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清雅的花1(3 / 3)

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其生長緩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間;根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在0.5~0.8米,極少數根長度可達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二回三出複葉,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圓、橢圓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麵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總葉柄長8~20厘米,表麵有凹槽;花單生於當年枝頂,兩性,花大色豔,形美多姿,花徑10~30厘米;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複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現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與品種、栽培環境條件、生長年限等有關;正常花的雄蕊多數,結籽力強,種子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嚴重的花,結籽少而不實或不結籽,完全花雄蕊離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狀子房一室,邊緣胎座,多數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子類圓形,成熟時為共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成熟種子直徑0.6~0.9厘米,千粒重約400克。

牡丹從野生花木變為家種花木後,由於環境條件變化和人工選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變異外,就連株的形態、根的長短、粗細、葉的色澤、形狀等方麵也發生了變異。

一、株型

由於品種的不同,牡丹的株型也各有不同。其有高有矮、有叢有獨、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如果按形狀來分的話,可以分為五大類。

1.直立型

從字麵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一型的枝條是直而挺拔並且有一定的高度。其分布緊湊,展開角度小,枝知與垂直線的夾角多在30度以內。節間較長,新生枝年生長量在10~15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厘米,高者達1米以上。如“首案紅”、“紫二喬”、“姚黃”等都屬於此類。

2.疏散型

這類枝條較多並且非常疏散,多以彎曲的形態向四周伸展。其株的幅度大於株的高度,形成低矮展開的株形,枝條展開時與垂直線的夾角多在45o以上,新枝長,較軟。如“趙粉”、“守重紅”、“山花爛漫”、“青龍臥墨池”等

3.開張型

這類枝條生長健壯挺拔,但並非直挺向上而向四周斜伸開張,其角度在上述兩者之間。此株形圓滿端正,高矮適中,新枝年生長量6~8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厘米。如“狀元紅”、“銀紅巧對”、“金玉交章”等。

4.矮生型

這類枝條分布的非常緊湊並且短小,生長的速度也較為緩慢。新枝生長量為2~4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15高厘米左右。如“美人紅”、“羅漢紅”、“海雲紫”等為代表。

5.獨幹型

這種類型,一般都是人工培植的藝術造型,它具有明顯的主幹,主幹高矮不等,一般在20~80厘米。主幹上部分生數枝,構成樹冠(有的無樹冠),形態古雅,酷似盆景,生長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號”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上述的所有類型中,由於品種的不同,也會出見高矮、直立度、斜伸度的不同。同時,枝條的粗壯、細弱、硬挺、直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如矮生類型中“羅漢紅”即屬於粗壯矮生型,而“出梗奪翠”則屬於細弱矮生型;又如直立型中的“首案紅”屬粗壯直立型,“姚黃”則屬於細硬直立型。所以品種的不同不與花枝的形態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根

牡丹根係比較發達,有很多深根形的肉質的主根和側根。初生根始為白色,漸變為黃色至褐色,肉質白色,個別紅色,肉質中心木質化,俗稱“木心”。肉質部儲有大量養分和水分供植株生長,一般來說,根深的植株枝葉茂盛,植株較高,根淺則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種不同,其根型、數量也不一致,但大體上可分為三類,分別是:

1.直根型

這種類型的根的非常深,四年以上的牡丹根可入土80厘米以上。其根條稀疏,沒有明顯的主根,僅有幾十條粗細均勻的粗“麵條根”,根光滑、皮百,根上極少分生小根,根(加工後稱“丹皮”)產量高,質量好。如“鳳丹”、“趙粉”、“二喬”、“墨魁”等。這類牡丹多為藥用兼觀賞兩用品種。

2.坡根型

這類的根條粗細長短不一,分生側根較多,交叉生長,俗稱“雞爪根”,多數入土較淺,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貫雪”、“白玉”、“黃花葵”等品種,此類牡丹產丹皮質量、產量低於直根型,不適於藥用栽培。

3.中間型

這類根條稀度與密度適中,沒有明顯主根,有很多粗細均稱、根皮光滑的“麵條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厘米,如“種生黑”、“姚黃”等,既可觀賞,又可藥用。

