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修養與個性(4)(3 / 3)

說到自愛第一,須從精神上自愛起。人在心中怎樣想他自己,他就怎樣。他的內外的生命曆程,都是他心中所想的呈現。

人生第一件要事,就是要保持我們的能力在最高的標準上;儲藏我們的精力,維護我們的健康以使我們對付任何事,都能使出我們的全力,使出獅子搏兔般的氣概來。保持自己在可能的範圍以內能夠幹一切大事情的一種情形中,這是每個人的一種神聖的責任。

生活中有不少青年男女,有可以成大事的資本,但卻隻能做些小事,處處受牽絆而度過其庸碌的一生,就因為他們缺少體力,缺少生命力,因此沒有披荊斬棘以排除橫在途中的各種阻礙的勇氣。

說到自愛第一,須從精神上自愛起。人在心中怎樣想他自己,他就怎樣。他的內外的生命曆程,都是他心中所想的呈現。所以,假如你自己想成為某一個樣式的人,你該把你自己就當作那樣式的人看待。對自己有相當的重視是自愛的第一要素。

我們可以看見機關中有許多辦事員,都是半醒半睡,半死半活,渾身充滿了死去的染毒細胞。這是他們不正當的生活,不正當的思想,不正當的習慣的結果。從那些人的生命中不能做出大成績來,還算是值得驚異嗎?

當前,有著種種的大好機會,隻因自己的精力已在不正當的情形下耗去漏去,因而沒有力量去抓著那些機會,或者雖能暫時抓著,而終於抓得不牢不穩,這真是人世間所能嚐味到的一種最傷心、最短氣的經驗啊!

一般人對待自己的身體,往往不及對待他們自己的貴重的機器,或別種可以從中取得豐厚報酬的物件那樣周到。

譬如,就拿消化係統來說吧。消化係統是供給我們全身以動力的機關,然而我們對待他的方法卻總是不大正當。我們總要使他的大部分能量,耗費在消化各種過剩的或不適宜的食品上;而在消化必需的食品時,反而發生困難。有些人,則與上麵所說的那些人恰好相反;為著要“經濟”的緣故不去充分地攝取必需的各類食品,因之全身的各部分組織,都呈現一種半饑餓的狀態。

有些人則為了要珍惜時間、刻意勤勉的緣故放棄一切必需的應有的休息及遊戲因而摧殘了他們的生命力。

有了才能卻因身體孱弱之故,因而不能發揮,才能有什麼用處呢?假如你因不正當的生活,或因沒有相當的注意及休息,使得身體衰弱,生命力減低,甚至於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即顯出精疲力竭的樣子;則你的腦力再強,即使可被稱為天才,有什麼用處呢?體弱的作家所寫的書是沒精打彩的,不能抓住讀者的心,因為他沒有充分的生命力注入他的著作中。他的書不能撼動讀者,因為在寫那書時,他的內心未曾被自己撼動過。因為他的生命力低下,所以他的書是沒有生命的。體力不佳的演說家不能抓住聽眾的心;因為身體弱,所以連他的精神言語都弱了。體弱的教師不能激起學生的興奮,因為他自己本身就缺少生命的熱誠。他不知自愛,所以他的頭腦、神經衰弱了,他的精力耗盡了。

生命力的浪費者是一種最壞的敗家子。這種人比那些浪費金錢的敗家子更壞得多。他們簡直是在自殺,殺掉他們自己生命中的種種機會、幸福。

從有限生命的角度講,不愛自己與不愛他人,同樣是一種大罪惡!

人生的第一要事是效率。假如你想在世界上有所表現,則你的時間是貴重的、精力是寶貴的。精力是你的生命資本,你不能把他不謹慎地拋擲在無意義的地方。

10.心靈的修行

沒有心靈的身體,無異於行屍走肉。我們以為自己是在依靠著肉體而生活,但事實上,是肉體需要我們。

心靈是烈焰中閃耀的火花。耶穌和佛陀是在人類的心靈裏結出的美麗的花朵。

心靈的修行,讓我們向意識中最為敏銳和細微的感覺敞開心扉。心靈是生命迸發的光芒,是我們根本的天性。

沒有心靈的身體,無異於行屍走肉。我們以為自己是在依靠著肉體而生活,但事實上,是肉體需要我們。

心靈是烈焰中閃耀的火花。耶穌和佛陀是在人類的心靈裏結出的美麗的花朵。

在心有頓悟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安寧和平靜。在身體裏,一些新的東西被激發了出來,讓我們去感悟。可以說,我們內心所發生的一切,都讓靈魂的聲音變得更加的清晰。

有些人盲目地相信命運,他們覺得如果過去運氣不佳,現在的日子也就過不順當。這其實是杞人憂天。

命運與懲罰並沒有必然的關係。相反,它常常賜予我們恩惠。它會細致親切地教誨我們,什麼是應該去了解的。它像一位敏銳的師長,幫助我們清除心靈在通往自然、聰穎之途時所遇到的障礙。

人們常常會問,他們必須變成什麼樣,才能成為最可愛的?答案是:你根本就不需要去改變。放下那種要塑造自我的想法,讓你的真實天性自然地浮顯出來。這樣,你和上帝之間就不會存在任何差別。這就像池塘中的水,在你攪動變渾之後,會慢慢地澄淨起來,接著,它會平靜地安憩。

除了存在,別無它事需要你去完成。在存在中休憩,這就是心靈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