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文字中的性比喻(1 / 3)

錢鍾書寫作,特別喜歡用比喻,這早已為人熟悉。《談藝錄》和《管錐編》中專門講比喻原理的例子也很多。錢鍾書自己有一個看法,他在《讀〈拉奧孔〉》中說:“比喻正是文學語言的特點……比喻是文學語言的擅長。”(《七綴集》修訂本,第四二頁,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錢鍾書認為,比喻的性質和情感價值,在於“如”而不“是”,不“是”而“如”。也就是說,比喻的道理是相反相成。所比的事物要有相同之處,否則彼此沒法合攏;它們又有不同之處,否則彼此無法分辨。兩者全不合,不能相比;兩者全不分,無須相比。錢鍾書說:“不同處愈多愈大,則相同處愈有烘托;分得愈遠,則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穎。”(同上注,第四三頁)錢鍾書指出古羅馬修辭學上的一個定理:相比的事物間距離愈大,比喻的效果愈新奇創辟。後來錢鍾書提出了“比喻有兩柄複具多邊”的原理。

在所有的比喻中,錢鍾書特別喜歡用性比喻。韓石山曾注意到錢鍾書的這個寫作習慣,他寫過一篇《錢鍾書的“淫喻”》(韓石山:《文壇劍戟錄》第一七七、一七九頁,中國編譯出版社,一九九六年)韓石山認為,錢鍾書的許多精妙的比喻都與男女之事有關,他指出這個特點與“取喻者的心性有關聯”。其實善用性比喻是一切幽默的前提,很難設想一個幽默的人而不善用性比喻,文學中的機智和風趣通常都與性比喻相關,因為性是成人間的常識,在屬於人人感興趣,但人人不能明說的困境中,最高級的選擇就是明話暗說,直說則無趣味,最後形成了修辭學上的一個基本原理。就心理和社會習俗判斷,性比喻一般是中年人的專利,尤其中年男性,青年人的興趣相對要弱,這其中包括了對性的經驗與期待以及相對的力不從心,是一種情感的宣泄方式,這也是“無色情即無民間文藝”的道理所在。錢鍾書在小說《貓》中寫了一位陳俠君,他在李太太愛默的客廳中高談闊論,其中有一段是:“我們上半世已過的人,假如此心不死,就不能那樣苛求。不但對相貌要放低標準,並且在情感方麵也不能責備求全。十年前我最瞧不起眼開眼閉的老頭子,明知他們的姨太太背了自己胡鬧,裝傻不管。現在我漸漸了解他們,同情他們。除非你容忍她們對旁人的愛,你別夢想她們會容忍你對他們的愛。……打仗?我們太老啦!可是還不夠老,隻怕征兵輪到我們。戀愛?我們太老啦!可是也不夠老,隻怕做情人輪不到我們。”(《人·獸·鬼 寫在人生邊上》,第五七頁,海峽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二年)錢鍾書還借另一個小說人物的口說道:“咱們人到中年,食色兩個基本欲望裏,隻要任何一個還強烈,人就還不算衰老。這兩種欲望彼此相通,根據一個人飲食的嗜好,我們往往可以推斷他戀愛時的脾氣。”(同上注,第五一頁)

錢鍾書寫小說的時候,正是漸近中年的時期,所以在他這一時期的文字中,少有不涉性比喻的,甚至在錢鍾書的所有小說中,性都是一個突出主題。除了個性和和語言習慣外,錢鍾書文字中習慣用性比喻,與錢鍾書對人的理解與評價有關。他用性比喻,有自覺的意識,也有理論的基礎。在錢鍾書看來,沒有比用性比喻更能深入提示人性的弱點,更對人生具有諷刺意味。

錢鍾書在《圍城》的序言認為人類是“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這個看法來源於柏拉圖,錢鍾書在《一個偏見》中引過柏拉圖“人者,無羽毛之兩足動物也”這句話。他認為這句話“客觀極了”。在同一文中,錢鍾書還引了博馬舍劇本中一個醜角的話:“人是不渴而飲,四季有性欲的動物。”

我個人理解,在錢鍾書看來,這個“基本根性”中最重要的就是性,理解了這個問題,再來觀察錢鍾書的所有文字,我們就不會單純把錢鍾書文字中的性比喻隻從修辭的意義上來理解,而是要從人性的角度來評判,而這一切則建立在“男女之事乃天地之大義”的判斷上。錢鍾書在《管錐編》中也經常談到“人欲論”,性即是生,趨利逐勢,追求享樂,乃人力可為人心所向,但又有不可違抗的命運在無形中主宰,所以人要知命安時。(舒展選編:《錢鍾書論學文選》,第一卷,第二七四頁,花城出版社,一九九〇年)

性比喻是成人宣泄情感或者調節趣味的一種主要方式,古今中外道理相同。但善於用此喻者,必是聰明絕頂之人。因為在言談和行文中,用性為比,必須做到表麵正經而含義深刻,表麵言語與所談深義距離越遠,效果越好,也就是說,越是“黃色”的比喻,在表麵上越不能涉“黃”,這個深義建立在成人的人生知識和經驗上。錢鍾書在《管錐編》中多有講“雲雨”之事的文字,在他看來男女之事不是不能言不能說,而是須與褻詞相區別,藝術含蓄地表達,中外不約而同以“雲雨”取譬,是因為人類反禁欲而又知羞恥之旨趣相通的緣故。(舒展選編:《錢鍾書論學文選》,第二卷,第二七八頁,花城出版社,一九九〇年)

錢鍾書文字中的性比喻,來源於他對人性的理解和評價,有這樣的認識,所以在錢鍾書早年的讀書生活中,他對這方麵的知識也有深厚的積累。他的同學吳組緗回憶過,有一次在清華校園的咖啡館裏,曹禺對吳組緗說:“錢鍾書坐在那裏,還不叫他給你開示幾本英文淫書?”吳組緗讓錢鍾書開三本,錢鍾書隨手拿過一張紙,當下寫滿正反兩麵,開錄出四十幾本,包括作者的姓名和書的內容。(愛默:《錢鍾書傳稿》,第三五頁,百花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二年)據說錢鍾書一九七九年訪美歸來,將一個英製煙鬥贈予友人,並說:“我自來不吸煙,好比閹官為皇帝選宮女,不知合用否?”錢鍾書還喜歡引用一個法國人的話:“寫文章好比追女孩子。假如你追一個女孩子,究竟喜歡容易上手的,還是給上手的?”(範旭侖等編:《記錢鍾書先生》第四〇頁,大連出版社,一九九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