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觀光木
觀光木是木蘭科中較進化種類,對木蘭科的分類係統研究有重要意義。而且,其木材結構細致,紋理直,易加工,是高檔家具和木器的優良木材。觀光木的花芳香、美麗,是園林綠化重要樹種。因此,被定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本種為常綠喬木,樹高達30米,胸徑達2米。樹皮灰褐色,具深皺紋。葉互生,橢圓形,長7~17厘米,上麵中脈凹,被柔毛,下麵被黃棕色糙毛。花單生葉腋,芳香,淡黃白色,具紅色斑點。花被片9~10片,狹倒卵狀橢圓形,外輪較大,長17~20毫米,向內較小。雄蕊30~45枚,花絲紅色,藥側向開裂。雌蕊10~12枚,較短,埋於雄蕊群中。聚合果長橢圓形,長10~14厘米,直徑8~9厘米,成熟時暗紫色,具黃色皮孔。種子橢圓形,長14~16毫米。
本種分布於雲南、貴州、廣西、湖南、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屬於熱帶到中亞熱帶南部地區。在這些地區氣溫高,降水量大,是其生境的主要特征。本種開花後落花落果嚴重,因此自然更新困難。對本種的保護應著重在開花、結種、種子出芽和幼苗成長等環節上,促進其自然更新。同時應加強易地引種栽培,擴大園林綠化的引種。
17.叉葉蘇鐵
現狀:涉危種。叉葉蘇鐵在我國僅零星分布於廣西龍州及雲南彌勒的局部石灰岩地區,由於森林亂砍濫伐,生境遭受破壞,種群陸續減少,又因群眾采挖,已處於瀕危境地,急待保護。
形態特征:常綠棕櫚狀植物,樹幹圓柱形,高達4米。葉螺旋狀排列,羽狀全裂,長2~3米,葉柄兩側具短刺;羽處叉狀分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邊緣波狀,長20~30厘米,寬2~3厘米,幼樹被白粉,後呈深綠色,有光澤,先端鈍,基部不對稱。小孢子葉球圓柱形,長15~18厘米,直徑約4厘米,梗長3厘米,粗1.5厘米;小孢子葉近匙形或寬楔形,黃色,邊緣桔黃色,長1~1.8厘米,寬約8毫米,頂部有絨毛,圓或有短頭,下麵有多數3~4枚聚合而生的小孢子囊;大孢子葉桔黃色,長約8厘米,下部長柄狀,上部菱狀倒卵形,寬約3.5厘米,篦齒狀分裂,裂片鑽形,長1.5~2厘米,在其下方兩則生有1~4個近圓形、被絨毛的胚珠。種子成熟時黃色,長約2.5厘米。
地理分布:分布於廣西龍州、大新、崇左及雲南彌勒,生於海拔130~175米。越南北部也有。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分布區位於熱帶北部季風區。年平均溫22℃,1月平均溫14℃,極端最低溫常年在0℃以上,偶在特大寒潮南下年分可下達-3℃,7月平均溫28.1℃;年降水量1350毫米,集中於5~9月,占年雨量75%以上;年平均相對濕度81%。叉葉蘇鐵為喜鈣植物,通常生長在石灰岩低峰叢石山中下部,土壤為石灰岩土,中性至微堿性反應,較肥沃濕潤。主要伴生植物有蜆木、東京桐、海芋等。
保護價值:分布範圍極窄,植株稀少,羽片叉狀分裂,為蘇鐵屬植物中所罕見,對保護物種和研究蘇鐵屬分類有一定的科研意義。葉叢終年翠綠,可作綠化觀賞。
保護措施:廣西龍州石山區已建立崗保護區,應在種群較多地點嚴加保護,促進其天然更新,並進行栽培,大量繁殖。
栽培要點:一般采用分蘖,切幹或種子繁殖。分蘖繁殖時,應從老樹幹基部周圍切取分蘖,種在肥沃濕潤的腐殖土中,放半陰處。也有將幹部切成片段,埋土中,使幹部四周發生新芽,再行分栽。種子壽命短,采後應即播種。
