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習慣的力量(8)(3 / 3)

時間是金錢,時間是幸福,時間是生命。

有的人因工作忙,接待客人的時間都受到限製,談話最多不超過三分鍾,對於這樣的人來說時間是生命。你如果在應約的時間沒到,你就失去了這次交往的機會,並且可能永遠失去了和這個人交往的機會,你沒到,別人卻在等你,這種等待是不公平的,是浪費別人的生命。假如你因急事或意外事故不能按預約的時間到達目的地,你應該打電話告訴別人,或在呼機上留言。為了不影響別人的工作或其他安排,在約定時間時也可采用彈性時間,比如說3點半到4點之間,這樣被約者也可安排一些放鬆性的活動。總之你在交往中守時是一個人作風的一種體現。一個不守時的人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不可靠的,僅此一點,你也就失去了與人建立深入交往的基礎。一個人守時首先是言而有信、尊重他人的表現。

現在就業成為社會的焦點問題,每年有成百萬的人求職,在求職過程中都要麵試、筆試這樣的程序。如果你未準時赴試,那麼,你和其他的競爭者相比,你已處於劣勢了。這種情況,最好是提前到場,然後按用人單位的安排完成自己該做的事。千萬不可因兩分鍾之差,而丟掉就業的機會,這是很不劃算的。

15.堅決依賴自己

我們不能到用得著判斷力的時候再去聽取別人的建議,我們應該在事先多采納別人的意見來做我們鑒定事理的準備,但到了決定的階段,一定要堅決地依賴自己。

有一天,有一個戀愛中的年輕人很想到他的愛人家去,找他的愛人出來,一塊兒消磨一個下午。但是,他又猶豫不決,不知道他究竟應不應該去,恐怕去了之後,或者顯得太冒昧,或者他的愛人太忙,拒絕他的邀請。於是他左右為難了老半天,最後,他勉強下了個決心,坐上一輛三輪車去了。

但是,當車一進他愛人住的巷子時,他就開始後悔不該來,又是怕這次來得不受歡迎,又是怕被愛人拒絕,他簡直就希望車夫把他現在就拉回去。

車子終於停在他愛人的門前了,他雖然後悔來,但既來了,隻得伸手去按門鈴。現在他隻好希望來開門的人告訴他說:“小姐不在家。”他按了第一下門鈴,等了3分鍾,沒有人答應,他勉強自己再按第二下,又等了2分鍾,仍然沒有人答應,於是他如釋重負地想:“全家都出去了。”

於是他帶著一半輕鬆和一半失望回去了,心裏想:這樣也好,但事實上,他很難過,因為這一個下午沒法安排了。

你能猜到他的愛人現在在哪裏嗎?他的愛人就在家裏,她從早晨就盼望這位先生會突然來找她,帶她出去消磨一個下午,她不知道他曾經來過,因為她門上的電鈴壞了。那位先生如果不是那麼猶豫不決,如果他像別人有事來訪一樣,按電鈴沒有人應聲,就用手拍門試試看的話,他們就會有一個快樂的下午了。但是,他並沒有下定決心,所以他隻好徒勞而返,讓他的愛人也暗中失望。

我們迎接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否有足夠的決心,可以使事情的結果完全兩樣。又有一位先生,他聽說某公司招考一個職員。這公司的待遇優厚,遠景也好。他很想去試試,但是他怕自己能力不夠,又怕萬一考不取丟臉。於是他猶豫著,沒有下決定。直到最後,他發現另外一個比他條件差得很遠的人居然考取了,他才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去試一試。

許多事是應該用勇氣和決心去爭取的。我時常注意一位做某單位主管的先生,看他怎樣處理事務。他有一種不允許別人有機會擾亂他意誌的長處。往往在別人還在他旁邊羅羅嗦嗦地敘述事情的困難的時候,不等旁人說完,他已經把他的辦法拿出來了。幹淨利落,決不拖泥帶水。

我注意到當他作決定的時候,他隻聽懂了事情的始末,然後他就開始運用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力,這時他完全依賴他自己。至於來請示他的人,在他旁邊嘮嘮叨叨所說的那些枝節的話,他是完全不去注意的,隻偶爾“啊啊”兩聲答應著,因為那些話確實是徒亂人意,對解決問題是毫無幫助的。所以他隻要認清問題的症結所在,就完全憑事理去判斷去決定。該怎樣就怎樣,枝節問題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他那種明快果決的本領,十分使人折服。而我們一般人,卻常常做不到這樣。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時常並不是對這問題的本身不能理解,而是我們往往被枝節的問題所困擾,我們太容易被周圍人們的閑言碎語所動搖,太容易瞻前顧後,患得患失,以至於給外來的力量一種可以左右我們的機會,誰都可以在我們搖晃不定的天平上放下一顆籌碼,隨時都有人可以使我們變卦,結果弄到別人都是對的,自己卻沒有主意。這真是我們成功途中的一個大障礙。

要想掃除這種障礙,自然第一得先訓練自己對事理的判斷能力。但最重要的還是訓練自己在判斷之後,堅定、勇敢、有自信地去把這個判斷付諸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