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及含義
所謂人口預測就是指根據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現有人口狀況,綜合考慮社會政治經濟條件對未來人口再生產和轉變的影響,分析未來一段時期內該區域人口發展趨勢,提出合理的人口變動控製要求和假設條件,運用科學的方法測算未來某個時期區域人口的發展狀況。預測內容包括:出生人數預測、死亡人數預測、分年齡性別人口預測和總人口數預測。通過這四項基本預測,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和具體要求,進一步推算人口的區域分布、勞動力結構,撫養係數、婚姻狀況、家庭結構等,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未來人口結構變動、勞動力資源規模結構變動以及消費需求變動資料。
具體預測得到的人口統計分析指標有:反映人口變動特征的有未來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生育率等指標;反映人口構成特征的有老年人口係數、少年兒童係數、學齡人口、勞動適齡人口、人口負擔係數和人口性別比等指標;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編製未來人口生命表,得到未來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分析。以滿足對未來人口的總體特征和對相關領域進行深層次開發性分析研究的需要。
(一)人口預測的主要內容
1.人口總數預測
人口總數預測旨在揭示未來人口規模的大小、發展速度及變化的規律性。任何時候、任何國家的人口規模變化都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人口總數預測是最原始的人口預測內容,也是當代人口預測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2.人口結構預測
人口結構預測主要是揭示未來人口結構變動的趨勢以及人口類型的變化。由於性別和年齡是人口學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因此性別結構和年齡結構的變動趨勢的預測是人口結構預測的主要內容。人口結構發展趨勢預測對國家製定宏觀經濟發展規劃、對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3.人口要素預測
人口要素預測是對引起人口變動的基本要素如人口出生數、死亡數以及相應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的未來趨勢做出推算。這是深入進行人口分析的前提。各種要素的變動都將影響到人口規模、結構及發展過程,因而人口要素預測也是人口預測的重要內容。
4.人口遷移預測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區域間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成為當今人口研究的重要內容。因此,人口遷移的預測也是人口預測中一項主要內容,特別是對於我國特大城市人口預測。
但由於遷移人口(包括遷入、遷出等)受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影響很大,受政策性因素的幹擾也大,因而,目前全國人口預測一般假定為封閉型,而區域性遷移人口預測方法和模型學術界做了很多探索。
(二)人口預測的基本分類
人口發展趨勢是國家社會經濟宏觀規劃的客觀依據之一。為了適應不同規劃的要求,必須進行不同形式、不同內容、不同範圍的人口預測。人口預測的種類可以按時期長短、內容和範圍不同分如下幾類:
1.按時期長短劃分
可以將人口預測分為長期人口預測、中期人口預測和短期人口預測三種。所謂長期人口預測是指預測期在20年以上的人口發展趨勢預測,主要為製定社會經濟長遠規劃及戰略決策提供依據。中期人口預測指預測期在5耀20年間的人口發展趨勢預測。
短期人口預測則指預測期在5年以內的人口發展趨勢預測。中、短期人口預測都是適應於國家(或地區)的中期和短期社會經濟發展計劃而進行的測算。
2.按預測內容劃分
可將人口預測分為總人口發展趨勢預測和人口結構變動趨勢預測等。總人口發展趨勢預測是較重要的人口預測,可以提供未來人口規模變動的趨勢及規律,表明人口發展變化的階段性。人口結構變動趨勢的預測可測算未來不同年齡、性別及其他人口指標反映出的人口構成變化趨勢以及人口類型的轉化趨勢。
3.按預測的地域範圍劃分
可將人口預測分為全國性預測和地區性預測。全國性預測是對整個國家的未來人口發展的趨勢進行各種各樣的測算,為整個國家編製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地區性預測具有同全國性預測相似的功能,但地域範圍則小得多。實際上,全國性預測也需要地區性預測作補充,以使全國性規劃能更好地考慮到地區性差異及特點,有利於綜合平衡推進地區間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