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稀少植物(1 / 3)

1.長苞冷杉

長苞冷杉

現狀:漸危種。長苞冷杉主要分布於橫斷山脈中、南部亞高山峽穀區。由於過量采伐,林地

生境條件聚變,天然更新困難,在采伐跡地上多用其它樹種更新造林。因此,自然分布區日益縮減,植株越來越少。

形態特征:常綠喬木,高25~30米,胸徑達1米;樹幹通直,樹皮暗灰色,呈不規則塊狀開裂;小枝密被褐色或鏽褐色毛;冬芽有樹脂。葉在小枝下麵呈不規則兩列,在小枝上麵向上開展,線形,長1.5~2.5厘米,寬2~2.5毫米,先端通常凹缺,基部近楔形,有短柄,上麵綠色,有光澤;中脈凹陷,下麵有兩條白色氣孔帶;橫切麵有兩上邊生樹脂道。球果直立。卵狀圓柱形,頂端圓,基部稍寬,無梗,長7~11厘米,直徑4~5.5厘米,熟時黑色;種鱗扇狀四邊形,長1.9~2.1厘米,寬1.8~2.3厘米,苞鱗窄,明顯外露,較種鱗長,外露部分三角狀,先端尾狀漸尖,長2.3~3.0厘米;種子橢圓形,長1~1.2厘米,種翅膜質,褐色,上部較寬闊,連同種子長1.7~1.9厘米。

地理分布:分布於四川西南部九龍、冕寧、木裏、德昌、鹽源、鹽邊、稻城、鄉城,得榮,雲南西北部中甸、維西、麗江及西藏東南部察隅。生於海拔3000~4500米亞高山至高山地帶。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分布區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中南部,地處高山峽穀。因受西南季風影響,氣候特點是幹濕季明顯,夏秋季濕潤多雨,比較溫和,冬春季幹燥少雨,寒冷多風。據四川木裏鴨嘴林區觀測,年平均溫度4~6℃,7月最高溫19℃,1月最低溫~14.6℃,年降水量近1000毫米,蒸發量大於降水量約1倍以上。土壤主要為棕壤和灰棕壤。林下更新良好,林木生長較緩慢,但能形成大材。係淺根性耐陰樹種。常有風倒現象。花期5月,球果10月成熟。

保護價值:為我國特有種,其形態獨特,與分布區內多種冷杉有密切的親緣關係,分布又彼此密集交疊,對於研究橫斷山區植物區係和冷杉屬的分類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其要木材較好,為四川西南部主要用材樹種,也是重要的水源涵蓄樹種。

保護措施:長苞杉林目前是西南林區主要采伐對象之一,應嚴格控製采伐麵積,嚴禁砍伐森林上限的林木,實行小麵積采伐和擇伐,切實保留母樹。生產力高的大箭竹Sinarundinariachungii(Keng)Kengf.~~長苞冷杉林分應適當劃留作種子林。

栽培要點:用種子繁殖。球果10月成熟後要及時采收。種子發芽率低,出苗率僅有3~5%,每畝播種50公斤左右。幼芽出土後及時搭蓋蔭棚。每公頃造林密度為3000株。注意創造側方庇蔭和防治蚜蟲和鼠害。建立種無也很需要。

2.扇蕨

現狀:漸危種。分布於我國西南地區亞熱帶山地林下,隨著森林的砍伐,分布區日益縮減。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達75厘米;根狀莖粗而橫走,密被鱗片,鱗片棕色,卵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邊緣有細齒,覆瓦狀排列。葉遠生,柄長30~45厘米,無毛,基部關節不明顯;葉片扇形,鳥足狀分裂,裂片披針形,全緣,中央的長10~30厘米,寬2.5~3厘米,兩側的向外漸縮短;葉紙質,綠色,上麵光滑,下麵疏生棕色小鱗片,葉脈網狀,主脈隆起,細脈連續成六角形網眼,並有分枝的內藏小脈。孢子囊群圓形或長圓形,生於裂片下部緊靠主脈。

