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堅持不帶任何條件的經濟獨立,不向任何人報賬。你如果得向別人要錢花,便會成為他的奴隸。
9.不要繼續發號施令,控製別人;不要繼續受製於人,惟命是從。
10.承認自己有保持私密的願望,不必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和經曆都告訴某人。你是獨特而與眾不同的,應該有自己的秘密,如果事事都要告訴別人,那你便沒有選擇可言,當然也就成了不獨立的人。
11.在晚會上,不要老是陪伴著你的夥伴,不要出於義務而一直陪著他。兩個人分開去找別人講講話,晚會結束之後再聚到一起。這樣,你們會成倍地擴大自己的知識和見聞。
12.記住:你沒有為別人高興的義務。別人自會尋求解脫和愉快。你可以在與別人的相處中得到真正的樂趣,但如果感到有義務讓別人高興,那你就失去了獨立性,就會因別人不高興而愁眉苦臉;更糟糕的是,你會以為是你使他不高興的。你對自己的情感負責,在這一點上人人如此,毫無例外。除了你自己以外,誰也不能控製你的情感。
13.不要忘記:習慣並不是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不錯,你以前一直服從別人,但不能因此再繼續受人支配。
真正生活的實質在於獨立。因此,幸福的婚姻關係是最低程度的融合加上最高程度的自治與獨立。或許你非常害怕衝出依賴關係,但如果問問你在精神上依賴的那些人,就會驚奇地發現,他們最欽佩的,正是那些敢於獨立思考、獨立行事的人。真有意思。你要是獨立了,別人就會尊重你,特別是那些拚命要支配你的人會更敬佩你。
依賴關係好比鳥巢,在這裏哺育雛鳥再好不過。不過,鳥兒大了總要飛走,而飛離鳥巢去獨立生活才是真正美好的。不僅飛走的小鳥會幸福,看它飛去的母親也會感到幸福。
5.鼓勵和讚美他人
稱讚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隻是敏於躲避別人的冷言冷語,而我們自己卻吝於把讚許的溫暖陽光給予別人。
派特·巴洛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他有個狗與小馬的節目,他一生都跟馬戲團和雜耍團到處旅行。我很喜歡看派特訓練狗的樣子。我發覺當狗有了一點點的進步,派特就會拍它,誇獎它,還給它肉吃,並逗它一陣子。
這沒什麼新鮮。幾個世紀來,馴獸師都是用同樣的方法。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當我們要改變別人時,不用嘉許來代替斥責?即使是最小的進步,也讓我們來讚美吧!這樣會激勵人們不斷地進步。
在《孩子,我並不完美,我隻是真實的我》這本書裏,著名的心理學家傑絲·雷耳評論說:“稱讚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隻是敏於躲避別人的冷言冷語,而我們自己卻吝於把讚許的溫暖陽光給予別人。”
我能夠回顧我的生命,並找出那些改變了我的前途的嘉許之言。你是否也能在你的生命中,找出同樣的東西。曆史全是由這些誇讚的真正魅力來做令人心動的注腳。
例如,許多年前,一個十歲的男孩在拿波裏的一家工廠做工。他一直想當一個歌星,但他的第一位老師卻泄了他的氣。他說:“你不能唱歌,你根本五音不全,簡直就像風在吹百葉窗一樣。”
但是他媽媽——一位窮苦的農婦——用手摟著他並稱讚他說,她知道他能唱,她認為他有些進步了,她節省下每一分錢,好讓他去上音樂課。這位母親的嘉許,改變了這個孩子的一生。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羅素,他成了那個時代最偉大和知名的歌劇演唱家。
在19世紀初期,倫敦有位年輕人想當一名作家。他好像什麼事都不順利。他幾乎有四年的時間沒有上學。他的父親郎鐺入獄,隻因無法償還債務。而這位年輕人還時常受饑餓之苦。最後,他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個老鼠橫行的貨倉裏貼鞋底的標簽,晚上在一間陰森寂靜的房子裏,和另外兩個男孩一起睡,他們兩個人是從倫敦的貧民窟來的。他對他的作品毫無信心,所以他趁深夜溜出去,把他的第一篇稿子寄了出去,免得遭人笑話。一個接一個的故事都被退稿,但最後他終於被人接受了。雖然他一先令都沒拿到,但編輯誇獎了他。有一位編輯承認了他的價值。他的心情太激動了,因此他漫無目的在街上亂逛,眼淚流下了他的雙頰。
因為一個故事的付梓,他所獲得的嘉許,改變了他的一生。假如不是這些誇獎,他可能一輩子都在老鼠橫行的工廠做工。你也許聽說過這個男孩,他的名字叫查爾斯·狄更斯。
另外一個男孩在一家幹貨店工作維生。五點他就得起床,打掃店麵。一天做14小時的奴隸。那真是單調又辛苦的工作,他也輕視這份工作。兩年後,他無法忍耐了,有一天起床後,還沒吃早餐,就跋涉了15公裏的路,去投奔他做管家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