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放下痛苦才能體會到幸福(1 / 1)

在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常常要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

——巴爾紮克

人生不可能沒有痛苦,但是最痛苦的莫過於那些抱著過去的痛苦不放的人。自憐的習性使人一遍遍地回顧曾經的痛苦經曆,一次次地重新拾起痛苦的感覺。

其實,痛苦隻是一種知覺,它會在人們不斷的複製中增強對人的腐蝕性,當它達到一定的量度,便會開始不斷地扼殺幸福的因子。人的內心如果被過去的過錯和痛苦填滿,便會失去接受幸福的空間。放下痛苦,人才能轉而尋找到自己的幸福。

要知道,時光不會倒流,過去既成事實,任何人無法改變,因為人生不可以重新來過。泰戈爾說過:如果你在錯過太陽的時候流淚了,那麼你又要錯過星辰了。的確,當你用過去的痛苦損害了目前存在的意義,你就是在傷害你自己,企圖用過去的痛苦埋沒現在的幸福。因此,我們要學會放下痛苦,不要浪費時間去撫摸過往的傷痕,那樣你永遠不會看到幸福!

一位苦惱的年輕人背著一個大包裹去尋找幸福,經曆了層層荊棘和道道坎坷,來到一條波浪洶湧的大河前。

河上沒有橋,卻有一位清臒的白首老人答應他駕著獨木舟載他過河。

老人問年輕人去哪裏,他回答說要去尋找幸福。

“是這樣!那你把這個破包裹丟到河裏,然後再去尋找。”老人對年輕人說。

“這可不行,包裹裏麵藏著我一路上跋涉中的孤獨、黑夜裏的寂寞、跌倒時的痛苦、受傷後的淚水,靠著它們的陪伴我才走到了今天。”年輕人緊緊地抱著自己的包裹。

老人不再說話,隻是在過河之後要求年輕人把自己也放進包裹裏。

“什麼?”年輕人以為自己聽錯了。

“既然你什麼都放不下,那我也幫助你過了這條大河,你應該把我也帶上。”老人解釋道。

年輕人恍然大悟,把裝滿痛苦回憶的包裹丟下。頓時,他感到步履無比輕鬆,更讓人奇怪的是,他的心底湧出了一種幸福的感覺。原來,幸福,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隻要能夠拋開痛苦。

生活中,人們可以輕鬆地把榮耀和成績放在身後,但要將曾經經曆過的痛苦完全放下卻不那麼容易。

“好了傷疤忘了疼”是對那些健忘的人的一種警示,但是,如果我們要走進幸福的田園,就要學會“忘掉疼痛”。著名作家紀伯倫有一句話:“忘記是自由的一種形式。”忘記曾經的傷害,忘記已發生的過錯,忘記已品嚐過的痛苦,隻有這麼做,才能使我們的心靈達到一種自由的境界,心中才能容下幸福。

無論什麼樣的傷痕,都會隨著時間的流轉結疤好轉,無論什麼樣的創痛,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漸漸消失,隻要我們能夠勇敢地放下。如果我們總是抱著過去的悲傷不放,那麼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又會回憶著今天的痛苦。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我們擁有的就隻有痛苦,永遠也體會不到幸福的感覺。

回憶過去的傷痕,是為了吸取教訓,而不是為了讓自己陷入痛苦。痛苦,是脆弱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我們在經曆無數無可挽回、無法抗拒的災難中,可能會萬念俱灰,心如死灰,一旦災難和痛苦已過,就應該想辦法告訴自己:我要忘卻,忘卻了痛苦就意味著得到幸福。

美國小說家達克頓曾說過:人一旦雙目失明,就無法生存。可當他60多歲真正失明時,發現自己原來仍然能夠活下去,而且也可以承受這種痛苦。因為他沒有把失明當作痛苦。

美國另一作家達爾·卡內奇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小時候有一天,我到一間沒人住的破屋裏玩。玩累後把腳放在窗台上歇著時,一點聲響驚得我一躍而起,沒想到左手食指上的戒指此時鉤住了一隻鐵釘,竟把手指拉斷了。我當時嚇呆了,認為今生全完了。但是後來手傷痊愈了,也就再沒有為這事煩惱。現在我幾乎從不想到左手隻剩四個手指。”

他們本該是痛苦的,可是他們不喜歡玩味痛苦,因為他們知道:苦難並不是可以升值的古董,甚至可能會使短暫的人生貶值。唯有放下,過去的苦難才能對現在對未來有一點意義。

我們已經為過去付出了代價,如果沒有別的辦法,那就請瀟灑地揮一揮手,不再為身後摔碎的瓦罐而悔恨。“千結萬結解不開,風風雨雨滿園來”,心事所以重重結,皆因我是係鈴人。打開心事的門窗,送走痛苦這位常客,讓那始終依附在我們身邊的幸福走進心靈,它,才是始終愛著我們的。

心有靈犀一點通:

當我們遇到痛苦時,它已經成了“過去完成式”。如果一直處在回憶中,那麼,就是在不斷複製痛苦、培養痛苦。隨著痛苦的成長,幸福就會被一點點排擠掉,那樣,我們的一生都會生活在黑暗之中。其實,痛苦已經過去了,放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