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3)

翌日天明,雲飄飄,風習習,朝霞殷紅如血,百花如沐,競豔爭綺,草木蔥蘢,生機盎然。瞻望蜻蜓點水起漣漪,蝴蝶百花叢中舞,荷湖微波蕩漾,諸般色彩皆入眼眸,忽覺晨景如畫,柔美而神奇。

小囡囡趁晨露未稀,手捧荷葉穿林過溪,悉心采集百花弧瓣上的清晨之露,隻為一人,焉知誰乎?談及清晨之露,古稱“玉液”,與無根之水,古稱“瓊漿”,異常相似,卻不盡相同。

荷城,如意客棧的一間上等客房內,一名相貌俊俏,氣色俱佳的少年郎,神態平靜而寐,隱隱蘊含一股無與倫比的氣質,似若平湖,無波無瀾,無汙無垢。

少年夢中:雕欄玉砌琉璃柱,龍鳳攀飛,七彩明燈照,四象紫氣升。舞姬分列而出,粉妝初描香勾魂,雲鬢裁新綠,霞衣曳曉紅,諸皆花顏月容。鈴、磬、缶、鼓、琴、柷、竽、笛等八音之樂嫋嫋而生,迤邐繞耳,如夜鶯吟唱之聲,引商刻羽之奏。八位舞姬聞歌起舞,體態輕盈若羽,舞技精妙。歌舞盡興之間,忽聞樂音漸轉,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脆悅耳。一陣雲霧彌漫而來,朦朧之中,微現一仙娥隱於霧中。待雲霧漸散,她的容顏乃徐徐可見,傾國傾城之色亦不足以襯托,其一身虹絲白衣,冰肌玉膚,一雙眸子清澈如水,亮若星黋,櫻桃小嘴嬌嫩紅潤顯光澤,身如扶柳,婀娜之姿、清純之氣畢現。舞動時,芬芳四溢,步步生蓮,顰笑輕淺且惹憐。

一枕黃粱意猶未盡,隻見少年郎揉揉醉眼,微微回味,淺笑釋然道:“美夢美夢,最美不過一場夢。”忽聞聲聲鈴鐺婉轉之音撥動心弦,近在咫尺卻觸不可及,其心神亦隨之泛浮漣漪。

房門輕輕而開,惟見一女童手捧荷葉悄步而來,凝視熟睡未醒的少年郎,會心一笑,乃朝其癢癢肉使勁撓癢癢,樂得裝睡的少年手舞足蹈而無力反抗。玩鬧過後,少年餘興未消,嘻嘻哈哈地問道:“你是誰?我怎麼會在這裏?”

女童蓮步旋舞,盡露嬌姿,古靈精怪道:“我就是我啊!至於哥哥嘛,昨晚渡口與老船家一別,不久你便轟然睡倒,貌似體力透支,勞累過度導致,多虧道長送哥哥來此歇住。噢,如今哥哥夢寐初醒,喝點水解解渴吧!”說著便遞過荷葉,眼神之中似斂絲絲憂傷。

少年接過荷葉的一刻,幽香撲鼻,清眸透射而出的神采,猶望穿秋水。陽光透過窗牖照射而來,隨著露水一飲而盡,命運已如淫雨霏霏般降臨,隻是倆人尚未察覺。

如意客棧內的舍廳,晨中漸而聚民,且議論探討之聲滔滔不絕,似有善生。

“眾皆有禮!感謝大家百忙之中抽空前來聽書,今日且聽老朽說《奇兵寶鑒》。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時值英雄輩出,尋仙問道之年歲,朝廷亦頒布明文策令扶持行善積德之舉,廣開門路,去偽存真,引番邦宗教傳道中原,修佛刹及道觀,導人善而揚文化。至此,現世的奇兵有兩把,一為琉璃劍,一為水心劍,傳聞‘琉璃水心世唯美,浮光月影合通靈’。若執其雙劍遊曆天下,無不為人生之快事!”說書先生正襟危坐,侃侃而談道,勾得在場聽眾欲念衍生,似乎會引出什麼。

因聽奇兵現世,故必有人詢問名劍的相關事跡,說書先生亦一一解答道:“前有《易境乾坤圖》現世,再有琉璃水心雙劍出世,這各派為尋覓仙蹤仙跡及名劍至寶,亦傾盡全力,所幸此雙劍未被歹徒尋獲。話說這琉璃劍,由春秋戰國時鬼穀先生——王詡,曆經無數日夜鑄造而成,劍成之時理應愛不釋手,然而卻被其封印且棄之於鬼穀禁地,不知何故。再論水心劍,劍體透明如水,置於水中猶如渾然一體,此乃友邦金人奉獻給昭襄王的稀世珍寶。”

忽一人上前抱拳施禮道:“既如此,敢問先生方才所說的‘浮光月影’又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