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15(2 / 3)

反正大明還推翻了元朝,元朝統治者沒準正樂得看明王室好戲。

【朱載堉被稱為“律聖”,這個“律”,是音律的律。】

【朱載堉是河南鄭王一係,是明太祖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在他15歲時,父親遭到誣告,就被囚禁到了鳳陽關了19年——是不是與朱橚很像?】

正與父親朱厚烷一起被關在鳳陽的朱載堉原本正看著天幕打發時間,突然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律聖?我竟然是律聖?”

他因為不滿父親被冤枉,主動一起築室獨居,被關得苦悶,不得不靠音樂打發時間,是寫了不少作品,沒想到反而成就了自己的名聲?

朱橚寫得《救荒本草》受到重視朱載堉都能理解,畢竟可以救人,音樂戲曲一向是小道,自己喜愛音律還被當做不務正業,想不到還能有如此成就!

【朱載堉的成就非常高,甚

至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歐洲近代的崛起。朱載堉在天文、音樂、數學三個領域成就驚人,尤其是音樂方麵的《十二平均律》,解決了音樂領域一千多年來的難題,是近代音樂的奠基人之一。世界上第一架鋼琴,就根據《十二平均律》製造出來的。】

【世界上已知的90%樂器定音,都是依據朱載堉的這一理論。如今,它更被西方普遍認為是“標準調音”、“標準的西方音律”。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這樣點評:朱載堉是“世界上第一個平均律數字的創建人”,其“著作曾經得到很高的評價”。】

【據《明史·藝文誌》載,朱載堉的一生共著有《樂律全書》四十卷、《嘉量算經》三卷、《律曆融通》四卷、《音義》一卷、《萬年曆》一卷、《萬年曆備考》二卷、《曆學新說》二卷等。】

清朝的戲劇家有些覺得很奇怪:“明朝宗室還有朱載堉?我怎麼記得他名聲不好?怎麼還會音律,還是律聖?沒聽說過啊。”

“我隻記得明朝宗室都很荒唐,生兒子生幾l百個。”與之一起在民間唱戲的伶人、說書人們湊在一起,說起民間傳言都很清楚,但是說起上層的事跡就有些沒有途徑。

有人猜測道:“恐怕是上麵……”

他用手指了指天,暗示“天家”。

一群人齊齊噤聲,用眼神示意。

為什麼不知道,還能為什麼,還不是不讓他們知道。

【朱載堉的相關音樂理論的書籍,在清朝時期被封禁了,所以民間對朱載堉幾l乎完全沒聽說過。但是東邊不亮西邊亮,隨著西方傳教士將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和《樂律全書》《律曆融通》等書籍帶到西方,十二平均律理論也被帶到西方,王子朱載堉隨之享譽歐洲。】

【現代樂器的製造都是用十二平均律來定音的,朱載堉為現代音樂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曾評價朱載堉:“在中國人中,據說有一個王子叫載堉的,他在舊派音樂家的大反對中,倡導七聲音階。把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以及變調的方法,也是這個有天才和技巧的國家發明的。”】

朱元璋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卻半天沒說話。

他為自己後世子孫的成就高興,卻也為子孫之間激烈鬥爭、互相誣告的現象感到悲傷。

自己極力想要實行嫡長子製度,就是吸取元朝因為不實行嫡長子製度、王室動亂的教訓,但是看來,最終還是沒有用。

他各種吸取前朝教訓,做出的措施,看來不但沒有起到作用,還起到了反效果。

就如同這禁止唱戲,連宗室都去研究戲曲音律,民間又如何避免?

可是重罰宗室嗎?

朱元璋不用詢問都能猜到,宗室也是不得已,為了不被猜忌才故意放縱自己沉迷戲曲優伶。

一個被貶為庶人流放雲南,一個被關19年,除了研究戲曲音律還能做什麼?

若是不找點事情做,恐怕早已抑鬱而終了。

朱元璋第

一次感到了無力,兒孫還能教育,這隔得那麼久的子嗣,該如何教育才能避免悲劇?

【從宗室的態度我們就能看出,明朝禁戲不會長久。】

【明成祖和明英宗時期,各有一條法令,後者為京城五城兵馬司禁止流行小曲《小寡婦上墳》,禁止唱這種不吉利的“墳戲”。】

【到了明朝中後期,統治者就對部分戲曲加以鼓勵,極少禁毀。】

【明神宗萬曆年間是明朝傳奇戲曲的繁榮階段,明憲宗和明武宗還是戲曲愛好者。】

朱棣:“……”

這子孫可真是打老祖宗的臉,生出來就是為了氣人的嗎?

【到明末時期,隨著通俗小說的繁榮,明神宗和明思宗頒布的文化管理政策都轉而針對小說,尤其是極易煽動百姓滋事鬥毆的《水滸傳》等。】

施耐庵:???

怎麼又來!

他的《水滸傳》這麼不受人喜歡嗎?!

