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這潰敗的倭奴從臨海郡到建安郡是一路燒殺搶掠,一直到建安後才漸漸停了下來,不過劫掠的糧草能有多少,僅能維持數日,不足千人的倭奴軍在建安不遠處紮寨,其後呢幾位倭奴將領來到建安城門前,在守城士兵發現後,便對守城士兵大聲呼喊著。
“來者何人?”
“倭國來使,請求見你們郡守。”
守城士兵聽後前去彙報郡守,不一會兒郡守就來到城牆上。
“倭國使節不去燕京城拜見聖上,跑來建安何事?”
“你可是郡守鍾鴻理,太軍想請求糧草供應以及通關文書許可。”
“非也,鍾鴻理還需幾日前來交接,糧草與通關文書一事,幾日後你再前來。”
下麵幾位倭奴將領聽後就是轉身騎馬離去。
“大人,這些是來犯的倭奴,一路燒殺到此,何不趁機剿殺?”
“城內士兵本就不多,要是圍剿時偷襲城池將無從應對,況且幾日我便離開,這等戰事就交給新來的郡守。”
76
東陽城內,檢點令書房,千秋正寫著書信,片刻之後就寫完,拿起書信起身。
“來人。”
“屬下在,請軍師吩咐。”
“你把這封信件飛鴿傳書到杭州檢點令,交給左師中央。”
“是”
門外護衛進來取走書信就迅速離開。
千秋離開書房,向大堂走去,正巧遇到令長。
千秋:韓令長,員外郎可在檢點令?
韓令長:軍師,鍾鴻理已經前往建安升任郡守,有鍾大人在建安,檢點令的勢力必可大增。
千秋:鍾鴻理此人急於表率獻忠,毫無政績建樹,能升遷郡守,可知又獻媚朝廷頑固勢力,他若升至建安,倭奴定會借其港口渡海潛逃,甚至放虎歸山。
韓令長:軍師見諒,此事是韓某過失,未嚴查此人在朝廷中勢力。
千秋:事已至此,可借此人之手殲滅潰敗殘留的倭奴,我親自前往建安。
韓令長:如此有勞軍師了。
77
在前往建安的路上,鍾鴻理正坐著馬車前進,隨車跟隨著幾位侍衛,不一會兒隻見一隻飛箭向馬車射來,嗖的一聲,穿透馬車向裏麵的鍾鴻理飛麵而來,鍾鴻理在恍恍惚惚中聽見響聲嚇得是當即站起,看著麵前這隻射偏的箭之,鍾鴻理是心存僥幸。
“大膽,誰敢行刺鍾大人。”
這時侍衛對叢林中偷襲之人喊著。叢林之人見一箭未能射殺鍾鴻理,先是拔劍向前,往其衝去,後麵十幾位蒙麵人跟著領頭。
“你不用知道,我隻是殺你的人。”
這領頭衝向鍾鴻理時,經過那侍衛,隻見運功一劍揮出,劍氣飛出,侍衛怎敵,立刻被擊飛,剩下的幾位見蒙麵人來勢洶洶,集中護在鍾鴻理麵前,可是這少數侍衛武功平平,那是蒙麵人對手,片刻是被殺的橫七豎八,最後就剩個鍾鴻理在邊應對邊想著逃跑。
領頭飛快來到鍾鴻理麵前,用劍架著鍾鴻理。
“鍾大人,你還有什麼遺願要說。”
“在取我鍾某性命之前,能告訴我,你受何人指使。”
“鍾大人,這彈弓盡的道理你不會不知道吧,不隻是軍事處,就連書吏處都想取你性命,可知上一任的副掌門山王奇私通花旗國,被貶出朝廷至今下落不明,如今你私通倭國,拜訪高麗、平壤等東北邊境屬國,即使沒有我刺殺,你以為下一任共義門掌門繼位,不會拿你開刀來坐穩其位,朝廷讓你入京也不會升任你常務大夫,你隻會是中央義員。”
“這就是虛忠的下場,你殺吧。”
鍾鴻理見必死無疑,閉上雙眼。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李子在牆頭是結不出果實的,受死吧。”
正當領頭要一劍了解此人時,叢林中飛來一人,翩翩而至,一掌打出。
“且慢,這顆李子樹還能在牆角長一長,到下一任掌門接任之時,砍了燒柴火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