18.百山祖冷杉
現狀:瀕危種。百山祖冷杉係近年來在我國東部中亞熱帶首次發現的冷杉屬植物。由於當地群眾有燒墾的習慣,自然植被多被燒毀,分布範圍狹窄。加以本種開花結實的周期長,天然更新能力弱。目前在自然分布區僅存林木五株,其中一株衰弱,一株生長不良。
形態特征:常綠喬木,具平展、輪生的枝條,高17米,胸徑達80厘米;樹皮灰黃色,不規則塊狀開裂;小枝對生,1年生枝淡黃色或灰黃色,無毛或凹槽中有疏毛;冬芽卵圓形,有樹脂,芽鱗淡黃褐色,宿存。葉螺旋狀排列,在小枝上麵輻射伸展或不規則兩列,中央的葉較短,小枝下麵的葉梳狀,線形,長1~4.2厘米,寬2.5~3.5毫米,先端有凹下,下麵有兩條白色氣孔帶,樹脂道2個,邊生或近邊生。雌雄同株,球花單生於去年生枝葉腋;雄球花下垂;雌球花下垂;雌球花直立,有多數螺旋狀排列的球鱗與苞鱗,苞鱗大,每一珠鱗的腹麵基部有2枚胚珠。球果直立,圓柱形,有短梗,長7~12厘米,直徑3.5~4厘米,成熟時淡褐色或淡褐黃色;種鱗扇狀四邊形,長1.8~2.5厘米,寬2.5~3厘米;苞鱗窄,長1.6~2.3厘米,中部收縮,上部圓,寬7~8毫米,先端露出,反曲,具突起的短刺狀;成熟後種鱗、苞鱗從宿
存的中軸上脫落;種子倒三角形,長約1厘米,具寬闊的膜質種翅,種翅倒三角形,長1.6~2.2厘米,寬9~12毫米。
地理分布:僅分布於浙江南部慶元縣百山祖南坡海拔約1700米的林中。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百山祖冷杉產地位於東部亞熱帶高山地區,氣候特點是溫度低,濕度大,降水多,雲霧重。年平均溫8~9℃,極端最低~15℃;年降水量達2300毫米,相對濕度92%。成土母質多為凝灰岩、流紋岩之風化物,土壤為黃棕壤,呈酸性,pH值4.5,有機質含量3.5%。自然植被為落葉闊葉林,伴生植物主要有亮葉水青岡,林下木為百山祖玉山竹和華赤竹。本種幼樹極耐陰,但生長不良。大樹枝條常向光麵屈曲。結實周期4~5年,多數種字發育不良,5月開花,11月球果成熟。
保護價值:百山祖冷杉是我國特有的古老殘遺植物,是蘇、浙、皖、閩等省唯一生存至今的冷杉屬中的珍稀物種,對研究植物區係和氣候變遷等方麵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
保護措施:目前已由當地林場負責保護。近年為拯救這一樹種免於滅絕,有關方麵正在探索繁殖措施。
栽培要點:因種源缺乏,慶元縣林業部門,先用插條繁殖保存率很低,此後選擇以日本冷杉Abiesfirma為砧木進行枝接,用髓心形層對接法、圍土劈接、靠接均獲成功。杭州植物園也進行了嫁接法繁殖,保存了部分幼苗。
19.長葉竹柏
現狀:漸危種。長葉竹柏是我國熱帶和亞熱帶的珍稀樹種,除個別地區分布較集中外,多為零星散生,由於長期砍伐而不保護、種種植,現存資源甚少。
形態特征:常綠喬木,高20~30米,胸50~70厘米;樹幹通直,樹皮褐色,平滑,薄片狀脫落;小枝樹生,灰褐色。葉交叉對生,質地厚,革質,寬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無中脈,有多數並列細脈,長8~18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麵深綠色,有光澤,下麵有多條氣孔線。雌雄異株,雄球花狀,常3~6穗簇生葉腋,有數枚苞片,上部苞腋著生1或2~3個胚株,僅一枚發育成種子,苞片不變成肉質種托。種子核果狀,圓球形,為肉質假種皮所包,徑1.5~1.8厘米;梗長2.3~2.8厘米。
