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誰占了誰?——釣魚島隻有一個 (1)(1 / 3)

2009年5月27日,日本外相岡田克也說:“(釣魚島)不存在領土問題,沒有討論的餘地。”

內容提要

中國台灣“保釣行動聯盟”執行長黃錫麟說:“保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要做一個長期抗戰的準備。因為這是我們的領土,不能讓日本人隨隨便便就欺負到家門口來了。”

對於2010年9月7日的中日撞船事件,保釣誌願者張立昆一點也不覺得奇怪,“那種圍堵和撞擊,是日本軍艦慣用的方式”。

日本已故曆史學家、京都大學教授井上清強調:“釣魚島等島嶼最遲從明代起便是中國領土。這一事實不僅是中國人,就連琉球人、日本人也都確實承認。”

1. 保衛釣魚島

2008年6月16日清晨5點20分,距釣魚島七八海裏處,“全家福”海釣船全速前進,波濤滾滾,情勢緊繃。在第二天的報紙中,中國台灣媒體一句一句地回放那一時刻那片海域的緊張對峙:

晨曦中,日本巡邏艦喊話:“全家福海釣船,你們已進入日本領海,立即離開!”

中國台灣基隆海巡隊長黃漢鬆還以顏色:“海上保安廳巡邏船,這是我們的海域,我們船舶有航行的自由,請不要幹擾它的航行。”

事後,黃錫麟回憶起來,仍然顯得很激動:“走到距離釣魚島6海裏到0.4海裏這段的時候,雙方的對峙最為激烈。這本身就是最敏感的、衝突最多的地方。日本保安廳的船要撞我們,我們中國台灣的巡海艦馬上衝過去,把他們頂回去。這種動作連續好幾次。日本的船還在我們前麵蛇形行駛,弄得波浪很大。前麵船要蛇形行駛的時候,我就跟船上的人講:‘小心,小心,抓緊欄杆,快蹲下來。他們又要造浪啦。’”

“噴水的時候有噴到我們,但是離我們還比較遠,不造成多少危險。如果近的話是很有殺傷力的。他們噴我們,我們的海軍也噴他們。兩邊互噴。距離最近的時候,兩艘船距離不到兩公尺。”

2年前,5年前,乃至更為久遠的時候,起航的港口一直是台北縣瑞芳鎮深澳港,目的地一直是釣魚島,帶隊的一直是黃錫麟,保釣船一直是“全家福”號,船長一直是跟黃錫麟合作保釣十幾年的老朋友遊明川。?趥?趯

作為中國台灣“保釣行動聯盟”執行長,黃錫麟與同伴們的2008年“保釣”之行雖仍驚心動魄,但較之以往,這一回因有中國台灣的護航艦保駕,保釣船沒有落單無援而淪為日方船艦“老鷹抓小雞”的衝撞欺負。但並非每次都這麼幸運。

黃錫麟想起兩年前2006年的8月16日,他和已去世的保釣英雄“趙老爹”趙德申攜手並肩的最後一次保釣行動。那本是一次包括兩岸三地及海外華人在內50艘保釣船的大規模行動,卻因陳水扁當局層層阻礙,最終隻剩下了5人1船孤軍奮戰。

保釣聯盟中像黃錫麟這樣正值壯年且一幹就是十幾年的已經寥寥無幾,眾多20世紀70年代擎起保釣大旗的老將也都年事已高,“這個工作吃力不討好,誰願意接手幹?”黃錫麟說。還好,有“老保釣”一直解囊相助。“他們年紀大了沒辦法出海,就把保釣的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

2008年那一次,黃錫麟後來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繞釣魚島的時候我們的船離釣魚島約0.4海裏。很近,島都看得很清楚。我們不能再往前靠近了,再往前就會擱淺了。要登島,隻有一塊可行的海灘,但日本的船就停在那邊,我們不敢貿然下去。我們下去的話,可能就會被抓。雖然我們中國台灣這邊有已經待命在那裏的外援部隊,萬一我們人被抓走的話,他們馬上會追上去解救我們,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節外生枝,一發不可收拾。我認為我們這次出來最主要就是要宣示我們的主權而已,我們不要有激烈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