三、芽

牡丹的芽是被外麵的6~8枚鱗片所包圍,稱為“鱗芽”,牡丹主要是以鱗芽過冬的。牡丹的芽按功能和分化程度分為花芽、葉芽、潛伏芽和不定芽四種。

1.花芽

牡丹的花芽可以抽枝、長葉、開花,為混合芽。生在枝條頂端的稱為“頂生花芽”,開過一次花的枝條,花莖便會自行幹枯回縮一段。生在幹枯花莖下部的葉腋間的花芽稱為“腋生花芽”或“側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較肥大飽滿,剝除鱗片,可見“花胎”(即鱗芽內部的幼小花蕾)。

2.葉芽

葉芽隻能抽枝長葉,多數生在花芽下部的葉腋間,也有著生在枝條頂端的,較花芽瘦小,萌發後發育成枝條。

3.潛伏芽

潛伏芽生在新枝的最下部,形狀癟小,如粟粒,俗稱“狗鱉”。平時不萌發,在花芽、葉芽或枝條受傷後才能萌發,其壽命較長,可維持10~15年之久。

4.不定芽

生在根莖處的芽叫做“不定芽”。出土後抽生為萌蘖枝,俗稱“土芽”。不定芽萌發力特強,是接穗、更新老枝(股)和增加新股的主要來源。不定芽當年不開花,生長旺盛者,在頂部當年可發育分化形成花芽,翌年開花。

不同品種的牡丹芽,就會有不同的形狀,不同的顏色,形態百出,各有特征。大體上有圓錐型、珍珠型、扁圓型、長錐型、鷹咀型等;各形狀之間又有大小、鱗片的多少、芽質肥瘦虛實等差別;顏色也有青綠、黃綠、土紅、土黃、銀灰、棕褐和不同程度的紫紅等色;另外還有花色與混和色,是秋季分辨品種的主要依據。因此,單從芽的形狀和顏色上來識別牡丹的品種是非常困難的。要想知道牡丹的品種,了解鱗芽的特性就需靠通過長期的、耐心的、細致的觀察。

四、分枝

根據當年的枝上節間的長短不同以及生芽數和新枝萌發力強弱也不同,牡丹的分枝也有明顯的不同,其分支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單枝型

如果新生枝的節間較長,著生芽較少並僅在基部1~2節部位或第1~3節部位上生芽,並且這些新芽中,當年僅有一芽萌發成為當年生新枝,該類型一般株高枝稀,如“姚黃”等。

2.稠枝型

如果新生枝的節間較短,著生新芽較多,一般3~5個,新芽發枝力強,每個新芽在當年都能抽出形成短枝,枝多較稠、叢生。這類品種的植株一般較矮,分枝密。如“瑛珞寶珠”、“丹爐紅”、“脂紅”等。

五、葉

牡丹葉互生,由葉片、葉柄組成。葉形、大小、色澤、質地等因品種而異可分為以下幾類:

1.大形圓葉型

這種葉型全葉較大並且呈圓形,其長度一般在40厘米以上,寬在25厘米以上。小葉多呈寬卵形和卵型,圓純而肥厚,側小葉邊緣缺少;葉麵多平展。如“王紅”、“大胡紅”、“墨魁”、“首案紅”等。

2.大形長葉型

這種型的全葉大小與上述葉型的大小相同。不過,些型的小葉較狹長,呈長橢圓形,質較薄,邊緣缺刻少而尖,葉較稀而平展或下垂,如“銀粉金鱗”、“冰淩罩紅石”等。

3.小葉圓葉型

這種葉型全葉較小,長度大約20~30厘米左右。其小葉短而厚,邊緣缺刻少而圓純。如“葛巾紫”、“藍田玉”、“美人紅”等。

4.小形長葉型

這種葉型的全葉大小上麵的葉型大小相同。不過小葉較狹,邊緣缺刻尖並上卷。如“脂紅”、“煙龍紫”等。

5.中形葉型

這種葉型的全葉大小屬於中等,長約30~40厘米。小葉長橢圓形,邊緣缺刻多且較尖又上卷,葉多斜伸。如“假葛巾紫”、“狀元紅”、“大棕紫”等。

另外,除了以上幾種葉型外還有種特殊的葉形。比如“三奇集盛”,每個葉柄上隻生三枚不規律的圓形葉片,比一般品種少三分之二,為二回一出複葉;又如“肉芙蓉”、“大棕紫”,每一葉柄上著生三組葉片,為頂五後六共十一枚小葉,比一般品種多二片。牡丹葉的顏色以綠色、黃綠色為主,個別品種的葉有深淺不同程度的紫暈;有的葉麵上還綴有紫色或黃色的斑點;葉背麵多為灰綠色和淺灰色,個別的品種(如“鶴白”)茸毛特別多。牡丹的品種重多,因此,也種各種多樣的葉型。