地理分布:分布於廣東高要、龍門、增城,海南跺羅山、壩王嶺、尖峰嶺、黎母嶺,廣西合浦,雲南蒙自、屏邊等地。生於海拔800~900米的山地林中。越南、柬浦寨也有分布。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分布區較廣,水熱條件差異大,年平均溫18~25℃,1月平均溫6~20℃以上,極端最低溫在海南為4℃以上,在內陸可低至~1℃或更低;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為中性偏陰樹種,散生於山地雨林常綠闊葉林中,在林冠蔽下能正常生長,結實較多,種子發芽力強,林下生苗生長旺盛。土壤為山地赤紅壤或山地黃壤,pH值5.5~7.0。以在深厚、疏鬆、濕潤、多腐殖質的砂壤土或輕粘土上,生長較為迅速。幼齡時生長緩慢,5年生以後逐漸加快,30年生達到最高峰,此後生長逐漸減慢。定植後20年結實。主根直而明顯,側根短小,集中於根頸下25厘米處,細根少,常具根瘤。3~4月開花,10~11月種子成熟。
保護價值:木材紋理直,結構細而均勻,材質較軟輕,切麵光滑,不開裂、不變形。為高級建築、上等家俱、樂器、器具、雕刻等用材;種子含油量30%,為不幹性油;樹形美觀,可為庭園綠化樹種。
保護措施:除海南尖峰嶺等自然保護區應加強對本樹種愛護外,建議將廣東龍門縣南昆山林區的長葉竹柏林劃為保護林,並擴大造林麵積,使其種質資源得到保護和發展。
栽培要點:當種子假種皮呈藍紫色時即可采種,不宜曝曬和久藏,應隨采隨播或沙藏至翌年3月播種。播後20天左右始發芽,優質種子的發芽率90%以上。幼苗出土後,要遮蔭。兩年苗高80~100厘米即可出圃。也可用大營養袋育苗,生長更快。或於春季采用嫩枝扡插。造林地宜選在陰坡或半陰坡、空氣濕度較大、土壤肥厚的砂壤土上。以雨季造林為宜。
20.筆筒樹
筆筒樹
現狀:稀有種。本種在中國過去僅知產於台灣省,1982年在廈門大學自來水池附近的山溝發現一株,這是中國大陸的首次記錄。由於生境不隱蔽,非常容易被人發現,遭到破壞,樹下及周圍均不見幼苗幼株,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大陸分布將會消失。
形態特征:樹形蕨類植物。莖直立,高可達10米,胸徑10~15厘米,基部密被交織的不定根,向上有清晰的葉痕,頂部殘存少量宿存的葉柄。葉螺旋狀排列於莖頂端;莖端、拳卷葉及葉柄基部密被鱗片和糠秕狀鱗毛;鱗片灰白色至淡棕色,線狀披針形,漸尖頭,先端和邊緣具褐棕色剛毛;葉柄長40~50厘米,通常棕禾杆色,連同葉軸、羽軸具小瘤狀突起,被白霜,在背麵兩側各具一條不連續的淡綠色的氣孔線,向上直達葉軸;葉片大,長矩圓形,長1.5~2.7米,寬0.6~0.8米,三回羽深裂;羽片16~22對,互生,基部一對縮短,長約35~40厘米,中部羽片長50~80厘米,寬20~26厘米,長矩圓形,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26~28對,互生,基部一對稍縮短,中部的長10~15厘米,寬1.5~2.2厘米,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平截,無柄或具短柄,羽狀深裂;裂片20~26對,稍斜展,下部幾對裂片分離,以狹翅與小羽軸相連,中部的長1~1.3厘米,寬3~4毫米,鐮狀披針形,圓鈍頭,錢緣;葉脈在裂片上羽狀分叉,基部下側一組出自小羽軸;葉片厚紙質,上麵綠色,下麵灰綠色;羽軸、小羽軸上麵有溝,被淡黃色彎曲毛;下麵密被卵狀至卵狀披針形小鱗片和針狀硬毛。孢子囊群生側脈分叉處,具隔絲,囊托突起,囊群蓋特化為簡單的鱗毛狀。
