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也是需要技術的。

之前幾次宋遲呆在馬上的時間不多,還沒體會到。

這次他們出城一個小時了,屁股被顛的能不疼嘛!

“這路太顛了。”宋遲掏出馬車,忿忿不平的控訴:“你看這塵土飛揚的。”

楚潭扶著他上馬車,自己胳膊一撐也坐上去:“大旱持續了兩個月,地麵幹燥很正常。”

“好吧。”宋遲掏出涼席放在車上,又弄了桶冰出來,舒服的拍拍楚潭的後背:“相公,出發。”

他這麼會享受,楚潭也是佩服,寵溺的說:“好,我走慢點。”

殷都離豐都差不多四十多公裏。

在現代這個距離開車不算什麼,可是在古代還是需要時間的。

尤其為了防止馬車太顛簸,楚潭減緩速度走的很慢。

中午太陽高照。

楚潭駕駛馬車停在一片樹林下麵,那裏涼快些。

宋遲掏出食盒,兩個人相對而坐。

“相公,這個野菜包子好好吃,下次讓周嬸子多做點。”

不得不說周嬸子的廚藝是非常拿得出手的。

皮薄餡大的包子,裏麵全都是他們采摘的新鮮蔬菜。

這些日子,王府前前後後凡是有空地的都種上了蔬菜,沒有一處是閑著的。

“好吃就多吃點。”楚潭用帕子時不時的給他擦嘴。

宋遲吃的不亦樂乎。

他還是長身體的時候,飯量與日俱增,對比一開始瘦弱不堪的樣子,現在已經好多了。

遠處傳來聲響。

楚潭警惕的朝樹林看過去。

沒多久,一輛牛車出現在眼前,後麵還跟著不少人。

宋遲咬著包子看過去說:“相公,好像是災民。”

這種隊伍,在流放路上宋遲見太多了。

隻是為了引人耳目,他們都是避開城鎮走的。

就連去豐都也不是走的這條路。

“先把食盒收起來。”

“嗷”宋遲聽話的收起來,快速的把包子吃完。

那波人很快就來到他們麵前。

領頭的中年男人率先開口:“小兄弟,你們是從豐都來的嗎?”

楚潭背後握著刀,不動聲色的回:“是的。”

“太好了,這一路上我們都沒碰到人”那男人客氣的走過來拱手:“不知道豐都情況如何?”

楚潭:“你們是?”

“我們是威門鎮的村民,威門鎮不收,我們打算去殷都的。但是殷都安置不下我們。聽說豐都是收災民的,我們打算碰碰運氣。”

聽到他們是良民,楚潭神色緩和幾分:“豐都在開墾荒地,你們去了正好。”

“啊,那太好了。可算是有人收留我們了。”

一行人臉上都露出興高采烈的表情,楚潭見他們中間不少人穿著破布衣服問道:“威門比豐都大多了,那裏安置不下你們嗎?”

一般的農戶是不會輕易離開本地,就算離開,也是優先考慮本地。

除非出現大麵積災情,就像現在這般,人們才會離開故土。

但是西南還沒那麼嚴重,怎麼他們也離開了。

中年男人聞言,臉上氣憤不平:“小兄弟不知。當今皇上昏庸殘暴,大旱這麼久不賑災。我們威門的縣令有樣學樣,根本不管我們這些人的死活。我們就是買糧都進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