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誰占了誰?——釣魚島隻有一個 (2)(1 / 3)

9月8日淩晨1點左右,日方以涉嫌妨礙執行公務為由,將中國漁船和15名船員全部扣押起來。被押的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是福建晉江人,其出生並居住的晉江市深滬鎮港阜村是個典型的漁村。港阜村村委會主任詹靈興說:“釣魚島是傳統的漁區,村裏漁民經常到那裏捕魚,這是中國的海域,我們漁民為什麼不能去呢?”

深滬鎮始建於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唐時稱壁山裏,宋時稱弦歌裏,元時始稱深滬。在泉州32港的記載中,深滬獨占兩大港口。1000多年以來,打魚一直是這個地方的傳統生產方式。直到如今,以有2500戶居民的港阜村為例,依舊有八成居民靠打魚為生。?趥?趶

在深滬鎮上住了60多年的老漁民陳義,已經有40年的打魚經曆。陳義說他們的村子離深釣魚島並不遠,300多海裏,船“突突”開過去,20多個小時就到了。每個船長都一直嚴格按照海防線的標識去打魚。他們的手上和漁船機器上,都有一張海防圖,中國的海岸線畫得清清楚楚——當然,釣魚島也畫在其中。而且,他們的祖祖輩輩都在那片海域裏打魚,漁民們從來不覺得,那是日本人的地方。

但漁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年去釣魚島打魚,運氣不好是要受氣的。因為,日本人的巡邏艇,現在越發頻繁地出現在了漁區,而且,巡邏艇的數量,又增加了幾艘。

在老漁民陳義的記憶裏,日本人的巡邏艇,是在1972年美國將琉球主權移交日本以後出現的,但那時船幾乎碰不到,即使看到了,也就是示意漁民離開,態度相對溫和。他們偶爾也會碰見中國台灣的漁民,但日本軍艦對中國台灣漁民就不太客氣,每次都會拿艦艇攪起大浪,逼迫中國台灣漁民離開,甚至還動用高壓水槍。

目前,日本海上保安廳已經把釣魚島周圍劃分為3個巡邏區域:距釣魚島12海裏的範圍內為“絕對禁止區”,12-24海裏為“嚴格監控區”,24海裏以外為“警戒監視區”。?趥?趷劃分這個“警備體製”的目的就是阻止大陸及中國台灣民間船隻靠近釣魚島。並且對進入“絕對禁止區”的中國漁船和保釣船隻,采用撞擊、高壓水槍噴射等方式暴力驅趕。對於在釣魚島周邊海域航行的中國軍艦及公務船隻,日本海上保安廳通常也是采取尾隨監視等方式,全程監督。

據悉,釣魚島海域的日本巡邏船均來自日本海上保安廳的第11管區,其本部就設在衝繩島,在第11管區中,與大陸和中國台灣船隻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石垣保安部,“與那國島”號巡邏船就隸屬於這個部門,平時,石垣保安部的1-2艘巡邏船,每天都要在釣魚島周邊海域進行數次巡邏。

據陳義說,以前日本的巡邏艇或者軍艦是漁船離岸15海裏或者12海裏才采取行動,而現在他們漁船離釣魚島還有40多海裏,日本的巡邏艇就開始靠了過來。最多的時候,五六艘日本艦艇一起靠過來。現在幾乎每年都會碰上。陳義說,日本軍艦很大,會過來朝他們喊話。“喊什麼,海上風大,我們從來沒聽清楚過。”老陳說,但他們從日本人的動作和語氣,一般都會判斷出是讓他們離開。

如果到了晚上,巡邏船還在船頭升起綠色信號燈,意思是要求漁船立即停止航行,準備接受檢查。假如漁船毫無反應的話,日本巡邏船甚至會動用槍炮進行警告性射擊,軍艦會進行驅趕,直升機也會出來,它們會盤旋在漁船的上頭,直升機螺旋槳的風很大,刮得人都站不穩。

其實,漁民們最怕的不是這個,他們最怕的是,漁船被日本巡邏艇逼停,這時日本人會帶著槍械上來,對漁船檢查。“這個時候最麻煩,一查就是好久,搞不好還要沒收漁具。”陳義說,打魚的漁船一旦被沒收漁具,損失就是十幾萬元的事情。為了對付日本人,深滬鎮漁民近年來添置的新漁船,船身多采用加厚的高碳鋼板,防撞擊能力有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