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知道此事的時候,已經回天乏術了。
因為那時候的案子已經開始重啟,並且朝臣們將所有的證據也都開始彙總,重新調查。
包括當年跟白家合謀一起去做的,也都被揪了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朝臣,這些年跟白家有所往來的,當初皇帝不肯將這事兒徹查,人為的摁下了諸多證據。
誰知到了如今,竟然全部都被翻了出來。
皇帝知曉的時候,險些再次氣暈過去。
他直接叫了大皇子前來,第一反應就是:“誰準你這麼做的!”
皇帝質問他,更有一種被背叛之後的憤怒。
先前他險些被老三跟老五給害死,結果大皇子直接控製住了所有的局勢,還救了自己,不止如此,就連朝堂也被正本清源。
那個時候他還想著,這個兒子除了身體有殘疾之外,倒是沒有別的問題。
相較於其他兒子而言,至少大皇子這邊還是個腦子好,且為人正直的。
結果到頭來,還是自己想多了,這個兒子之所以幫了忙,是因為他想要重新調查徐家的案子?!
皇帝因為這個念頭,出離憤怒了。
他最憤怒的是,眼下自己在這裏躺著,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先前在床上躺著的時候,皇帝還想著,實在不行,等到他百年之後,將大皇子立為新君也是可以的。
可那時候的想法,現在想起來,就覺得是一個笑話。
這些混賬們,都盯著他身下的位置,沒有一個是真的為自己著想的!
皇帝越想越氣,指著大皇子罵了一頓。
大皇子倒是不生氣,等到皇帝罵完之後,才道:“父皇,敢問兒臣做錯了麼?”
皇帝就更生氣了:“你自然做錯了,當初都是所有證據齊全的,你現在查這個案子,是想證明什麼?證明朕做錯了,還是想讓人覺得,是朕害死了他們!”
最重要的是:“你為什麼不等朕死了之後再查,你是不是嫌棄朕死的不夠快!”
皇帝先前還想著,大皇子隻要一心一意,之後皇帝還可以將自己的那些心腹叮囑一番,將來好為新君做事。
如今看來,自己簡直是低估了大皇子,這也是個歹毒的,根本就不配他的好!
相較於皇帝的憤怒,大皇子依舊平靜,隻道:“父皇,這事兒,得您活著的時候做,因為,這本來就是您的過錯啊。”
當初他明知道徐家都是好的,卻故意設計,做出那樣的禍事來,為了害死一個徐家,連帶著那麼多的將士,也都給害死了。
他的外祖父,也是戰死在沙場上的一員。
後來母妃鬱鬱而終,這些年,他備受排擠,甚至險些死在宮裏。
趙無憂在宮外是九死一生,他在宮內又好到哪裏去了呢?
說到底,不過都是皇帝的一己之私,害的他成了如今的模樣。
所以:“父皇,因果循環,自有報應,您當年做的事情,如今就要承擔苦果。”
大皇子說這話的時候,再次給皇帝行了一禮:“父皇,還請您下罪己詔。”
皇帝當然不肯。
別說眼下還沒有查出來結果,就算是查出來了,他是天子,他是君王。
若是他寫了罪己詔這種東西,日後豈不是讓天下人都嗤笑自己了?
皇帝才不肯寫,卻沒想到,他連這一點都做不到。
因為很快,當年的事情便將所有的證據都揭露了出來。
於是,朝野上下,不止知道徐家是冤枉的,更知道,這是君王一己之私,而謀害了他們。
除了君王之外,還有沆瀣一氣的朝臣們。
林林總總幾十號人,參與了當年,炮製冤案的事件當中。
他們靠著吸血,過了十幾年的太平日子,而如今,一切都到頭了。
善惡有報。
接連下獄的朝臣們,還有不斷對準皇帝的威壓,終於讓皇帝彎下了腰。
大皇子再來的時候,皇帝的聲音都是嘶啞的。
說的第一句話卻是:“我要見趙無憂。”
不對,準確來說,應該叫他,徐則初。
對於皇帝這個要求,大皇子起初是不同意的。
他算是歹竹出好筍,哪怕皇帝為人不正,他也是遵守諾言合約的。
當初跟趙無憂雖然是相互利用,可這些年下來,大皇子也有了真心,願意善待這個盟友。
趙無憂倒是覺得無所謂。
“皇上要見我,那就見吧。”
他過去見了皇帝,不過數日,眼前人看著蒼老了許多。
瞧見趙無憂的時候,皇帝沉吟了半日,想說什麼,最後隻道:“朕有什麼對不起你?”
即便他當初害死了徐家的人,可是後來的趙無憂,他可沒有半分對不起他!
皇帝看著人,目光裏滿是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