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5(2 / 3)

劊子手看到彙聚過來的百姓,其中有不少世家的車馬也靠了過來,緊張地找監斬官商量:“要不,先讓他找個徒弟傳授一下?”

讓文化失傳,感覺罪過很大啊。

監斬官也拿不定主意:“先等等,我派人去請示陛下!”

【魏晉時期有“竹林七賢”,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王戎、劉伶和阮鹹七人。】

【大家對“竹林七賢”的放縱不羈可能印象更深,但這同樣是有一定的時代背景。】

【“建安七子”是可以參政的,以曹魏對名士的看重,當時在軍中都興起名士風流,為什麼“竹林七賢”仿佛隻能天天裸奔醉酒不務正業?】

曹魏末年,司馬昭已經獨掌大權,正是明目張膽朝堂關係緊張的時刻。

聽到天幕說起“時代背景”,大臣們齊齊一陣肅然。

皇宮中,司馬昭瞥向傀儡皇帝,冷笑一聲,完全不把對方看在眼裏:“哼,我倒要看看如何評價我司馬氏!”

【這就得說一說時代背景——司馬懿發起“高平陵事件”。】

【司馬懿在少帝曹芳、執掌大權的曹爽等宗室和高官在高平陵祭祀明帝曹叡時,發動政變,且獲得勝利。曹爽和朝廷高官一起被滅,當時稱之為“天下名士去其半”,司馬懿分權給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司馬師廢曹芳為齊王,立曹髦。】

“天下名士去其半!”曹操大營中,一群謀臣齊齊開罵,“司馬氏竟然做得如此殘忍!”

許攸怒而拍桌:“這豈不是整個朝堂都給殺光了?殺光了他用誰?”

郭嘉悠哉悠哉:“沒聽到嗎,用兒子。”

荀彧陰森森:“司馬氏可是個大族,難怪不擔心沒人。”

曹操聽得眼裏殺心不斷。

這被殺的曹家人,可都是他的子嗣!

【曹髦是曹丕的孫子,擅長詩文,創製了九言詩,傳世文章有《傷魂賦並序》《顏子論》等。還有已失傳的《春秋左氏傳音》。同時精通繪畫,有一種說法說他是華夏第一位成為畫家的皇帝,唐朝張彥遠在自己的《曆代名畫記》列曹髦的畫為中品,可能在唐朝時還有他的畫。】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曹髦繼承了曹家的才華,是文學藝術素養比較高的皇帝。但是他不是同樣愛好文藝的宋徽宗那樣的軟柿子,想要起兵反司馬,被太子舍人成濟所殺,年僅19歲。司馬昭又立曹奐為帝,這一次嚴防死守,曹奐隻是個傀儡皇帝。】

曹丕聽到是自己孫子被殺,目眥欲裂:“這太子舍人該殺!”

太子舍人初設置於秦朝,是執掌東宮宿衛的,後來也兼管秘書、侍從之職。太子舍人至宋遼時期曆朝曆代都有設置,魏晉南北朝自然也有。

自漢朝開始,帝王會專門挑選選擇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職,目

的是陪伴在太子身邊影響太子,曹魏依然延續了漢朝製度。

如此親近的近衛弑君,這是背叛!

.

“成濟不過是司馬昭弑君的替死鬼罷了,後來成濟兩兄弟還是被司馬昭推出去斬殺以平息眾怒,卻沒有牽連家族,足以說明司馬昭不過是早有預謀。”對魏晉比較了解的李世民跟大臣們也聊了起來。

“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到司馬懿孫子司馬炎時期,魏元帝曹奐“禪讓”,建立晉朝,史稱“晉武帝”,也就是西晉。司馬炎正式滅了東吳和蜀漢,加上曹魏,可以說三國都是終結在了司馬炎手中,這也就是傳說中的“三家歸晉”。】

這一下,正式聽完了全過程的魏蜀吳三國齊齊恨上了司馬氏。

曹操:“司馬炎,好一個司馬炎!真是狼子野心!”

劉備:“連滅三國,手段厲害!”

孫策:“連曹賊的後人都敗在司馬氏手裏,果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然後謀臣們齊齊發言:“主公,聯合起來,先滅司馬!”

【大家看,這是不是與曹操曹丕當年的作風很像?】

【曹操抓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

司馬懿就讓曹芳成為傀儡皇帝,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

漢獻帝在自己被軟禁的宮室裏笑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報應啊!哈哈哈哈,報應!”