六、葉柄

牡丹的葉柄也可以說是形態多樣。它有粗細、硬軟、長短之分,長者可達40厘米,短者不過10厘米;葉柄凹處多為暗紫、紫紅、灰褐、黃綠等不同顏色。葉柄的長短,特別是葉柄和枝條夾角的大小因品種不同差異較大,同時對花的觀賞價值影響也較大,葉柄與枝夾角大,葉麵平展或下垂,葉也較稀,如“墨魁”,花朵均著生在葉叢之上,形成花美葉秀,相得益彰的觀賞價值;相反,葉柄較短,葉柄與枝條夾角較小,因枝葉緊密,花朵常藏在葉叢中,造成“葉裏藏花”現象,大大降低了觀賞價值。

七、花

牡丹花的花形較大,顏色非常豔麗,其品種繁多。有的品種花器齊全,萼片,雄蕊、雌蕊發育正常,如“似荷蓮”、“鳳丹白”等;但有的品種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繽紛的花朵。根據花瓣層次的多少,傳統上將花分為:單瓣(層)類、重瓣(層)類、千瓣(層)類。在這三大類中,又視花朵的形態特征分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繡球型(傳統上把皇冠型和繡球型稱為起樓)六種花型。從這種分類的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出牡丹花的各種形態。

八、果實種子

牡丹單瓣花的果實種子為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子類圓形。外果皮始為綠色,有毛,成熟時為蟹黃色,種子為黃綠色,過熟時果角開裂,種子為黑褐色,每公斤可稱幹種2400~3000粒。重瓣花一般結果1~5角,但種子僅有部分成實,或完全不實。另外千瓣花類的牡丹不結果和種子。

牡丹花的價值用途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稱,其觀賞價值頗高。牡丹可在公園和風景區建立專類園;在古典園林和居民院落中築花台養殖;在園林綠地中自然式孤植、叢植或片植。牡丹自身存在的酶水解,成為牡丹酚(C15H20O8)及一份子L阿拉伯糖,對於根皮咽炎引起的咽癢、咽幹、刺激性咳嗽等症有著良好的效果。

帝國牡丹,是我國固有的特產花卉,它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曆史。其花大、形美、色豔、香濃,為曆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藥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藥植物載入《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曆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色括植物學、園藝學、藥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學等多學科在內的牡丹文化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俗學的一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它,可洞察中華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從曆代種種雜著、文集中的牡丹詩詞文斌,遍布民間花鄉的牡丹傳說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繪畫、音樂、戲劇、服飾、起居、食品等方麵的牡丹文化現象中,我們就能看出牡丹的廣泛用途以及其重要價值。

國外牡丹

牡丹象征著“富貴”,其的觀賞價值與廣泛的用途不僅受到中國人民喜愛,也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珍愛。目前日本、法國、英國、美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朝鮮、荷蘭、擂、加拿大等二十多個國家均有牡丹栽培。其中以日、法、英、美等國的牡丹園藝品種和栽培數量為最多。在世界各地廣泛的培植,說明了世界人民對牡丹的熱愛。

11.薔薇

薔薇

薔薇的形態特征

薔薇、月季、玫瑰為薔薇科中三傑,均屬落葉灌木。薔薇高1~2主;枝細長,上升或蔓生,有皮刺。羽狀複葉;小葉5~9,倒卵狀圓形至矩圓形,長1~3厘米,寬0.8~2厘米,先端急尖或稍鈍,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銳鋸齒,有柔毛;葉柄和葉軸常有腺毛;托葉大部附著於葉柄上,先端裂片成披針形,邊緣篦齒狀分裂並有腺毛。傘房花序圓錐狀,花多數;花梗有腺毛和柔毛;花白色,芳香,直徑2~3厘米;花柱伸出花托口外,結合成柱狀,幾與雄蕊等長,無毛。薔薇果球形至卵形,直徑6毫米,褐紅色。薔薇的浪漫由此形成。