【明朝既保守,又開放,是有一個過程的。】

【從明初洪武年間到明英宗正統年間,政治氣氛嚴峻。尤其是洪武大逃殺時期,明太祖大殺功臣,同時打擊知識分子;以及明成祖剛登基時嚴厲打擊建文舊臣。】

【宣德時期,因為宣德皇帝朱瞻基也喜歡玩,政治一度比較寬鬆;到了明英宗時期,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為代表的文官定年號為“正統”,意思就是要回歸到祖宗的法治、聖賢道理。這其中是有個觸發點,觸發點就與前麵所說的《剪燈新話》有關。】

江西吉水人李時勉在北京做國子監祭酒,他發現國子監的風氣很不好,於是給朝廷寫了一封奏疏:

“現在國子監很多學生不學好,不願意讀孔孟之書,而是讀歪門邪道的小說,比如《西廂記》《剪燈新話》《剪燈餘話》。都是寫誨淫誨盜的書籍。”

“國子監的風氣需要大力整頓!民間讀書人的風氣也需要整頓!”

說這話、並且執行的,正是曾經的落榜書生、後來臭名昭著的宦官,王振。

在大臣提議、帝王許可、宦官執行的手段下,民間風氣再次變得嚴峻起來,最體麵的職業隻有一種:從仕。

【第二階段,從正統年間到成化年間,從明英宗朱祁鎮到明憲宗朱見深。】

【這段時間出了兩件大事,就是“土木堡之變”和“奪門之變”,都與朱祁鎮有關係。】

【因為上層的混亂政變,民間出現了一批富人幫助國家賑災、救災,朝廷將他們表揚為“義民”,這一階段的風氣漸漸開明;】

【然後就是成化到正德年間,明朝進入了多元化社會,有了豐富的文化。】

北方出現了李夢陽為代表的“前七子”,南方出現了“吳中四才子”: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

還出現了一係列的名師講學:陳獻章、湛若水師徒講學,羅倫、章懋講學,王陽明的心學出現,各地開始開辦私學——在明初前五十年,是不允許私人講學的。

.()

張居正對這些私學並沒有好感:“私學真是屢禁不止,日後定成大患!”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所以,他執政期間,摧毀了一批書院。

無獨有偶,在明末,魏忠賢也摧毀了一批書院。

理由都是一樣,因為書院評議朝政。

【萬曆年間,因為萬曆皇帝不上朝,反而讓民間風氣更為開放——由此可見,有時候當權者亂作為還不如躺平,就像西方有些地方政府選舉地方官寧願選隻貓或者選隻狗,畢竟不會說話的貓狗比亂說話的皇帝好伺候多了。】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荊咕特意放出了歐美的貓市長、狗市長,狗市長還是世襲的,媽媽去世了孩子連任。

市民對動物市長非常喜愛,接受采訪時直白地表示:“這是美國唯一可以按命令閉嘴的政客。”

“它從來不咬人,還很喜歡和孩子們親近,這是一個真正親民的市長。”

網絡上也表示各種支持:“有狗市長在,永遠不會有狗仗人勢的狗官,比連狗都不如的人當市長好多了。”

.

古人看得目瞪口呆。

“我們總罵人是狗官,現在發現,後世還真有狗官。”百姓看著那貨真價實的狗子官員,還被人穿上小衣服,佩戴者勳章,還有授勳儀式,越看越喜歡。

那毛茸茸的狗子那麼親人,還會跟人握手,比隻會加派徭役的狗官值得信賴多了:“這種狗官比那種狗官的確可愛多了。”

“我們現在的狗官連狗都不如,不如……”一群人說著說著,自動消音。

但是眼神都是帶著躍躍欲試,隻要想想自己現在的地方官真被換成一隻狗,就覺得有趣。

【就在這一時期,東西方發生了交錯,也開始朝著兩個方向發展。】

荊咕做出了熟悉的東西方的對比圖:

1492年,正是明朝唯一一位一夫一妻製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在位。

當朱佑樘在內改“糧中鹽”為“銀中鹽”、忙於治理水患,各種改革,對外開始限製“朝貢貿易”,取消了貢使的許多特權,讓“朝貢貿易”走向尾聲時,哥倫布攜帶西班牙國王致中國皇帝的書信,率碼叢領一支小型船隊駛向遙遠的未腔歲知世界。

從這一刻開始,華夏與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開始發生改變。

1492年,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正在參加浙江的鄉試;

同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1498年,蘇州人唐寅,或者說更熟悉的名字吳中才子唐伯虎,在南直隸的鄉試裏中了舉人第一名,也就是解元;

同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到達了印度;

1499年,王陽明和唐寅同時參加明朝的會試,這是唐寅的第一次會試,也是王陽明的第三次會試;

同年,達·伽馬回到了葡萄牙,世界進入了大航海時代,進入了全球化時代。

1522年,王陽明在紹興賦閑,和學生講論《

() 大學問》;

同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進行環球航行,已經到達尾聲,成功返航……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朝的文化風氣,主流依然是科舉,而且是越來越狹窄的科舉。】

不愛學習的年輕版王陽明連連點頭:沒錯,科舉多狹隘,還不如竹林廣博,適合思考深刻的哲理!

而被牽連舞弊案的落魄唐寅隻覺得快意:沒錯!既狹窄又逼人瘋狂,還不如自己寫書畫畫,浪跡江湖!

看到天幕把自己與西方的航海家對比,唐寅在落魄中發現了新的世界。

反正官場無望,不如,去外麵的世界看看?

【這裏先介紹一下,不是每朝每代的科舉都很狹窄的。】

【隋煬帝初開科舉時,分十個科目錄取人才,叫做“十科取士”,招募的對象既包括治理國家的人才、也包括貫徹法律的人才、創作詩賦的人才;】

【唐朝時期,科舉既有熟悉儒家經典的明經科,也有考才學的進士科,還有算科、書科,也是錄取各方麵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