【從高平陵事件到西晉建立,司馬氏大開殺戒,不斷地殺死抵抗自己和不服自己的名士,竹林七賢在“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亂世,不斷遭遇到生命威脅,這也就是他們為什麼表現得行為癲狂,借著音樂、道家等學術的掩飾,表達對司馬政權的不滿。】

【從曹魏時期名士高高在上的地位,到了時時刻刻受到生命威脅,曹家雖然也不算多仁慈,但是“假仁慈”也有一半仁慈。但是司馬氏沒有,要知道司馬氏是真出了傻子皇帝和“八王之亂”,引發了“五胡亂華”的。】

從天幕第一次提到自己,司馬懿就在家族的掩護下躲了起來。

現在,司馬懿感覺連家族派來保護自己的護衛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對勁了,連忙偽裝之後,躲進了自家一戶小農莊上。

看到天幕提到自家的種種罪惡,司馬懿哀歎:“我司馬氏,將徹底與皇位無緣!”

這一次,拉滿全天下的仇恨。

他的兩個兒子同樣跟隨著一起逃亡,看到自己也被提名,司馬師怒罵:“該死的天幕!該死的天幕!”

司馬昭冷靜地詢問父親:“現在如何是好?”

“先發製人!”司馬懿果斷道,“計劃提前啟動!”

他們準備了許久,天幕說了結果又如何,自己埋下的釘子多著,提前啟動也能從三國口中奪下一口肉!

【“竹林七賢”再如何癲狂,最終也逃不過分崩離析。】

【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朝廷不合作,阮籍

想拒絕司馬昭的聯姻,隻能把自己灌醉六十天,拖到司馬氏放棄;嵇康態度堅決拒絕被拉攏,落入陷阱,最終被殺害。王戎、山濤則投靠司馬朝廷,對朝廷不滿卻無法辭官死在任上。】

阮籍本來是來給嵇康送別,聽到了後世的劇透未來,苦笑。

自己青史留名又能如何,終究是隻能靠著逃避來苟活。

後人羨慕他們名士風流,他卻經常戰戰兢兢,擔心連累家人兒女,又哪有後世人想象的那麼瀟灑!

【但是魏晉南北朝的文化對後世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我們來看看這段時間對海外的影響力。】

【華夏有春秋戰國時期,日本也有“戰國時代()”;華夏有南北朝,日本同樣有南北朝?[(()”;】

【華夏有“三國時期”,朝鮮半島也有“三國時期”,是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從公元前57年持續到了公元668年,也就是從華夏的南北朝朝持續到了隋唐;】

朱元璋聽到這裏,有種自己大明朝的《三國演義》被偷走一樣:“日韓沒有自己的文化嗎?怎麼什麼都學?”

朱棣附和:“學就算了,藩屬國本就應該聽從宗主國的,但是學了之後還說是自己祖傳的就有些無恥了。”

【韓國從華夏的三國時期開始接受漢字文化,新羅人派遣唐使留學大唐和高麗初期實行科舉製度,長期學習華夏文化和文字。在高麗中期以後,韓國古人要麼模仿華夏文人的行為,要麼在文學作品中加以引用。】

【或許是曾經有過的相似曆史,所以在韓國最受歡迎的華夏書籍,就是《三國演義》,曾經一度成為他們的必考書籍,家長為了孩子的考試,從幼年就要買回去精讀。到了現在雖然沒有再當必考書籍,但是說家家一本也不誇張,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那麼喜歡做三國遊戲三國動漫。】

羅貫中:啊!我的《三國演義》這麼火的嗎?!

曹操想起自己的大胸美人畫像,一個激靈:“該不會是他們畫得吧?”

【因為《三國演義》是明朝小說,具體的後麵說,現在說說魏晉南北朝的“魏晉風流”對海外和後世的影響。】

【韓國,在當時受到“竹林七賢”的影響,開始模仿,出現了眾多的“竹高七賢”“蠶嶺七賢”“江邊七友”等七賢式文學社團,並且發展出了“竹林學”,還有人模仿名士的作風來對抗朝廷。】

阮籍:“……”

這……

追逐模仿他們的人也不少,但是學到出現這麼多“竹林學”“七賢”,讓他感覺哪裏怪怪的。

學習他們醉酒高歌見過,學習他們服寒食散也見過,這一種,總感覺自己的小團隊都被學走了……

【韓國學者中,“竹林七賢”裏阮籍和嵇康的喜愛度最高,韓國學者寫了大量的論文研究二人。】

天幕放出密密麻麻的學術論文,單獨看看標題,阮籍就嘴角抽搐。

夠了夠了,知道你們多喜歡我了,看得眼睛都要暈了。

嵇康都

() 給刺激的更加興奮,琴聲越來越激昂,一方天地仿佛被《廣陵散》獨霸一方。

【那麼韓國是怎麼學到“竹林七賢”的呢?】

【這得到唐宋時期,由唐太宗和宋哲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