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中國可怕嗎?——算算中日的曆史賬 (3)(1 / 3)

日本資源極端匱乏,其陸地上除了盛產木材以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可用的能源。日本本島65%以上是山地,不利於農耕。在狹窄的日本島上,隻有20%的田地適合於耕作,而且每塊耕地平均麵積不超過2.5英畝。日本還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頻繁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台風、地震、海嘯、火山爆發以及洪水暴雪,一樣也沒少。在日本列島周圍,每天3級以上的地震就有四次,日本國內共有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總數的1/10,而且日本1/4的國土被火山噴出物覆蓋著。日本國內沒有大江大河,不具備產生原始文明的條件。更可怕的是,日本自古以來就屬於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貧瘠又狹窄的島嶼上,又必須承載著這麼多的人口。如果讓日本人株守孤島,沒有外援,那麼,這個地方遲早就會變成一個死島。?貋?貖?財

可是,造物主在它的西麵,安排了一個最敦厚的鄰居,那就是漢文化發源地,世界上最古老繁榮的文明古國之一——中國。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日本離中國之間的海運直線距離為700餘公裏,通過朝鮮半島陸路來華也不過500公裏。這樣的一個地理環境的安排使日本處於一個絕佳的自衛地位。首先,中國人要跨海襲擊日本,700多公裏的海運距離是一個大陸民族難以輕鬆逾越的。而從陸路進攻日本列島,不但要越過崎嶇的朝鮮山脈,還要準備越過日本海峽的海軍,這也是冷兵器時代很難實現的。而這樣的地理位置對日本人則極為有利,當需要襲擊中國時,淺淺的日本海峽對於人人熟悉海潮的日本人來說,如同兒戲。而一旦戰爭失利,撤回本土就意味著安全,因為中國人從來就是大陸民族。

中華文明自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就已經有了5000多年,從中華文明進入成熟期的漢朝開始,日本文明才在世界文明史上第一次露出了身影。世界上用文字記載日本人曆史的不是日本人自己,而是中國人。

中國的東漢時期的史書中,已經有關於倭人的記錄,大約是說,在朝鮮附近的大海上,有倭人居住,那裏的人身材矮小,所以稱為倭人。倭,就是矮小的意思。當時的日本,還處於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

古代的日本人隻能住在土洞裏,其土木建築技術是朝鮮人傳授的。日本曆史記載,5世紀後半期,新羅送來了一個叫豬名部真根的木匠,雄略天皇命令他建造房屋,他使用中國人的規矩和準繩,把中國的建築樣式第一次正式傳授到了日本。日本天皇的陵墓也是擁有中國技術的朝鮮人設計建造的。

直到中國的三國時代,日本人仍舊沒有自己的服裝。當時的日本人,沒有針、剪,穿得很不成樣式,《魏誌·倭人傳》記載,日本的男子“其衣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日本的女子“作衣如單被,穿其中央,貫頭衣之”。而且男子無論大小,都“鯨麵文身,以朱丹塗其身”。這就說明此時的日本人還沒有衣服,男人身上像纏了個麻袋,女人身上像背了床單被,而且渾身刺滿了圖騰物,他們還處於原始人部落社會的狀態。

公元283年,朝鮮半島的百濟首次向日本人送去了縫衣的女工,這是日本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地接受縫衣技術。

同年,一群自稱是秦始皇後代的部族人也從百濟進入日本,給日本人帶去了養蠶和紡織技術,這是日本首次大規模地接受紡織技術工人。

日本最早的製革術、繪畫術、曆法、醫藥、文學和儒學,乃至後來的全部文化教育事業,都是從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

從中國的三國時期開始,中國人就開始接受日本人的朝貢,最愛麵子的中國人在被朝貢之後,當然回饋的是豐厚的贈禮。日本吃的糧食——水稻,日本人穿的衣服——麻布,日本人祭祀用的祭器——銅器,都源於中國。

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直至隋朝的6個世紀中,日本曆史上第一個像樣的王國出現了,大和國,這就是今天日本國的前身。此時的日本人,依然沒有自己的文字,公元285年,朝鮮人王仁從朝鮮半島來到日本,向大和國國王(此時的大和國的首領稱為大王)獻上了中國的書籍《論語》十卷和《千字文》一卷,這是有曆史記載的日本人從中國人這裏學習文字的最早的記錄。此後,日本皇室開始正式學習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