地理分布:分布於四川西部至西南部蘆山、九龍、木裏、甘洛、越西、西昌、米易及南部古藺,雲南西北部麗江、大理、中部昆明、彌勒、易門、雙柏、富民、武定、尋甸、曲靖、大姚、北部永仁、東北部昭通及東南部屏邊,貴州西南部冊亨、興義、興仁、盤縣。多生於海拔2000~2700米山地林下及溝穀石灰岩地段。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扇蕨分布區受西南季風影響,氣候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幹濕季節交替明顯,年平均溫15℃左右,1月平均溫約8℃,7月平均溫約20℃,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晝夜以及晴雨天之間溫差較大,一般相差10~15℃。土壤多為石灰岩風化形成的褐紅壤,有較厚的腐殖質層。扇蕨喜陰耐濕,生於常綠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下或溝穀地在段。孢子秋冬季成熟。

保護價值:扇蕨是我國特產的珍奇蕨類植物之一,在蕨類植物分類研究方麵有學術價值,早已引起世界蕨類學者的注意。扇蕨根莖可入藥。

保護措施:在扇蕨較集中的地帶,應建立扇蕨保護點,由林業部門負責保護,嚴禁肛挖作藥和砍伐上層林木。

栽培要點:可用孢子或根莖繁殖。孢子成熟時,采收有孢子囊的葉片,散播於蔭濕處的腐殖質土麵,切忌蓋土,在春季即可萌發成原葉體,慢慢生長成有根、莖、葉和孢子囊的植物體。切割野生植株的根莖,亦可分植。

3.長葉雲杉

長葉雲杉

現狀:稀有種。本種為喜馬拉雅地區特有的針葉樹種之一,在我國僅產西藏吉隆的局部地區,數量極少,應嚴加保護。

形態特征:常綠大喬木,高達50米,胸徑達1米以上。樹皮淡褐灰色,具淺溝和圓形或近方形的裂片;枝下垂;小枝具凸起的葉枕,基部有宿存的芽鱗,1年生枝淡褐色或淺灰色,有光澤,無毛;冬芽紡錘形或卵圓形,芽鱗淡紅褐色,先端多少開展。葉輻射狀伸展,內曲,前伸,鑽形,細長,長3~5厘米,深綠色,先端漸窄成銳利的角質尖頭,橫切麵菱形,通常高大於寬,每邊有2~5條氣孔線。球果下垂,圓柱形,兩端漸窄,長12~18厘米,直徑4~5厘米,成熟前綠色,熟時褐色;種鱗平滑,有光澤,質厚,寬倒卵形,長約3厘米,寬2~4厘米,先端圓而全緣,基部漸窄;苞鱗短小,長3~5毫米;種子長約5毫米,暗褐色,種翅膜質,長1.5~2厘米,寬約8毫米。

地理分布:在我國僅分布於西藏南部吉隆縣吉隆村,魯嗄村以及衝色村一帶,所在地海拔2400~3200米。泥泊爾至阿富汁也有分布。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本種分布區氣候特別是夏溫冬涼,四季分明,冬季有一定的雪被,生長季節要求有足夠的濕度,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達70%,土壤為山地棕壤,呈酸性反應。長葉雲杉根係發達,具有耐寒、耐旱和抗強風的特性,同時,也具有較強的耐陰性。常與喬鬆和高山櫟混生。花期5~6月,球果10月成熟。

保護價值:長葉雲杉在我國境內為近期發現,其葉較其他雲杉長1~3倍,球果粗大,對研究植物區係及雲杉屬分類,分布均有學校意義。材質優良,適在西藏南部種植。

保護措施:的長葉雲杉發現後,已被吉隆縣列為重點保護樹各之一。因更新比較困難,應采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並可選為西藏南部山區的造林樹種。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已作了繁殖試驗,效果良好;國內有關植物園也應開展引種栽培。

