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修養與個性(9)(1 / 3)

你沒有必要去幻想你一定是個天才,但你必須使自己具備各方麵的素質;即使,你可能在某個方麵有缺陷,那麼請你用另一種十分突出的素質來彌補這種缺陷給你的成功帶來的不利。在這個世界上,你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人格區域定得那麼死板,因為,環境可能隨時發生改變。

相關素質的匹配,可以使你的人格相得益彰,豐富多彩;也可以使你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素質匹配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1)盡量適應環境。

(2)應與自己的興趣、個性相吻合。

(3)不具有決定性風險。

(4)有基本的把握。

(5)考慮服務對象。

(6)優先考慮特長。

(7)注意社會需要。

(8)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9)不要使它僵化。

(10)可能的話,盡量在小範圍做個測驗,以確定其可實行性。

以上十條原則,是你不得不考慮的。因為它將決定你具有匹配的素質以後的結果是否有效。素質匹配直接關係人格的體現和人格創造力的發揮。

相關素質的匹配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有可能對一種持續了幾百年的文化傳統發起最具有挑戰性的攻勢。無論是爭鬥,還是讓步,我們都必須用自己的素質去做出最適合自己生存的選擇。

當不愉快的事情在我們的周圍發生時,我們可以用紙條記上我們的想法。然後再列舉解決的辦法。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用我們的素質和人格去進行一種冷靜的抉擇,而不是以衝動和魯莽去應付這一切。

如果這是真的,你又何妨試一試?

我們的素質,正麵對我們的人格,而我們的人格也正要求我們的素質。

我們有所選擇,但又麵對惟一的選擇:培養素質,發揮素質,轉化素質,最後達到一種完善的人格,實現個人的成功。

22.語言的力量

一個人說話的內容無論是何等的精彩,但如果時機掌握不好,就無法達到說話的目的。聽者的心,往往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語言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工具。語言帶給人類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1.選擇積極進取的座右銘

語言的力量,有時使你感到無所適從——無論是使你上進還是使你接受教訓的語言。

你應有你自己的座右銘,因為它是你內心想法的完美體現,是內心意誌力與現實創造力的完美結合。

我們去接受、思考名人所說的話,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種大眾化的關注對象,更主要的是它是這些有不尋常經曆的名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感悟的總結。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指導性。

名人的睿智語言使我們能從中發現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切合點,而為自己所利用。這些語言能使我們有完美的技巧、十足的信心去處理生活中麵對或即將麵對的問題。

我們不可能都成為哲人或思想家,但我們可以因為他們的話而激勵、振作自己。

為了讓名人的話更能有效地為己服務,我們可以這樣來做:

(1)經常閱讀名人自傳;(2)把名言警句中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或幾句挑選出來,工工整整地書寫在自己的日記本或文件夾的首頁;

(3)經常用自己生活的親身經曆與名言相對照,看它們是否是你人生的指南,如果不是,你就要思考是否自己生活方式出了問題或到了換一句話的時候了;

(4)再一次思考那句話的深刻內涵;

(5)你應能完完全全地背誦它;

(6)經常在生活中運用,每當遇到某種特殊的情況,而你又十分無助時,你應首先向那(幾)句名言求救。

通過對名言的心理曆程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接受→分析→肯定→結合→運用→心理內化”的過程。

這便是一句話所產生的無窮魅力。

語言必定是思維的工具,所以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書麵語言,就必定是我們思想的映射。特別是那些經過整理、深化、升華和提煉的名言,更是人類智慧的體現。

當你在沒有信心和力量時,你應在名言警句中尋找另一個自我。當你在選定之後,你不能忘記這些問題,因為它們是你再次抬起頭的起點:

(1)你的生活出現了什麼問題?

(2)你選定這句話的初衷是什麼?

(3)你有信心嗎?

(4)你為何喜歡這句話,它與你過去人生的觀念相比,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2.你自己的方式

該說說自己的“睿智語言”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表達的方式、手段、媒介,甚至內容傾向。

把自己心中那個埋藏已久的理想,努力用一種準確的語言,在適當的場合和時機向別人表達,那會使別人首先對你感到驚訝和敬佩。

例如,當你初次和經理見麵時,你應該這樣說:“經理,我想擁有這份工作已是很久的事了。如今,我終於如願以償了,謝謝你對我的賞識和信任。我想,我能夠完成你下達給我的所有工作任務。希望你能為此而時刻提醒我。”

如果你這樣一說,首先便給了經理一顆“定心丸”,並且對你的看法有所提高。

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別人,就像在自己理想麵前掛了一麵鏡子,它時刻會讓你的雙眼注意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