薔薇花又稱白殘花,是自古有名的佳花。它屬於薔薇科落葉小灌木野薔薇,薔薇喜生於路旁、田邊或丘陵地的灌木叢中,分布於華東、中南等地。於5~6月間,當花盛開時,擇晴天采收,曬幹作藥用。薔薇花,花色很多,有白色、淺紅色、深桃紅色、黃色等,花香誘人。明代顧磷曾經賦詩:“百丈薔薇枝,繚繞成洞房。蜜葉翠帷重,濃花紅錦張。張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長。香雲落衣袂,一月留餘香。”詩中描繪出一幅青以繚繞、姹紫嫣紅的畫麵。薔薇是枝葉茂密,多花的植物,主要分布於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新疆等地,花期一般在5~6月,其花清秀可愛,香氣怡人。

薔薇的食用功效

薔薇花可食用,亦可入藥。其味甘、涼,具有清暑化濕、順氣和胃、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暑熱胸悶、口渴、嘔吐、不思飲食、口瘡、口噤、腹瀉、痢疾、吐血及外傷出血等。其花含黃芪甙,揮發油,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現代研究

野薔薇原產於中國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及西南地區,主要分而與黃河流域以南各省區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其花的品種甚多,在平常的宅院與亭園都可見。朝鮮半島、日本也有分布。野薔薇性強健,喜光,耐半陰,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粘重土中也可正常生長。耐瘠薄,忌低窪積水。以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最好。大家要注意的是,那些喜歡光的植物,隻有在陽光充分的環境中,才能生長正常或生長良好,如果在比較陰涼的環境就會導致其生長不正常,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野薔薇在家宅或園林都較為常見,其花可愛秀麗,香氣逼人,可給家宅和園林帶來勃勃生機。園林主要用於花架、長廊、粉牆、門側、假山石壁的垂直綠化,其花對有毒氣體的抗性強。根、葉、花、果可入藥。以及基礎種植,河坡懸垂,也可植於圍牆旁,引其攀附。人工栽培的薔薇花並不會結果,不過野薔薇卻會結出嬌欲滴的紅色果實。除了模樣可以比美其他薔薇花外,果實也可以實用。這種花具有詩人般的氣質,因此它的花語是浪漫。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羅曼蒂克的浪漫性格,是個喜歡做夢的孩子。不過處理事情卻具有敏銳的判斷力,適合從事藝術方麵的工作。在感情方麵,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要給這類人一個忠告,在現實中並沒有完美的東西,所以,不要過於追求完人,否則會使自己深陷而無可自拔的。

盆栽薔薇整形方法

在不受限製的情況下,薔薇會長出很多很茂盛的枝葉,如果要做盆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容器要大一些,這樣才能滿足它的成長。盆栽薔薇通常當年11月或第2年3~4月份上盆,栽培容器宜大一些,便於根係伸展,移栽時先將根係稍作整理(剪掉受傷或過長的根)而後定植,定植深度宜淺,根莖部留出土麵,而後澆足水。春季長出新芽後作適當疏芽,疏掉發育不良或過密的芽,保留健壯芽。整枝、整形一年中至少進行2次。第1次在春、夏花結束以後,大約在7~8月。第2次是在秋花後的12月或次年的3月。疏枝的原則:去弱、病枝,留強、健枝,去密成稀,使留存的枝條分布均勻,占有合理的空間。剪梢:盆栽薔薇花後需剪梢,通常留15~20厘米。這樣做出的薔薇盆栽會非常的美觀。

薔薇的主要變種

隨著人工雜交,薔薇也有不少的變種。

粉團薔薇:這種薔薇顏色多為粉紅和玫紅色,適應於大別山、桐柏山及伏牛山、太行山等地。其花大、單瓣,冠徑3~4cm,扁平傘房花序具花多朵,花梗無毛,果實為紅色,較小,小葉較大,5~7枚。這種薔薇的種子很少,有時甚至沒有。

