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誰威脅誰?——日本財團“布控”中國 (1)(1 / 3)

2010年的博鼇論壇上,日本經濟學家山崎養世說:“日企搬到中國引發日本高失業率。”

內容提要

日本三井財團就如一艘核潛艇——它就潛伏在你身邊,但你卻感受不到它。

對於日本經濟,人們看到的其實是兩個:一個就是本土經濟,遭遇天花板而步履蹣跚;另一個則是它的離岸經濟,在全球配置資源,暗自發力,由跨國公司與財團為單位串聯起來的龐大帝國已經悄然形成。

1. 穿西裝的軍團

日本經濟學家長穀川慶太郎,曾在日本《呼聲》月刊上發表題為《中國的未來取決於日本》的文章,寫道:“隻要仔細分析中國的實態,我還是認為,中國的未來掌握在日本和美國手中。”這篇文章充滿了日本人的傲氣,長穀川慶太郎預測:“中國對日本的依賴隻會越來越加強而不會越來越削弱。”這就意味著“日本越來越有能力控製中國”。

人們可能不知道三井,但肯定知道豐田、東芝、索尼、鬆下、三洋,這幾個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而它們竟然都屬於同一個財團——三井財團。而由這些企業組成的經理會稱為二木會,是三井財團的最高領導機構。作為三井財團的最大分支,三井物產早在1995年就排名世界500強第二,並且連續5年以上進入世界500強前三名。

日本有6大財團,三井是其中曆史最悠久的,日本明治維新就是三井背後投資,此外,三井資助過孫中山,二戰期間,三井是軍國主義的幫凶,三井類似於中國溫州的“商幫”,是一個將貿易、投資和產經結合在一起的財閥。?趫?趰

三井集團有很多企業沒有加三井的名字,比如說東芝、索尼、石川島播磨重工、王子造紙。三井對500強排名從來都不屑一顧。三井財團體係內的500強企業有一大把,財團所屬的成員企業就有豐田、東芝、索尼等全球行業翹楚,財團投資、參股的關聯企業則延伸到通用、西門子、愛立信等全球頂級陣營。如果三井想爭500強排名的風光,隻需簡單地將財團所屬企業的財務報表並進三井,就可以輕鬆坐到世界第一的位置。

三井財團資產總額為3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萬億),雇員近24萬人。核心成員有24家大壟斷公司,其中銀行2家、保險公司2家、工礦企業15家、商社1家、大百貨商店1家、房地產行業1家和運輸企業2家。

在世界範圍內,三井投資、參股的企業幾乎無所不在,三井財團的經理會成員公司及其子公司和關聯公司共達150多家,但是在三井關聯企業的身上基本看不到三井的名稱。三井就如一艘核潛艇——它就潛伏在你身邊,但你卻感受不到它。

2008年10月中旬開始,一本名為《三井帝國在行動——揭開日本財團的中國布局》的書在網上熱傳,被認為是繼《貨幣戰爭》後,又一振聾發聵之作。白益民,這個在三井公司服務了12年的北京人,揭開了日本經濟的秘密。

他有一段自己在日本三井的工作經曆:北京輕工學院畢業後他在一輕總公司工作了2年,當時大家都想去外企,他也應聘了很多公司,都不成功,沒想後來倒被三井錄用了。那時他和大家一樣,不知道三井是幹什麼的,隻知道三洋、索尼、鬆下等。他外公那年90歲,他知道舊上海有家三井銀行,說是家大公司,這是他當時知道的唯一信息。

據他介紹,當時三井在中國隻有一個辦事處,不經營,隻收集信息,並協助東京本部工作。1995年,他幫助公司將一船玉米(5萬噸)賣到中國,這是曆史首次,引起了總部的轟動,調他到東京本部“研習”3個月,這樣白益民才有機會真正了解三井。?趫?趲

到東京“研修”的白益民,一下就被震撼了,日本不產玉米,賣的都是美國玉米,但在國際玉米貿易中,卻起著重要作用。三井每年向中國台灣和韓國出口200萬噸玉米,日本與美國同時報價,美國到岸價100美元,日本卻能報99美元。很多人會問,那不是做的虧本買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