地理分布:產我國台灣台北、宜蘭、桃園、南投、花蓮、屏東、台東及福建廈門。在台灣生1000米以下山地,偶達1500米。菲律賓及日本也有分布。
生態學和生物特性:本種樹幹高,無直根係,具數不定根,喜氣濕度大,土壤濕潤的環境,常生長在山溝。在廈門,生長在以台灣相思AcaciaconfusaMerr.為主的闊葉林下墓地、被雨水侵蝕的2米深的溝中,坡向南偏西,坡度15°。森森群落高約15米,群落覆蓋度達70%。土壤肥沃,含砂量大。當地春季多陰雨,夏季常有台風和暴雨,氣溫和濕度均適合孢子體植株生長。唯秋季冬季多晴少雨,生境幹旱,但溝中相對濕度大,又可避風防寒。經觀察,孢子囊群生長期約4個月,孢子葉一年長兩次,分別在4月和10月。但無配子體生長環境,所以無幼苗。
保護價值:筆筒樹樹形美麗,高大挺拔,樹冠有如巨傘,是蕨類植物中少有的種類,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園藝觀賞植物。大陸僅廈門一株,對研究大陸與台灣植物區係的關係有一定的意義。
保護措施此株筆筒樹,濱鄰廈門大學校園,學生常來附近野炊,農民亦在此放牧,毀於一旦的可能性極大。雖然學校當局已用鐵欄柵圍護起來,畢竟範圍大小,不足維護穩定的生態小環境。建議結合校園建設,擴大保護範圍;組織力量觀察記錄生長發育周期情況,測定各項生態因子指標,為擴大栽培提供基本資料;進行孢子繁殖和葉尖組織培養試驗,盡快培養出新的植株。廣州、香港已引種栽培。
21.中國蕨
現狀:稀有種。本種僅分布於雲南西部及四川北部少數地區,零星生長在裸露的石岩上或矮灌叢岩縫。極為少見。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8~2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栗黑色,有棕色狹邊,全緣。葉簇生,葉柄長10~18厘米,亮栗黑色,下部疏被鱗片;葉片五角形,長寬近相等,約7~10厘米,近三等裂;中央羽片最大,長6~9厘米,中部寬3~4.5厘米,長圓狀披針形,先端短漸尖,基部突然收縮成三角狀耳形,並呈楔形下延而與側生一對羽片相連,羽狀深裂;側生羽片三角形,長3.5~6厘米,不對稱的二回羽裂,羽軸上側的裂片較下側的為短,全緣;下側基部一裂片特長,約3~4.5厘米,寬1~1.5米,羽狀深裂達小羽軸的狹翅,向上的裂片全緣或有一、二粗齒;葉脈在未回裂片上羽狀分叉,下麵粗凸,栗色,彼此接近而成瓦楞形,上麵略下凹;葉幹後革栗色,彼此接近而成瓦楞形,上麵略下凹;葉幹後革質,褐綠色,上麵光滑,下麵被腺體,分泌白色蠟質粉末。孢子囊球形,幾無柄,有極闊的環帶;通常單一,生於小脈頂端;囊群蓋線形,由部分變質的葉邊反折而成,灰棕色,邊緣有粗齒;孢子圓形,表麵具顆粒狀紋飾。
地理分布:分布於雲南西部賓川、大姚及四川北部青川,海拔1100~1800米的地帶。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本種分布區的氣候屬於西部亞熱帶的高原季風類型,有焚風而形成幹熱氣候,雨量少(僅600~700毫米)。土壤大都為紅褐土或石灰岩風化的石灰土,土層瘠薄,石粒多,地表裸露。生於華西小石積OsteomelesschwerinaeSchneid.車桑子Dodonaeaviscosa(L.)Jacq.薄葉鼠李RhamnusteptophyllaSchneid.馬鞍羊蹄甲BauhiniafaberiOliv.以及扭黃茅Heteropogoncontortus(L.)Beauv.exRoem.etSchult.等耐幹熱的矮灌木叢內。在冬春漫長的缺水季節,中國蕨子囊於4~5月形成,孢子成熟於9~10月。
