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是人的秉性中最美好的東西。倘若貴為萬物之靈的人竟全然沒有了真誠,那一定是世界末日要到了。我相信真誠,也就是相信人類有希望,相信人的自我完善的力量。
小冰卻不肯相信。她好像已經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一萬年,什麼都看透了。“人情淡薄,人心險惡。”她說完這八個字便不再吭聲。在她看來,人生路上滿是陷阱,舉步維艱。
我試圖說服她,但又不知從何說起,而且我知道要改變她的看法不太容易。小冰才活了三十來歲,但她的經曆卻複雜到可以寫兩本書。大約四歲的時候,她的父親離開了她和母親,每月少得可憐的撫養費也常常不給。當她出落成一個不算漂亮卻清純可人的姑娘後,有一回父親叫她去他的新家取錢,竟禽獸不如地撲上來動手動腳,她拚命掙紮拚命叫罵終於脫出身來抽了那個家夥一個耳光,父親從此在她的心中死去。
母親後來帶著她嫁了人,繼父是個當了二十多年副科長,永遠升不上去的機關小幹部,在外謙卑得彎腰駝背,回到家卻趾高氣揚仿佛是個皇帝。母親病危時繼父冷漠得像是在看一部毫不相幹的故事片,小冰處理完母親的後事就搬去單位的集體宿舍了,她不願再看那張陰鬱中帶著幾分狡猾的臉。
小冰換過幾個單位,她說她見過官場上的互相傾軋,也見過生意場中的爾虞我詐,還領教過文人圈中以貶他人為樂事的酸臭氣……再加上與她相戀了五年的男友拿她的積蓄辦去某國留學後提出分手,她真覺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我不再相信真誠,不再相信誓言,當然更不相信甜言蜜語。從今後我隻是工作、掙錢、過日子,其它什麼都不想。”但話是這麼說,我卻從小冰的眼睛裏看到了寂寞,看到了隱隱約約的期盼。她很想真誠待人,同時也得到真誠的回報。
“你要是有我這樣的遭遇,還能相信真誠嗎?”她幽幽地問我。
我也幽幽地告訴她,有的人把滄桑寫在臉上,有的人把滄桑刻在心裏。我不敢說我如何滄桑如何艱難,決不是因為我多麼順利多麼幸運,而是我知道世間事不如人意者十有八九,不寄過高的期望,卻又朝最好的結果努力,就會得到較好的感覺。
說世上沒有真誠的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己的真誠屢受打擊,又無力抗爭。精疲力盡時隻有哀歎“何處有真誠?”先前的純真之心從此冷了下來,硬了起來;還有一種人則分明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人世間長大,一身全沾染了汙濁之氣,全沒有半點真誠。平時接人待物,自然都是虛情假意,目的是不可告人的。在這種人看來,別人也都如自己一樣,不過以假對假,並無真情。當眾宣稱不相信真誠,也就不足為奇了。
小冰是屬於前一種的,我像相信真誠一樣,相信她終究能尋回真誠。
我不以為真誠的人一定是傻乎乎地整天上當受騙。因為真誠不等於愚昧,不等於老實疙瘩腦子不會拐彎。真誠的人往往有一種悟性,憑直覺有時也能辨別對方是否坦誠真率,可以相交。若是遇到那等卑鄙陰險、假模假式的小人,真誠將使他們相形見絀。況且“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智慧,真誠的人是應該具備的。或許有人曾以假取勝,或許有人曾置真誠於險境,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能笑到最後的當是真誠之人。
我忘不了英國作家喬叟的那句話:“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可見人不分國界、民族、語言,追求真誠之美德的願望是共同的。
希望擁有真誠的人,首先要相信真誠。若不信世上有此物,又怎麼會存尋找之心、擁有之意呢?倘有了真誠,又嫌而棄之,無異於丟掉無價之寶。我可不於這種蠢事。小冰,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