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貴有誌
理想是人所追求的目標。人們常把理想與誌向相提並論,常問“你的理想是什麼”,“你的誌向是什麼”,可見兩者聯係緊密。一般而言,理想是誌向的基礎,而誌向則是實現理想的意圖和決心。領導者育人就應讓下屬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的誌向。
理想、誌向是一個人進取發展的推動力。一個沒有理想的人無益於一架軀殼,如行屍走肉。理想可以推動一個人去奮鬥,領導者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去推動事業的發展。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為一個軍人,幹一行就應愛一行並在這一行中努力進取達到更高一層,“將軍”應是每個士兵的理想。同樣,不想當領導的職員不是好職員。不管怎樣,必須首先有為之奮鬥的理想,才有不懈的努力。因此每個下屬都必須樹立自己的理想。
近代以來我國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他們都懷著為祖國而奮鬥的理想。詹天佑立誌修一條自己的鐵路,在清政府決定修京張鐵路時,一些外國工程師就聲稱:“如果沒有我們,這條路就不可能問世。”麵對各種壓力,詹天佑毅然挺身而出,擔當了此項重任。誌向既立,麵對外國人的嘲諷,詹天佑和中國工人克服種種困難,隻用4年的時間就完工了,而且比原計劃提前2年完工,還結餘28萬兩銀子。同樣,飛機設計師馮如(1883~1912)決心造出世界一流的飛機,為中國人爭光,終於他經過精心設計,打破了以前的記錄。
育人從大的方麵來說,就要培養他們,使之具有遠大的理想和誌向,在實際操作中可以以適當的形式,讓他們提出近期和遠期的奮鬥目標,並以別人的成就事例或者現身說法來影響他們,督促其理想的實現。這樣,自己的下屬在實際工作中就不會盲目,就不會“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鍾”,而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人。有理想則有奮鬥的幹勁,有了幹勁又會推動理想的實現。
二、有誌者,事竟成
理想、誌向是人生旅途中的航燈,即使在漆黑的夜晚,它也會指給人前進的方向。一個沒有誌向的人如心中沒有羅盤,不敢輕易邁出一步,唯有在原地打轉,這樣就不會有發展;而有誌之人,時時刻刻地想著自己的奮鬥目標,並通過實際的努力去實現它,同時,在美好前景的誘惑下,人們奮鬥起來更有幹勁。有此精神,事業就成功一半了。
華裔盲女雲海澤,自幼雙目幾乎完全失明,但她立誌克服殘疾,自食其力,有所作為,並以堅忍不拔的決心與毅力,矢誌努力,不僅讀完小學、盲人學校和大學,而且以其出類拔萃的學習成績得到英國頗有名氣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錄用,從事飛機發動機的設計工作。她借助於盲文書寫、摸讀的文字符號、印字機等,掌握了先進的技術,成功地為EHl01直升機設計出了RTM322新型發動機,榮獲以雕刻家伊麗莎白·弗克林命名的“弗克林獎”,同時還受到戴安娜王妃的親切接見。如果雲海澤沒有遠大的理想,她就隻能做一個不為人所知的盲女,就不會有刻苦的奮鬥,也就不會有以後的成就。
因此,領導育人重在讓下屬樹立理想,有理想方能堅定地奮鬥;同時,領導者也不得不考慮,即依據各人的潛力從而確立各自的誌向,不要降低標準,也不應“好高騖遠”;另外,立誌不應有年齡限製,隻要有潛力、有能力,就可以確立自己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