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成都市人口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2 / 3)

但是從成都市2000年分胎次出生人口數占總出生人口數比例來看,第二孩和第三孩及以上比例都較低,分別僅為10.33%和0.67%;而五城區更低,為8.35%和0.25%;近郊區為7.75%和0.63%;遠郊區雖略高,也隻有13.89%和1.02%。可見,二孩次和三孩次及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雖然極高,但對總人口出生性別比影響不大。這一隨胎次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現象是否與現行生育政策有關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和深入研究。

二、成都市婦女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趨勢分析

(一)育齡婦女年齡結構變動趨勢

從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來看,成都市在1990年15耀24歲年齡組的育齡婦女在全部育齡婦女中的比重為最大,約為40%;而到2000年則是25耀34歲年齡組的育齡婦女在全部育齡婦女中的比重最大,占到了37.99%。由此可見,育齡婦女的年齡結構重心呈上升趨勢。育齡婦女的年齡結構重心,1990年時為剛跨入生育旺盛年齡區即具有較高比重的育齡婦女在全部育齡婦女中的比重從25歲即開始呈下降趨勢;而到2000年時其年齡結構重心在生育旺盛期的年齡區間短且表現為上移趨勢,這既表明成都市育齡婦女年齡特征呈現出晚育趨勢,同時又是導致生育水平下降的基本因素。

育齡婦女人數在總人口中比重的高低也會影響生育水平。一般而言,育齡婦女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高,即意味著生育職能承擔者的規模較大,由此,出生事件的發生比例就會高,從而影響出生率的增高。2000年育齡婦女在總人口中比重較1990年下降了0.18個百分點,且主要集中在15耀19歲和20耀24歲這兩個處於生育旺盛期的年齡段,分別下降了2.70和2.38個百分點。

(二)育齡婦女受教育程度變動趨勢

為了進一步說明成都市育齡婦女受教育程度與其生育水平的關係,我們根據成都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對成都市2000年育齡婦女受教育程度與生育子女數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成都市育齡婦女受教育程度與其生育子女數呈很強的負相關。

2000年成都市婦女受教育程度較1990年有明顯提高。文盲半文盲比例明顯下降,由1990年的1.95%到2000年的0.31%,下降了1.64個百分點;特別是受中等教育以上的育齡婦女比例有較大幅度上升,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由1990年的16.65%上升到了29.93%,提高了13.28個百分點。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成都市未來低生育水平的保持。但總體而言,2000年和1990年一樣,育齡婦女的受教育程度均以初中為主,分別占45.69%和52.59%。

(三)成都市育齡婦女分年齡已婚比變化趨勢

2000年成都市育齡婦女已婚比較1990年有明顯的下降趨勢,每個年齡組的育齡婦女已婚比2000年均低於1990年,且結婚年齡有明顯推遲之勢。這種晚婚趨勢對於成都市維持低生育水平是有利的。

三、未來成都市婦女生育水平與生育模式的認定與假設

根據對成都市“四普”和“五普”人口生育變化趨勢的上述分析,我們認為,未來成都市婦女的生育水平與生育模式將可能發生如下變化:

(一)未來生育水平與生育模式的變化趨勢判斷

1.生育水平將緩慢上升

(1)當前成都市的生育水平已處於一個低水平,很難有再下降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