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落霞村已經有了二十幾名知青,集中住在集中住在村東頭的小院裏。

大概是因為地方偏遠,所以風氣反而偏向寧靜祥和,大家都挺友好。

又因為陸柚年紀小,加上他性子軟和,所以知青們都比較關心他,把他當弟弟照顧。

村子裏也看在他年紀小的份上,給他安排的都是一些輕省的活兒。

不過那個時候的陸柚和高家沒有交集——硬要說的話,大概就是他被安排去做婦女才做的輕省活兒時和高家的大女兒高雪萍有過幾次照麵。

這時候的高雪萍也不過是個黃毛丫頭,甚至比今生的陸柚還要小幾歲。

沒有前世記憶的陸柚也不會有任何“啊原來這是我曾經的外婆小時候”之類的想法。

頂多是覺得這個女孩蠻麵善的。

雖然下鄉的生活很苦,可是相比起城裏的風波動蕩,農村反而讓少年陸柚覺得安心和溫暖。

可這樣的日子也不是永久的,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少年陸柚更能感受到孤獨的滋味兒。

在那個年代,不論貧窮的人還是富有的人都會渴望著過年。

知青點的知青們更是因為隻有過年才能回家,所以更是期待,甚至早早地做準備,計算何時能回到家中,回到親人身旁。

除了陸柚。

因為陸柚已經沒有家了。

xxx

在陸柚下鄉沒兩年,眾人的命運轉折點來了——高考恢複了!

這無疑是個歡天喜地的消息,無數知青和待業青年選擇拿起筆參加高考,為了回家,為了工作,也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其中發生的悲歡離合自是不必多說,就連陸柚也參與其中。

不過大概是優秀的人太多又或者是臨場發揮不好,又或者他沒達到想考的學校錄取分數……不管如何,他落榜了。

這對於他來說雖然有打擊卻沒有很嚴重,畢竟他這時候還沒滿十八歲。

但對其他知青來說卻不是這樣。

他們有些考上的自不必說,沒考上的要麼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回城無望幹脆就和本地人結婚,要麼覺得自己確實沒那個本事考上幹脆也尋了其他出路。

轉眼間,年關到了,小院裏的知青們基本上走完了,隻剩下陸柚一個。

有愛照顧人的老大哥知青邀請他一起過年,不過陸柚考慮到人家家人團聚他一個外人插進去會更尷尬,便婉拒了。

原來充滿笑聲的小院子變得空空蕩蕩,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最重要的是,落霞村地處西南,雖然冬天不至於冷得下雪,可幾度的溫度依然寒冷。

尤其是過年這幾天是雨夾雪的天氣,土房裏就像冰窖一樣。

寒冷和潮濕讓陸柚穿上所有衣服裹緊自己的薄被子也瑟瑟發抖。

除夕之夜,村戶家家鞭炮齊鳴,可知青點卻漆黑又寂靜。

知青點的燒柴也沒有了,無論是烤火取暖還是生火做飯都需要柴火,可是知青點的柴火已經用光了。

少年陸柚想去周邊的樹林撿一些樹枝、落葉、幹竹子之類的來燒火燒柴,可是拜雨夾雪的天氣所賜,撿回來的柴火都濕漉漉的點不燃。

陸柚本來就因為撿柴火淋濕了,又冷又餓還穿著濕衣服,整個人很快就燒了起來。

偏偏他自己還沒自覺,執念著一定要燒火才能取暖。

若不是摸黑抄近路回家的高晉年聞到了濃煙的氣味以及一些忽明忽暗的火光,估計陸柚就會再次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