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新鮮草莓限量售(1)(1 / 3)

Eva讀高中時有一位可怕的班主任,綽號娃哈哈,他的口頭禪就是:你粗心也是你的能力不行。能考高分才說明你有能力。仔細想來,當時雖然沒有《沒有任何借口》這本書的麵世,娃哈哈已經深得其中的精髓了。Eva快畢業的時候,大洋彼岸的金融風暴已經將那個繁盛的華爾街燒的焦頭爛額,國內也紛紛傳出企業倒閉、裁員、招聘規模縮減的消息,而與此同時,由於高校連續擴招,高校畢業生規模連年擴大,就業市場風雨飄搖。Eva的同學在連續跑了幾場招聘會後,都在寢室長籲短歎、愁眉苦臉。眼瞅著畢業臨近,工作還沒著落,Eva沒事人似的:“不是金融風暴嗎?誰讓我們給撞上了?”Eva倒不是坐等金融風暴過,她自有她的打算。

一、找借口≠不負責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整個地球。我們都在找一個支點……

Eva和Emily高中是同學加同寢室蜜友,後來又不約而同考進同一座城市同一所學校,Eva學國際貿易,Emily學工科,算是非常有緣分了。不過,雖然她們情同姐妹,性格卻截然不同。Emily雖然活潑,性格卻追求完美,凡事嚴格要求自己,務求盡善盡美,非常嚴謹紮實,事情出了差錯,頭一個檢討的往往是自己,神經經常繃得很緊;Eva則不同,她更隨遇而安,凡事盡力,如果做不到,也會找到理由來解釋,絕不和自己過不去。Emily經常笑她是“借口小姐”。

這次金融風暴來勢洶洶,對Emily找工作倒沒多少影響,她平時專業紮實,之前一直跟導師做項目、做工程,因此很順利得進了一家有名的研究院,之後也可邊讀研邊工作;而Eva則不同了,外貿是金融風暴中受衝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無數在崗的還要被裁呢,何況隻有理論而無實踐經驗的大學生,Eva的不少同學都很受打擊,紛紛另謀出路:考研的、考公務員的、讓親友介紹工作的,隻有Eva,似乎在“不是金融風暴嗎”的借口中不準備醒過來,天天呆寢室在她的破電腦上不知道鼓搗些什麼。

她不急,Emily倒替她急了,“借口小姐,快點醒醒,別再找借口了,趕緊找工作吧,你得對你的將來負責啊。”

“嗬嗬,你急什麼,山人自有妙計。還有啊,我一定要批判批判你的一個觀念。”

“什麼啊?”

“找借口絕不等於不負責任,相反,是為了更好地負責才找的。”

“切,什麼歪理!”

“不是歪理啦。老祖宗有句話叫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件事情能否成功,固然和人的努力分不開,但也受製於周圍的環境,以及各種各樣的變數,我們是人,能力和環境都受到了各方麵的製約,不可能不犯錯,不失敗。而在我們犯錯之後、失敗之後,綜合各方麵的因素,去分析為什麼會失敗。這樣才有可能保障下一次不再犯錯啊。我找的借口,你看我下次還再用過沒?”

確實是這樣的,Eva盡管每次犯錯後都有借口,她卻從不再犯同樣的錯。“其實人的個性與周圍的環境應該是相生相容的,他們共同決定了事情成功的幾率。沒有任何借口,隻要領導下令就一定要完成的觀念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它唯一強化的就是員工的奴性,而扼殺掉了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實際上,對一個公司來講,一個優秀的員工絕不僅僅是聽話的,沒有任何借口的員工,而是要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懂得分析周圍的資源並為己所有,對自己的能力職責範圍都有清醒認識的員工。”Eva繼續說道。

“嘿,想不到你還那麼有思想啊。”Emily上前來捏捏她的臉蛋笑著說,“那你告訴我,你的工作你準備怎麼辦?”

“肯定做我想做的事情啦。你有兩種選擇,要麼過幾天我告訴你,”Eva調皮而神秘地說道,“要麼你根據我剛才說的環境、能力等等理論以及根據我平時告訴你的來猜。不過我覺得你肯定猜不到,哈哈。”

“哼,就你那點小九九,我肯定能猜出來的。你給我一天時間,我明天準給你答案。”Emily被她的話刺激得豪氣衝天。

既然誇下了海口,Emily也就真的從各個方麵考慮起Eva的工作選擇可能來。在確定自己的工作的時候,Emily也沒少看過職業規劃方麵的東西,今天,她也打算從這個方麵著手。

美國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認為:一切的成功源於渴望,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能力前進得越快。一心向著目標前進得人,全世界都將為你讓路。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是要確定我們的個人奮鬥目標和職業目標,這與個人追求幸福生活密不可分,必須同時與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生活結合起來。那麼,個人職業規劃到底應該從哪些方麵著手呢?

首先應該分析我們的知識結構,以及所適應的行業。Eva的專業是國際經濟與貿易,主要涉及到經濟學以及部分國際貿易方麵的知識。知識準備主要包括外語以及相關外貿知識,Eva的英語在大三上就過了六級,除了口語稍有欠缺,總體能力還不錯,專業也較為紮實。但是,國際貿易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行業,更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經驗,且入行門檻並不高,很多學外語的或者其他專業的都有可能進入外貿行業,在當前金融危機、外貿行業大大受挫的情況下,菜鳥Eva要想在這個行業找到理想的工作,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