荷花薔薇:這種薔薇與荷花有些相似,其顏色為白色,單瓣,芳香。屬於落葉灌木,高1~2米;枝細長,上升或蔓生,有皮刺。小葉通常5~9,倒卵形至橢圓形,長1.5~3厘米,寬0.8~2厘米,頂端急尖或稍鈍,邊緣有銳鋸齒,兩麵有短柔毛,老時近於無毛;葉柄、葉軸有短柔毛或腺毛;托葉大部和葉柄合生,邊緣篦齒狀分裂,並有腺毛。多花,直徑為2~3厘米,成圓錐狀傘房花序;花柄有腺毛和柔毛;花柱合生成柱狀,無毛,與雄蕊近等長。薔薇果暗紅色,球形至卵形,直徑約6毫米。這種薔薇一般在5~7月開花,10月結果。

七姊妹:又名十姐妹,為半常綠蔓生灌木。花為深紅色,重瓣,6~7朵呈扁平傘房花序狀,葉較大,蔓性更強。這類薔薇在各地均有出產,它喜歡生曠野、路邊或林緣等地,主要分布在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其花在藥用上,具有健胃、解渴、止血等作用;果實叫營實,能驅風濕、利關節,又作瀉藥及利尿藥;根能祛風活血;葉外用治腫毒;易扡插繁殖,作綠籬材料。這種變種較多。

金罌子:也是眾多變種花裏的一種,它屬於常綠性攀援灌木。其高可達5m以上,莖有鉤刺和刺毛,小葉3枚,稀5枚,頂生小葉較大,背麵沿中脈有褪色細刺,緣具尖鋸齒,托葉條形與葉柄分離,早落,花單生側枝枝頂,白色,芳香,柱頭塞於花柱口。以幾種隻是其中最著名的幾種,還有很變種在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

12.鬱金香

鬱金香

荷蘭國花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是一類屬於百合科鬱金香屬的具球莖草本植物。鬱金香與風車並稱為荷蘭的象征。它是荷蘭主要的出口觀賞作物,是荷蘭經濟命脈之一。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又被稱為“鬱金香城”。鬱金香屬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它株形挺拔、花朵大而豔麗,觀賞價值較高。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1634~1637年間,被稱為荷蘭曆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在這段時期裏,荷蘭的人們認為,家有鬱金香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國,因此很多富翁都以高價或以房子等有價值的東西來換取鬱金香,它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一種物品中。

鬱金香的花語為愛的告白,代表了熱烈的愛意。

鬱金香的形態特征

鬱金香屬於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有原產中東,在16世紀傳入了歐洲。其鱗莖為扁圓錐形或扁卵圓形,長約2厘米,具棕褐色皮股,外被淡黃色纖維狀皮膜。莖葉光滑具白粉。葉出,3~5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1厘米,寬1~6.5厘米;基生者2~3枚,較寬大,莖生者1~2枚。花莖高6~10厘米,花單生莖頂,大形直立,林狀,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長35~55厘米;花單生,直立,長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鮮黃色或紫紅色,具黃色條紋和斑點:雄蕊6,離生,花藥長0.7~1.3厘米,基部著生,花絲基部寬闊;雌蕊長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它的花型也非常的繁多,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鍾型、漏鬥型、百合花型等,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複色。花期一般為3~5月,有早、中、晚之別。蒴果3室,室背開裂,種子多數,扁平。它的外形華麗而迷人,因此常贈人為禮。

鬱金香的產地分布

鬱金香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均有種植,不過在荷爾最為盛行。其原產地在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亞細亞和伊朗、土耳其、東至中國的東北地區等地,但確切起源已難以考證,現時有很多人認為它起源與錫蘭及地中海偏西南的方向。其花華麗而秀美,深得世界廣大人民的喜愛。

鬱金香的生態習性

鬱金香原產於地中海一帶,由於地中海氣候使它形成了冬季濕冷和夏季幹熱的特點。其特性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崛起放於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其耐寒性較,但怕酷暑,因此在分化時的溫度要保持在20~25℃,最高要超過28℃,溫度太高會使其停止生長。

鬱金香喜歡日照,適應於冬季溫暖濕潤、夏季幹燥涼爽的氣候,注意要避風。鬱金香在8℃以上它即可正常生長,其耐寒性很強,一般可耐-14℃。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對於土壤的要求它喜歡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切忌堿土和連作對它都不好。