栽培要點:選擇與其立地條件相似的山區建立苗圃,用種子育苗,然後移植;在幼苗和幼樹時,要提供具有足夠的陰濕條件。

4.長葉榧樹

現狀:漸危種。發布於消失江、福建部地區,生境特殊,天然更新並,隨著植被的破壞,環境改變,成年植株越來越少。

形態特征::常綠小喬森或常為多分枝灌木;樹皮灰褐色,老後成片狀剝落;枝條輪生或對生,開展或小枝下垂,幼枝綠色,2~3年生工褐色,有江澤;冬芽具少數交互對生的脫落性芽鱗。葉對生,列成的二列,質硬,線狀披針形狀,長3~13厘米,寬3~4毫米,先有漸刺狀尖頭,基部楔形,有短柄,上麵光綠色,具2條和不明顯的中脈,下麵淡黃綠色,有2條較綠色邊帶窄的灰白色氣孔帶。雌雄株,雄球花單生葉腋,具4~8輪、每輪4枚雄蕊。橢圓形或長圓形、基部有交互對生的苞片,具短;雌球花成對生於葉,各具2對交互對生的苞片和1枚側生的小苞片,具短梗;胚珠單生,直立,僅1個球花發育。種子的全部被肉質假種皮所包,倒卵圓形,長2~3厘米,成熟時紅黃色,被白粉;胚明顯地向內深皺。

地理分布:分布地消失江桐、建德、南部仙居、鬆陽、遂昌、縉雲、麗水、龍泉、慶元、雲和、永嘉,福建北浦城及西北部泰寧等地,海拔250~900米地帶。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分布區於東部中亞熱帶。因受東際風的影響,氣候特點是夏季氣溫較高,多雨冬季比較寒冷,全年基本濕潤。年平均溫17~20,極端最高溫達40,極端最低溫達~9.9,年降水量1350~1600毫米,相對溫度80%,母岩多為花崗岩、流紋岩、灰岩和赤色砂岩、土壤為紅壤或山地黃壤強酸性,PH值5~4.2,有機質含量在10%以上,。能常生長在山勢陡峭峽穀深或多基裸露的陡峭陰坡或溪流兩旁的常綠闊葉林或次生灌叢中。在福建仄寧常長葉的頂芽通常生長到一定時候便停止生長,常從基部萌生數枝、使成年樹多呈叢生;根係側根和須很發達,根有肥厚的皮層,貯水能力強,能耐暫時的幹旱。一般5~10年生幼樹便開花結實,花期3~4月,種子次年10月成熟。

保護價值:長葉榧是古老的殘存種,生境奇特,形態特殊,對研究屬的分類、植物區係對第四紀冰期的氣候等均有較重要的意義。

保護措施:建議在長葉榧生長較集聽福建仄寧縣將溪水庫浙江鬆陽縣人坑與仙居縣夾墳坑建立專項保護點。其他產區應砍伐,促進天然更新,並積極繁殖,育苗造林,擴大分布範圍。

栽培要點:種繁殖。采後用溫砂貯過冬或直接播種,第二年春開始發芽出上,發芽率僅約0.5~1%;細苗應搭陰棚遮蔭,1年生苗高可達10~13厘米,當幼苗的真葉達15~20片時可移栽。

5.狹葉瓶爾小草

現狀:漸危種。本種分布廣,但植株小而稀少,又為民間草藥,多生於溫泉附近或草坡,易受人踐踏和采掘,使分布範圍日益縮減,數量越來越少。某些產地已陷於瀕臨滅絕的境地。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70厘米;根狀莖短,圓柱形,向下生出不分枝的細長肉質根,向上生出具總柄的二型葉或單一的營養葉。單一的營養葉具長柄,葉片長2~6厘米,寬3~10毫米,披針形或倒披針形,先端鈍或微尖,基部楔形,全緣,葉脈網狀,不明顯;葉紙質,淡綠色,光滑;從總柄上生出的營養葉較小,無柄;孢子葉出自營養葉基部,具5~7厘米的長柄,葉片狹縮成線形,特化成具兩行孢子囊的穗,長2~3厘米,頂端具小突尖,具孢子囊15~23對;孢子圓形,具細網狀紋飾。

