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什和麥凱恩決定打擊伊拉克以前根本就沒有伊拉克基地組織”
曾長期任教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現為美國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的伊曼紐爾·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認為,伊拉克戰爭使美國在軍事上的“紙老虎”麵目暴露無遺,在伊拉克戰爭之前,大多數人還相信美國乃是當今世界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但現在,人們發現它居然無法贏得伊拉克戰爭,因此,在軍事上對美國的恐懼感消失了——這就是為什麼伊朗敢於對美國的威脅無動於衷,因為它知道美國奈何不了它。在經濟方麵,與伊拉克的戰爭昂貴得令人難以置信,美國政府因此陷入巨大的債務負擔中。維持經濟平衡的唯一辦法,就是由其他國家慷慨解囊、購買美國的國債。這些國家包括中國、韓國、印度和挪威等。現在,這些國家成為美國的債主,並成為美國救市需要巴結的對象,這更加使得美國在經濟上也是隻“紙老虎”。
布什的伊拉克戰略完全失敗了,從一開始,布什就對伊拉克的事胡說八道,說什麼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是五年過去了,薩達姆也被絞死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還是沒有找到,可見要麼是布什在胡說八道,要麼是美國情報機構在胡說八道,而對戰爭胡說八道,並以胡說八道的理由輕舉妄動,那是要注定要失敗的。
2004年1月,奧巴馬曾經說,“我不是一味地反對任何戰爭,不是和平主義者,但是堅決反對伊拉克戰爭。”“永遠不要對戰爭胡說八道,也永遠不要隱瞞戰爭的真相。”(Neverfudgenumbersorshadethetruthaboutwar.)早在2004年10月伊拉克戰爭開打前幾乎半年,奧巴馬就作出獨立判斷:“薩達姆並不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不可能向恐怖分子提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SaddamdidnotownandwasnotprovidingWMDtoterrorists.)2007年9月12日,奧巴馬在艾奧瓦州克林頓市的一所大學裏發表了題為《翻開伊拉克問題的新的一頁》的演講,奧巴馬說,“我在2002年反對這場戰爭。我在2003年反對它。我在2004年反對它。我在2005年反對它。我在2006年反對它。”在俄亥俄首府哥倫布的一次集會上,奧巴馬反擊麥凱恩,說他支持總統布什發動了一場“永遠不應該得到授權、永遠不應該發動的”戰爭。奧巴馬創造警句說:“在布什和麥凱恩決定打擊伊拉克以前根本就沒有伊拉克基地組織”,這句話贏得了滿場喝彩。
“圍魏救趙”
正因為奧巴馬的遠見,使他在民主黨的初選中能夠脫穎而出,在所有的候選人中顯得出類拔萃。現在的問題是伊拉克問題如何收場,以及即將當選的新任總統將如何結束伊拉克戰爭。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認為,“巴拉克·奧巴馬成為美國下屆總統應當可以定論了。他對伊拉克戰爭的看法與其競爭對手約翰·麥凱恩幾乎針鋒相對。奧巴馬從一開始就反對美國打擊伊拉克。他認為讓戰爭繼續下去對各方都有害,包括美國、伊拉克和世界各地。他還說,他會尋求在16個月內把美軍全部撤出。一旦入主政府,奧巴馬無疑會發現,撤軍的定義在美國將備受爭議,而且,即使隻作為美國的國內政治問題,實現這個目標也會比他宣稱得更為不易。然而,結束伊拉克戰爭不取決於奧巴馬,也不取決於美國。結束伊拉克戰爭的關鍵是伊拉克政治的變動,而不是美國政治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