鬱金香的有害毒性

花雖美,但其毒性也是不能忽略的。它的花朵有毒堿,和它呆上一兩個小時後會感覺頭暈,嚴重的可導致中毒,過多接觸易使人毛發脫落。因此愛花沒錯,但也要愛惜自己的身體。

鬱金香的品種分類

經過長期的雜交栽增,鬱金香已經有8000多個品種,其中約有150種是大量生產的。它色彩豔麗,變化多端,以紅、黃、紫色最受人們歡迎。但開黑色花的鬱金香卻被視為稀世奇珍。19世紀,法國作家大仲馬所寫的傳奇小說《黑鬱金香》,讚美這種花“豔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其實,純黑的花是沒有的。黑鬱金香所開的黑花,並不是真正的黑色,它有如黑玫瑰一樣,是紅到發紫的暗紫色罷了。像荷蘭產的“黛顏寡婦”、“絕代佳麗”、“黑人皇後”等品種所開的花都不是純黑的。這些所謂的黑花都通過人工雜交而培育出來的,而且花並沒有純黑的。

鬱金香的花期調控

我們知道,鬱金香是屬於耐寒不耐熱的,它在炎熱的季節就會自行轉入休眠,喜歡溫潤,冷涼氣候以及背風向陽的環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更好。一個成熟的鬱金香種球包含了三代鱗莖,或稱三代種球。第一代種球就是大種球,它可直接分化成完全花器官,定植後當年就可以開花了,而第二代、第三代的種球是子種球,是用來培育大種球。

鬱金香喜寒怕熱,所以在進行種球培養的話,一定要低溫,這樣的種球才會開花。在其原產地,冬季一般有充足的低溫時間,鬱金香種球能夠獲得足夠的低溫處理時間,可以在春天自然開花。一般來說,在生產上使用的鬱金香球莖有5℃處理和9℃處理,處理後的種植方法主要是溫室栽培和箱內促成栽培。在華南等南方地區栽培鬱金香因受溫度的限製,在12月至第二年2月這三個月內種植。12月份的華南地區,氣溫仍可能很高,所以在栽培鬱金香的時候,一定要將其栽於栽培箱中置於約5℃冷庫中2周至3周,等鬱金香球莖已長根,芽約1厘米至2厘米長時,才能將其移出冷庫栽於棚內生長。

由於華南地區的溫度偏高,因此對鬱金香也有非常大的影響。若華南地區出現“暖冬”的天氣,就會使大批鬱金香提前開花,花的品質也大受影響。為保證鬱金香能準時開花,在生長期中應盡量保持日間溫度17℃~20℃,夜間溫度10℃~12℃,溫度高時可通過遮光、通風降低溫度,溫度過低時可通過加溫、增加光照促進生長。用控水來抑製生長,會出現“幹花”現象。如持續高溫,就要箱裝移入冷庫,冷庫溫度應在8℃~10℃左右,而且最好在花莖抽長時移入,否則易造成花蕾發育不良。鬱金香的花期控製還可以通過植物生長激素來調節。如用赤黴素浸泡鬱金香球莖,使之在溫室中開花,並且可加大花的直徑。總之在栽培鬱金香時要注意其所適應的氣候與溫度,稍有不適宜就可能導致一係列的問題。

鬱金香的應用價值

鬱金香的花朵華麗而秀美,顏色也非常豐富,因此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另外它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鬱金香花朵似荷花,花色繁多,色彩豐潤、豔麗,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矮壯品種宜布置春季花壇,鮮豔奪目。高莖品種適用切花或配置花境,也可叢植於草坪邊緣。中、矮品種適宜盆栽,點綴庭院、室內,切花、盆栽等,增添歡樂氣氛。至於它的藥用價值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中醫古典有記載:鬱金,味苦,氣寒,純陰、無毒;入心、肺、肝三經。血家要藥,又能開鬱通滯氣,故治鬱需之,然而,終不可輕用也。因其氣味寒涼,有損胃中生氣,鬱未必開,而胃氣先弱,殊失養生之道矣。至於破血、禁血、止血,亦一時權宜之用,病去即已,而不可恃之為家常日用也。