地理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帽兒山,吉林長白山、安圖、撫鬆,靖宇,遼寧桓仁,內蒙古庫倫旗,河南商城、新縣、桐柏、內鄉、西峽,陝西嵐皋、佛坪、周至、太白,湖北京山,江西廬山、永豐、井岡山,雲南中甸及貴州平伐。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本種喜生於氣溫低、溫度大的山地草坡或溫泉附近,並具有喜濕和耐瘠薄等特性,適應性強,石礫地或岩石縫也能生長。在東北可耐~40℃的低溫。

保護價值:瓶爾小草為厚囊蕨綱的小型成員,對研究蕨類係統發育有一定價值,同時也是一種中草藥。

栽培要點:目前尚未進行栽培。可試行孢子繁殖或分株繁殖,夏季采集成熟孢子,撒播在砂壤土和腐葉土的混合基質上,上覆玻璃,置於涼濕地或溫室。或於春季分根繁殖,多帶宿土栽於半蔭的岩石園。

6.玉龍蕨寬葉水韭

現狀:瀕危種。本種在我國僅分布於雲南、貴川的極個別地區。由於修築水庫、挖池塘,適於環境逐漸縮減。現僅昆明、尋甸、平壩三地的局部地段的小溪、沼澤地有少數殘存。若不加以保護,將有滅絕的危險。

形態特征:多年生水生草本,植株高15~30厘米;根莖短而粗,肉質塊狀,略呈三瓣,基部有多條白色須根。葉多數,叢生,草質,線形,半透明,綠色,長20~30厘米,寬5~10毫米,橫切麵三角狀半圓2形,有薄膜隔為4和縱行氣道,內有長2~4毫的橫向隔膜,葉基部向兩側擴大呈闊膜質鞘狀,腹部凹入,其上有三角形葉舌,凹入處生長圓形孢子囊,無膜質蓋。植株外圍的葉生大孢子囊,內生多數灰色粉末狀小孢子。

地理分布:在我國僅分布於雲南昆明郊區及尋甸,貴州平壩。生於海拔1800~1900米的山溝溪流水中及流水的沼澤地。日本和朝鮮也有分布。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分布區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14.7℃1月平均溫7.7℃低站~5.4℃,極端最高溫約31.5℃,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相對濕度73%,寬葉水韭為沉水植物,常生於山溝小溪流水中或水流較慢的淺沼澤地,在1米多深的流水溝中也有。沉水的植株生長良好,生於淺沼澤地的植株較矮小,葉露出水麵。保護價值水韭屬為水韭科唯一生存的遺屬,本種在我國分布極窄,為稀有植物,對研究蕨類植物係統演化及東亞植物區係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尚無保護措施。應在產地劃定保護點,設立枝誌,加以保護。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已挖掘水韭苗移植於水缸中,生長良好。

栽培要點:尚未引種。應對孢子繁殖和栽培法進行研究。

對開蕨

現狀:稀有種。對開蕨是我國新記錄植物。僅產於吉林省長白山南麓和西側的局部地區,且分布星散,如不加以保護,將有絕滅的危險。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橫臥或斜升。葉近生;葉柄長10~20厘米,粗2~3毫米,棕禾杆色,連同葉軸疏被鱗片,鱗片淡棕色,長8~11毫米,寬約1毫米,線狀披針形,全緣;葉片長15~45厘米,寬3.5~5厘米,闊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短漸,基部略變狹,深心形兩側圓耳狀下垂,中肋明顯,上麵略下凹,下麵隆起,與葉柄同色,側脈不明顯,二回二叉,從中肋向兩側平展,頂端有膨大的水囊,不達葉緣;鮮葉稍呈肉質,幹後薄紙質,上麵絕色,光滑,下麵淡黃綠色,疏生淡棕色小鱗片。孢子囊群成對地生於每兩組側肪的相鄰小肪的一側,通常僅分布於葉片中部以上,葉片下部不育;囊群蓋線形,膜質,淡棕色,全緣,兩端略彎向葉肉,並和相鄰的一條靠合,成對地相向開口,形如長梭狀;孢子圓腎形,周壁具網狀褶皺,表麵具小刺狀紋飾。

