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人性管理凝聚人心,留住人才帶穩團隊(2)(1 / 3)

我們再來看看以下兩個事例:

B的愛人是某大使館的員工,有一次B想帶著孩子隨愛人一起出差,B愛人的領導(外國人)當時知道這件事後,不但沒有處罰其員工,而且把隨行家屬的機票也給予報銷,甚至特地讓他少工作一天來陪隨行家屬遊玩。領導的這一做法使員工和家屬十分感動,而且以後該員工就不好意思再帶家屬出差了,家屬也不好意思再跟著了。

C的女友是一家外企的員工。由於她工作非常忙,當兩個人準備結婚時,卻找不到休婚假的時間。最後兩人商定女方單位送她出國培訓時,C一起自費出國。當女方單位領導得知這一消息後,主動提出由公司負擔男方的往返機票費。這一對新婚夫婦的感覺是可想而知的。

員工成才之時,就是跳槽之日,這個問題困惑著我們很多管理者。對許多企業來說,吸引合適的人才不容易,留住這些至關重要的人才則更不容易。不知我們的管理者是否真正認真地反思過這個問題,難道隻是員工對企業不忠誠的結果嗎?不要說人心難測,管理者首先要有一顆熱誠的心。

不難看出,後兩個事例中的員工一定非常熱愛自己的企業,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而且這樣的企業一定會受到全體員工的擁戴,不管是否有誘人的高薪,企業都將成為吸引優秀人才的強大磁石。

輕易地開除員工隻能造成更多人的心理不安

管理者離不開下屬。實際上,管理者的業績往往取決於下屬的表現。挑選和培養下屬,是優秀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和責任所在。不過事情總有不遂人願的時候。那麼,在什麼樣的情形下管理者可以考慮解聘呢?

在員工不能達到期望的時候,不能一味苛責別人或者解雇員工。想一想更有人情味的方法,讓下屬有機會去學習、去提高、去改變。管理者固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雇人或者“炒人”,但那些立誌成為真正的管理者的管理者,在動用這一重大權力時必須慎之又慎,因為它實在是關乎員工的生活與生計。

一、對偶爾犯錯者:多些寬容,開誠布公

管理者解聘員工最常見的原因是某個具體的差錯。如果這個差錯屬於道德敗壞問題,解聘就完全理所應當。

然而,優秀的領導人會容忍錯誤的發生並鼓勵下屬汲取教訓。

20世紀80年代中期,新可口可樂的引入成為曝光度最高的商業失敗之一。麵對消費者巨大的消極反應,77天之後,傳統可口可樂重回市場。盡管大敗一場,新可口可樂項目中沒有人受到譴責,更沒有人被解雇。這個項目的領軍人、營銷主管齊曼雖然事後離開了公司,但7年之後,他又重回可口可樂,領導全球營銷部。公司CEO戈伊木埃塔解釋說:“不能容忍錯誤,我們就會喪失競爭力。如果你的出發點就是避免出錯,你就走上了無所作為之路。你跌倒,是因為你在前進。”

原諒齊曼的大錯,使公司從中汲取教訓,是戈伊木埃塔卓越領導力的明證。新可口可樂潰敗之後,可口可樂重整營銷策略,逐年從百事可樂手中奪回了不少市場份額。

正確對待錯誤的關鍵,是要用心良苦地將錯誤公之於眾。如果員工意識到可以對問題進行開誠布公的討論,他就知道,承認錯誤、改正錯誤會得到支持。比起獨斷、拒斥、懲罰或者解雇,積極的、麵對麵的交流效果更好。你最終將會看到,業績、士氣和團隊精神將因此而大幅提升。

二、對不稱職者:教練指導,助其成長

因為整體上不稱職而解聘下屬的情況很常見。商業上如此,政治上同樣如此。

1980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組閣之際不得不作出艱難抉擇:“我讓豪威爾和揚從內閣離職。豪威爾作為內閣大臣的缺點在他任職能源部的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來,而他在交通部的表現也證明我的判斷沒有錯。無論是作為反對黨還是作為特別委員會主席,他都具有足夠的卓越才能,但他缺乏由創造性的政治想象力和實幹才能形成的綜合素質,這使他不能成為一流的內閣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