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拜的什麼神?——靖國神社有“鬼” (1)(1 / 3)

2005年5月26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政務官森岡正宏說:“甲級戰犯在日本國內不是罪人,如果在靖國神社供奉甲級戰犯被說成是件壞事,將會給後世留下禍根。”

內容提要

靖國神社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問題是裏麵的靈璽簿上記著14名甲級戰犯的名字。作家餘傑認為,如今的靖國神社已“完全蛻變成為軍國主義意識形態的馬前卒”。

在南京犯下累累罪行後,1938年3月鬆井石根複員回國,在伊豆山山腹燒製了一尊合十觀音立像,起名為“興亞觀音像”。鬆井本人還對此像的含義作了解釋,說:“此像容目溫和,麵向南京,體現了以此功德永遠向怨親平等、祈仰東亞之大光明之本意。”

德國《新消息報》的社評稱:假如德國也像日本拒絕承擔曆史責任的話,難以想像現在的歐洲會是什麼樣子。

1. 招魂社

日本的神社多如牛毛,據統計,日本全國目前共有大大小小的神社13萬座,也就是說,平均不到1000個日本人就擁有一座神社。說到神社,不能不附帶說一說寺廟,日本的寺廟同神社幾乎一樣的發達,而且兩者常常同處一地,隔壁鄰居。在平常日本人的家庭裏,如來、孔子、耶穌基督和當地的土地爺經常擱在同一塊牌位下接受膜拜。因為這些神靈,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全請到一起來,豈不效用更大?這就是日本人的價值觀。?趩?趮

日本人從中國人這裏請來了佛教,卻丟棄了佛家的戒律,在日本,和尚和尼姑是個職業,是個人的選擇。日本和尚不僅可以吃葷,大部分佛教派別的和尚和尼姑都可以結婚生子,而且和尚可以和尼姑結婚,也可以在同一個廟裏修行。更讓佛家人士難以理解的是,日本佛教居然鼓吹殺人為樂。號稱日本佛家一代宗師的親鸞公然提出:“為了達到往生,即使千百人也能斬殺。”在他看來,殺人,就是替對方超度,還是一件善事。

日本人借鑒中國的道教設立了神道教,神道教不是以師法自然、尊重自然、維護個性為宗旨,而是以天皇為核心,將天皇封為天地之主宰,將皇權等同了自然之神,將政權和神權混為一談,完全規避了道教敬天自然的規範。

本尼迪克特指出:日本文化是典型的恥感文化,自己做了惡事,隻要不被別人看見就沒事了。即使被人看見了,隻要矢口抵賴也可逃避。?趩?趯

每年“8·15”日本戰敗日,日本右翼勢力都通過參拜活動,美化侵略戰爭。日本的靖國神社旁邊開有一家中餐館,店老板是一位華人,她說,每年重要的祭祀節日,來靖國神社參拜的日本人絡繹不絕。許多日本人參拜之後來此吃飯,這裏是附近唯一的中餐館。許多日本老人參拜完靖國神社之後,頓時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神采奕奕、精神百倍,令她感到驚詫。

靖國神社成立不過百餘年,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北,前身是“東京招魂社”,最初的意圖為了給在明治維新內戰(戊辰戰爭)中,為輔佐天皇而死去的3000多官兵“招魂”,1869年6月由明治政府設立。1879年6月正式改稱為“靖國神社”。“靖國”是“鎮護國家”的意思。因此,靖國神社不同於一般的神社,是專門祭祀死在戰場的軍人的神社,它在日本眾多神社中有著獨特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占領軍總司令部在1945年12月發出“指令”,切斷了靖國神社與國家的特殊關係。1952年9月,根據日本憲法政教分離的原則,靖國神社改為獨立的宗教法人。

中國作家餘傑為了研究和了解日本的曆史,於2004年來到日本,來到了東京靖國神社,他對那天的所見所聞是這樣描繪的:

靖國神社是東京市中心除了皇宮之外又一塊難得的綠地,且對外開放。粗一看,似乎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公園,樹木間的草地上遊弋著大群或白或灰的鴿子,一派和平恬靜的氣象。然而,仔細一看,每棵樹木上都掛著“支那派遣軍”或其他侵略軍隊某某師團某某聯隊的番號,大都是戰友會慰靈的標誌。頓時,每棵樹木在我的眼中都變得血跡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