鬱金香的鱗莖、根、花均可入藥。鬱金香花含矢車菊雙甙、水楊酸、精氨酸、雌蕊、莖和葉含有抗菌效果的鬱金香甙A、鬱金香甙B和少量的鬱金香甙C,鬱金香甙A和B於放置後可部分地轉化為無活性的6~鬱金香甙A和6~鬱金香甙B。芽含赤黴素A1。鬱金香甙A、B、C對枯草杆菌有抑製作用。鬱金香汁通過陽離子及陰離子交換樹脂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莖和葉的酒精提取液,對Bacillus cereus mycoides有抗菌作用,其活性成分中含多種氨基酸。其根和花可做鎮靜劑。總之鬱金香藥用價值也是非常高的。

警告

鬱金香裏有一種毒堿,如果誤食會引起嘔吐、拉肚子;接觸其葉子也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皮膚出現過敏症狀。鬱金香雖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因為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一定嚴格遵醫囑使用。

鬱金香的傳說

鬱金香為荷蘭的國花。據說在1634~1637年間,在荷爾蘭暴發了一場“鬱金香熱”,以致影響到了整個歐洲。當時不少人認為“沒有鬱金香的富翁也不算真正的富有”。所以有的人竟寧願用一座酒坊或一幢房子去換取幾粒珍稀的種頭。在1637年,荷蘭的鬱金香市場崩潰了,最後政府介入才阻止了進一步的投機。在瘋狂投機時期,金融市場上的鬱金香數量超出了實際種植的數量,但這許許多多的“狂人舞曲”卻把荷蘭奏富起來了。19世紀之初荷蘭全國隻種鬱金香130英畝,到了20世紀中葉已發展到兩萬多英畝,占全世界鬱金香出口總量的80%以上,行銷125個國家,被譽為“世界花後”。這個超級拳頭產品的出現,使鬱金香當然無愧地成為國花,也無愧與風車、奶酪、木鞋一道被定為“四大國寶”了。荷蘭人民還把最接近5月15日的星期三定為全國一年一度的鬱金香節。鬱金香已經成為了荷蘭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13.杜娟

落葉灌木,高約2米;枝條、苞片、花柄及花等均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葉紙質,卵狀橢圓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頂端尖,基部楔形,兩麵均有糙伏毛,背麵較密。花2—6朵簇生於枝端;花萼5裂,裂片橢圓狀卵形,長2—4毫米;花冠鮮紅或深紅色,寬漏鬥狀,長4—5厘米,5裂,上方1—3裂片內麵有深紅色斑點;雄蕊7—10,花絲中部以下有微毛,花藥紫色;子房及花柱近基部有糙伏毛,柱頭頭狀。蒴果卵圓形,長約1厘米,有糙伏毛。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為酸性土指示植物。葉含黃酮類(杜鵑花醇)、三萜成分、烏蘇酸

一、環境條件:栽培杜鵑花最好具有室內和室處兩種環境。室內環境是在冬季使用。長江流域,室內隻要有一定的光照和通風條件,一般不必加溫。北方冬季極為寒冷、幹燥,用中溫(15℃左右)溫室栽培為宜。室外場地,夏秋使用,以泥地為好,忌水泥地。場地要寬敞,通風和陰涼,上麵要搭建蔭棚,遮以蘆簾或借用天然林蔭的蔽護,透光率30%左右為宜,切忌夕曬。

二、盆土要求:杜鵑花性喜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PH值為5.0—6.0。如用粘土或堿性土,百難活一。特別是夏鵑和洋鵑,非山土不可。山土還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采用3種配製的培養土。(1)山土7份、幹苔草屑1份、幹腐葉土2份,幹肥1份混合配製。(2)山皮土(表土)3份、馬糞3份,落葉雜草3份、人糞尿1份分層堆製,經過1—2年後過篩備用。(3)山土3份、腐葉土3份、園土4份、砂土2份混合配製,並每盆加入50克麻醬渣、骨粉。

三、花盆選擇:栽培杜鵑花的花盆,可根據用途,一般選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種。泥盆通氣透水性好,有利於根係生長,生產單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杜鵑花,特別已造型的杜鵑花,為供室內外陳設,一般栽於美觀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質地細膩,色采豐富、造型美觀,可增倍觀賞價值。紫砂盆通透性能不及泥盆,在種植時,應在四周盆壁墊以碎瓦片(舊瓦片)這樣利於排水。選盆的大小要視植株年齡,一般4—6年生植株用5寸盆;7—10年生植株用6寸盆;11—15年生殖株用8寸盆。

