的人口預測模型,對特大城市人口變動趨勢做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