地理分布:對開蕨分布於我國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集安、撫鬆及樺甸等地。生於海拔700~750米的闊葉林中。蘇聯、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對開蕨分布區的氣候溫涼,潮濕,年平均溫6.2℃,年降水量946毫米。土壤呈酸性反應,暗棕色森林土。生於山地落葉闊葉林下的腐殖質層中,具有喜陰、喜濕等特點。

保護價值:本種是近年來我國發現的新記錄種。它的發展,填補了對開蕨屬在我國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因此,在研究植物地理學、植物區係學等方麵具有一定的價值。同時,對開蕨葉形奇特,頗為耐寒,雪中亦綠葉蔥蔥,是一種珍貴的觀黨植物。

保護措施:對開蕨的產地位於長白山的西獻側,海拔較低,沒有劃入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之中,目前尚無保護措施。建議有關部門進行詳細的資源考察,摸清現存數量。對主要產地,應嚴加保護。禁止采折。可栽人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內,應積極推廣園藝栽培,擴大觀賞價值。栽培要點:對本種的栽培試驗,尚處於初步摸索階段。可參考本屬其它種類(如P.scolopemdrium)的孢子繁殖和分生繁殖法進行栽培。

7.長白鬆

長白鬆

現狀:漸危種。又名美人鬆,僅零散分布於長白山北坡。由於未嚴加保護,在二道白河沿岸攻生的小片純林,逐年遭到破壞,分布區日益散小。

形態特證常綠喬木,高25~32米,胸徑25~100厘米;下部樹皮淡黃褐色至暗灰褐色,裂成不規則鱗片,中上部樹皮淡褐黃色到金黃色,裂成薄鱗片狀脫落;冬芽卵圓形,有樹脂,芽鱗紅褐色;一年生枝淺褐綠色或淡黃褐色,無毛,3年生枝灰褐色。針葉2針一束,較粗硬,稍扭曲,微扁,長4~9厘米,寬1~1.2(~2)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麵有氣孔線,樹脂道4~8個,邊生,稀1~2個中生,基部有宿存的葉鞘。雌球花暗紫紅色,幼果淡褐色,有梗,下垂。球果錐狀卵圓形,長4~5厘米,直徑3~4.5厘米,成熟時淡褐灰色;鱗盾多少隆起,鱗臍突起,具短刺;種子長卵圓形或倒卵圓形,微扁,灰褐色至灰黑色,種翅有關節,長1.5~2厘米。

地理分布:長白鬆天然分布區很狹窄,隻見於吉林省安圖縣長白山北坡,海拔700~1600米的二道白河與三道白河沿岸的狹長地段,尚存小片純林及散生林木。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長白鬆分布區的氣候溫涼,濕度大,積雪時間長。年平均溫4.4℃,1月份平均溫~15℃~~18℃,7月份平均溫20~22℃以上,極端最高溫37.5℃,極端最低溫~40℃左右;年降水量600~1340毫米,相對濕度70%以上,無霜期90~100天。土壤為發育在火山灰土上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及山地棕色針葉森林土,二氧化矽(Sio2)粉沫含量大,腐殖質含量少,保水性能低而透水性能強,pH值4.7~6.2。長白鬆為陽性樹種,根係深長,可耐一定幹旱,在海拔較低的地帶常組成小塊純林,在海拔1300米以上常與紅鬆、紅皮雲杉、長白魚鱗雲杉臭冷杉、黃花落葉鬆等樹種組成混交林。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球果翌年8月中旬成熟,結實間隔期3~5年。

保護價值:長白鬆是歐洲赤鬆分布最東的一個地理變種,僅分布於長白山北坡,對研究鬆屬地理分布,種的變異與演化有一定的意義。是該地區針葉樹中較好的造林樹種,樹態美觀,又適作城市綠化樹。

保護措施:長白鬆分布地區已劃分保護區,並列為重點保護樹種,今後應促進天然更新,提高母樹結實率,采種、育苗,擴大其造林麵積。目前哈爾濱、白城、沈陽等地均已引種栽培,長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