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暗激法”
就是不就事論事,而采取隱晦,旁敲側擊的方法去激勵下屬、刺激下屬。
有一次,查爾斯·史考勃手下的一名工廠經理來向他討教,因為他的員工一直無法完成他們分內的工作。
“像你這樣能幹的人,”史考勃問,“怎麼會無法使工廠員工發揮工作效率?”
“我不知道,”那人回答,“我向那些人說盡好話,我在後麵推他們一把,我又發誓又詛咒的,我也曾威脅要把他們開除,但一點效果也沒有。他們還是無法達到預定的生產效率。”
當時日班已經結束,夜班正要開始。
“給我一根粉筆,”史考勃說。然後,他轉身麵對最靠近他的一名工人,問道:“你們這一班今天製造了幾部暖氣機?”
“6部。”
史考勃不說一句話,在地板上用粉筆寫下一個大大的阿拉伯數字:“6”,然後走開。
夜班工人進來時,他們看到了那個“6”字,就問這是什麼意思。
“大老板今天到這兒來了,”那位日班工人說,“他問人們製造了幾部暖氣機,我們說6部。他就把它寫在地板上。”
第二天早上,史考伯又來到工廠。夜班工人已把“6”擦掉,寫上一個更大的“7”。
日班工人早上來上班時,當然看到了那個很大的“7”字。
原來夜班工人認為他們比日班工人強,他們當然要向夜班工人挑戰。他們加緊工作,那晚他們下班之後,留下一個頗具威脅性的大“10”字。情況顯然逐漸好轉。
不久之後,這家產量一直落後的工廠,終於比其他的工廠生產得更多。
轉變的原因何在?用史考勃他自己的話來說明就是,要使工作能圓滿完成,就必須激起競爭,激起超越他人的欲望。
超越他人的欲望!挑戰!這是振奮人們精神的一項絕對可靠的方法。
三、“自激法”
就是一味地褒揚對方光榮的過去的狀態而不提及其現在,無形中就否定了下屬現在的工作,從而激勵起對方改變現狀的決心。
四、“導激法”
激將法不能隻采取簡單的否定或貶低,而要“貶中有導”,既能激勵他的意誌,又要指明其奮鬥方向。
在用人過程中,采用“間之以是非而觀其誌”,要注意分寸。“反話”容易使人泄氣。所以,采用這一識人方法時出發點一定要正確。不是為了整人去挑撥是非,而是為了選拔人才,用是變非,變非是去激被考察者的誌向變化,觀其在是非曲折中能否承受這樣的考驗。如果受了一點委屈,被誤解就破瓶子破摔,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才的。應該有大將風度,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