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武權還說:因為欣怡讀高三了,周誌鴻一下班就急忙去綿陽照顧女兒,經常擠公交車。蘭輝一再給我打招呼,不準她搭辦公室的順風車,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記者在采訪蘭甲正時,聽到蘭甲正不住地歎息,感到作為蘭輝父親的他,心中對蘭輝似有許多的不理解:
他就和我同住在一個小區,一個月見不著一回人影兒,我眼睛又不好,天天看電視裏北川的新聞節目,在電視上找他——偶爾能看到他一眼,才曉得他在做啥子。
蘭輝主管民政工作,民政局掌握著社會各界捐贈的助殘器材。給腿腳不方便的父親申請一輛輪椅,於情於理都是說得過去的,但他忙於公務,一拖再拖,直到因公殉職那一天也沒有為父親把輪椅拿回來。如今,蘭甲正坐的輪椅,還是香港同胞捐贈的。
難怪蘭甲正有怨言:他還沒外人對我好……蘭輝犧牲後,一次次的敲門聲,讓蘭甲正終於理解了蘭輝——綿陽市委書記羅強、北川縣委書記劉少敏來了,他們緊緊握著老人的手說:你養育了一個好兒子!
那麼多素不相識的人來了,都說:以前蘭縣長幫助過我,而我卻無法報答他的恩情!
最讓蘭甲正吃驚的是,茂縣、平武那邊來了一大群山民!
隻因為公路暢通,方便了北川,也方便了鄰縣,山貨賣得出去了,農家樂又重新開張了——百姓都曉得北川有個蘭縣長,是個替老百姓辦實事的大好人。如今,蘭輝走了,他們心裏惦念著,便結伴來看望“蘭縣長的父親這個老輩子”。
房間根本擠不下,他們就站在房門外的樓梯、過道上。
他們帶來了一大堆山貨,有洋芋、白菜、筍幹、活雞……一張張被山風烈日鑄成的古銅色的臉上掛著淚花,一雙雙粗大的手握住蘭甲正的手,他們說著同樣的話:你老人家要保重身體!
蘭甲正終於明白了兒子一天到晚在忙些啥子。
回過頭來分析,蘭輝的“潔癖”具有鮮明的現實因素。
蘭輝深知,老百姓有多麼痛恨貪腐。目前,對幹部還缺乏一套公開、透明、有效的監督機製,麵對現實,蘭輝小心翼翼,不惜“矯枉過正”,有時甚至有些“不近人情”。
這讓人想起曾卓的詩《懸崖邊的樹》,其中兩句頗有哲理:“它的彎曲的身體,留下了風的形狀。”“不近人情”
的扭曲,也留下了“風”的形狀。蘭輝的“潔癖”,是蘭輝對貪腐的深惡痛絕,是蘭輝對自我道德底線的嚴防死守,是蘭輝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潔身自好!
采訪蘭輝,讓許多記者掉淚。擦去淚水,不禁深思:淚水背後那最讓人感動的是什麼?
記者越挖越覺得,北川精神就是一座大金礦,蘭輝就是這座大金礦中一粒最閃亮的金子。
14.熱淚,濺進了酒杯
輝輝走了,天都在哭!
為了看清山路,雨刮器拚命刮,一直刮了八個小時。北川教育學院的老同學譚智泉、田春華、王玉芳等,從甘孜州海螺溝連夜急行四百多千米,終於在5月24日淩晨三點趕到了北川。
輝輝走了,似乎是一道無聲的命令,讓三十二個同學從成都、三台、廣元、綿陽、甘孜等地趕來,他們要最後再看一眼“我們的輝輝”!
所有的朋友無法接受失去蘭輝的殘酷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