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免疫力的高低,是衡量健康與否的一項重要標準之一。免疫力低,就會有很多小疾小病找上門來,而免疫力高,則任何小病都不敢輕意惹你。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雖然是在同樣的環境下,有的人總是隔三差五地生些小病,比如感冒、咳嗽,而有的人卻很少生病。對於很少生病的人我們會說他的身體好,而生病多的則說他體質弱。其實,這最直接的是與我們每個人的免疫力有關,有的人免疫力強,則身強體壯;而有的人免疫力較低,則容易生病。像春天和冬天的流感,可能都要經曆一次。
身體較為虛寒的人,在平時經常會感到疲憊,總是提不起精神,或隻要天氣一變涼就會打噴嚏,而且如果身體上有小傷,較難愈合,甚至會出現紅腫、流膿。如果有這些情況,那就說明你身體的免疫力已經明顯下降了。
但是,體溫低為什麼會影響到免疫力呢?如果從西醫上講,體溫低的人,自律神經功能及荷爾蒙平衡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引起肩膀僵硬、頭痛、暈眩、手腳冰冷等症狀。另外我們也知道,人體裏主要是白血球來對抗細菌及病毒,但是,當體溫每降低1度,白血球所提供的免疫力便會減少37%,致使血液循環惡化,從而導致免疫力降低,就非常容易感染上各種疾病。而如果體溫上升1度,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12%,而低體溫基礎代謝差,還會讓細胞的新陳代謝衰退、肌膚質量變差。
現在很多時尚女性為了排毒、使皮膚有光澤,都有洗腸美容的習慣,洗腸雖然是能夠排掉很多毒素,但是,如果次數太多的話,就會使腸管變粗、麻痹。其實隻要多吃些水果,或者常喝蜂蜜水就可以起到排毒的效果。
導致免疫力下降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運動太少。我們都知道生活在“千島之國”的芬蘭人,那裏的年平均氣溫在零下4、5度,但那裏的人卻很少有體寒,且個個都非常壯實。為什麼?主要原因就是芬蘭人好運動。據我了解,芬蘭有90%以上的兒童和青少年都有體育鍛煉的習慣。在長達半年的冬天裏,有的孩子在2歲的時候就就開始學習滑雪;而在夏季,由於芬蘭的湖泊眾多,於是人們就到天然的遊泳池裏遊泳。
如果運動少,就會使肌肉量減少,導致熱量不足,體溫降低,免疫力也相對降低。因此,運動對於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為什麼生活在野外的豹子那麼驍勇?也是跟運動有關。如果是冬天,我們可以進行大步快走或者慢跑,每天運動30~45分鍾,每周5天,堅持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在陽光下運動還可以同時進行空氣浴、日光浴,冷空氣的刺激能鍛煉免疫係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