保護價值:中國蕨屬為我國特有。據現有材料看,它可能是中國蕨科最原始成員,是研究該科係統發育的良好材料。
保護措施:建議科考人員采集時注意保護。有條件的植物園可移植作為石生植物園成員。
栽培要點:目前尚未引種栽培。可試用孢子或根莖在石縫中試驗培養。
22.海南粗榧
現狀:瀕危種,海南粗榧能長成高大的喬木,材質優良,累遭砍伐。自60年代從其樹皮、枝葉中分離出多種三尖杉酯堿,對治療白血病及淋巴肉瘤有一定療效後,破壞更為嚴重,資源日趨枯竭。必須加強保護,大量種植,才能永續利用。
形態特征:常綠喬木,樹幹通直,高20~25米,胸徑可達60~110厘米;樹皮通常淺褐色或褐色,稀紅紫色,裂成片狀脫落。枝基部有宿存芽鱗,髓心中部具1樹脂道。葉交互對生,兩列,線形,質地較薄,中上部向上側微彎或直,長2~4厘米,寬2.5~3.3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截形或圓形,幾無柄,兩麵中脈隆起,上麵綠色,下麵有兩條白色氣孔帶。雌雄異株,偶有同株;雄球花6~8聚生,圓球狀,腋生,直徑6~9毫米,總梗長約4~5毫米,雌球花具長梗,生於小枝基部苞腋,稀頂生,有數對交互對生的苞片,每苞腋著生2胚珠,胚珠生於球托之上,通常2~8個發育。種子簇生於梗端,翌年成熟,下垂,全部包於肉質假種皮中,倒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圓卵形,微扁,長2.2~3.2厘米,頂端有突尖,成熟時假種皮常呈紅色。
地理分布:海南粗榧除主產海南省外,廣東西南部信宜,廣西東南部容縣,雲南東南部國富寧、廣南、麻栗坡和南部景洪、猛海與西部龍陵,西藏東南部墨脫等地有間斷分布。在海南,目前僅在尖峰嶺、南茂嶺、毛陽嶺、毛瑞嶺、紮南嶺等林區保存少量植株;定安縣境內間有分布記載,但現已絕跡。印度東部、緬甸北部、泰國北部與西部、老撾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征:分布區主要位於熱帶與南亞熱帶,散生於海拔700~1200米山地雨林或季雨林區的溝穀、溪澗旁或山坡。氣候濕潤,年平均溫18~20℃,極端最低溫可達0℃,年降水量2200~2600毫米,相對濕度高達90%左右。土壤為山地黃壤。幼苗幼樹期間需要一定遮蔭,成長後需光量不怕增加;大樹蔭芽力強;幼樹樹皮生物堿含量最高。海南粗榧雄
球花適逢旱季(2~3月)盛開,種子9~10月成熟。因天然授粉率低,結果也少,加上易遭鳥獸為害,故難獲得種子。
保護價值:海南粗榧是三尖杉屬植物分布最南的種類,能長成高大的喬木,木材優良,三尖杉酯堿的含量及藥用成分較高,有一定的科學意義和經濟價值。
保護措施:海南粗榧在海南島雖已列為禁伐樹種,但產地群眾剝皮出售或砍伐林木的情況仍有發生,建議有關部門采取更有效的保護措施,停止收購,加強母樹的保護,積極繁殖、栽培、擴大種植。其它產地亦應采取保護措施。
栽培要點:用種子繁殖。9~10月果實成熟後即可播種育苗。經204天發芽,苗圃地宜選在海拔800米的陰坡溝旁;用剝去內種皮的方法育苗,小苗宜移入容器中,置於蔭棚下,待苗高50~100厘米時,即可在海拔800米左右的溝穀兩旁疏林下定植。亦可用當年生小枝作插穗,經100~150ppm吲哚乙酸處理12小時後,插於以椰糠為基質的苗床上,經3~5個月即可長根成苗,成活後宜剪幹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