四、改善水質:澆杜鵑花最好使用雨水,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來水,宜把水存放1—2天,讓氯氣揮發掉再使用。用時加0.2%硫酸亞鐵,生長季節每7—10天澆1次,經常使用,確保土壤呈酸性。

五、肥水管理:杜鵑性喜陰濕,不宜過幹。開花期間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鵑花已進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5天澆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後進行。具體可視盆土幹燥情況適量澆水。3月間,杜鵑花發根萌芽,需水量隨之增加。夏鵑生長發育稍遲,澆水量應少於春鵑。一般每隔2天在上午適量澆水1次。4—6月杜鵑花陸續開花,枝葉也開始抽發,需水量較大,一般應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澆水1次。7—9月上旬高溫幹燥季節,早晚各澆水1次,水量不宜過多,並在中午在葉麵和地麵噴水,以保持濕潤的環境。從9月中旬至11月,天氣逐漸轉涼,為杜鵑花生長適應期,為防抽出秋梢,增強越冬抗寒力,澆水量應適量減少。一般隔日清晨澆水1次,保持濕潤即可。杜鵑花比較喜肥,一般采用腐熟的餅肥、魚粉、蠶豆或紫雲英等經腐爛後摻水澆灌,忌用人糞尿。出房後至花蕾吐花前,每隔10天施1次薄肥,濃度為15%,共施2—3次,促使老葉轉綠,萌發新根。花謝後,為了促使發枝長葉,就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施肥5—6次。如連續下雨,可施幹肥。進房前,杜鵑花的生長即將停止前,應施肥1—2次。

六、室外遮蔭:在出房前到開化前宜多見陽光;開花期間,中午要進行短時間遮蔭,透光率60%;在6月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間,正是杜鵑花抽葉發枝期,應盡可能多見陽光。但遇強烈陽光,上午9時至下午4時還應遮蔭,以防灼傷新葉。7月中旬到9月上旬,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5時要遮蔭,防止烈日照射。9月以後的秋季生長期可縮短遮蔭時間,一般可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遮蔭,10月以後宜多見陽光。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七、整形修剪:杜鵑花生長較緩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長,隻在花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八、防病治蟲:軍配蟲(又名冠網蝽)在危害期間噴灑40%樂果15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續3次。頂芽卷葉蟲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捕捉殺死,幼蟲或蛹也可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或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

請問怎樣養好杜鵑花?

杜鵑花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喜歡涼爽濕潤的氣候,喜歡半陰忌暴曬,喜肥忌濃肥,適於生長在透水透氣的微酸性封土壤中.所以杜鵑花在於20℃左右生長最旺盛;30℃以上停止生長,處於休眠狀態;在職以上就不會凍死.但怕冷風突然襲擊.因此,杜鵑花放在室內要遠離暖氣和火爐,冬天可以接受充足的陽光,夏天要遮陽,放在通風良好的北陽台(或北窗外)即可.澆水如同其他花卉一樣,見濕見幹,經常缺水會影響長勢,澆水太多會爛根,造成死亡.夏季時一天澆兩次水,其他時間一天澆一次,冬天幾天才澆一次水,要視具體情況行事.澆花用水要放置幾天以後再用,而且每隔10天—15天澆一次要0.2%濃度的硫酸亞鐵水,或在水中滴幾滴食用醋也可以.施肥本著“薄肥勤施”的原則進行,成品花肥按規定配製和使用,自己漚製的肥要淡淡地加在水裏結合澆水時使用,開花期間不施肥.每天要向葉麵噴泉霧2次—3次,增加濕度.花土要采用落葉鬆配製的專用土.杜鵑花可以四季開花,而且花期比較長,隻要蒔養條件合適,從第一朵花開至全部花開完可長達三個多月.根據需要,一般主要讓其在春節前開花,此時,大自然失去了綠色,百花也不見了,又逢喜慶佳節,購進幾盆杜鵑花,無論是自己欣賞還是送給親戚朋友,都不失為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