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奴太軍和幾人見此,紛紛取出倭刀,舉著刀各自猶豫不決,倭奴太軍是帶頭自盡,剩下的幾個顫抖著自盡,還剩最後一人,刀在手中一隻未動。
“你們倭奴小將不是喜歡參拜神社天皇,隻有自盡才能去見天皇,你怎麼不動手?”
“投,投降,神,神社從未參拜。”
項將軍於是示意手下帶走了此人查問情報,這時一位士兵前來,交給項將軍一份令報,項將軍一看,立刻帶軍橫渡閩江。
80
閩江上遊,廬陵郡守帶著大軍渡江而行,快到達江邊之時,隻見岸邊出現鐵騎走動著。
“大人,岸邊有建安騎兵阻攔,是否此刻登岸?”
“我觀岸邊馬蹄踏足,煙塵不斷,想來數量不少,傳令下去,大軍沿江邊下遊,伺機登岸。”
廬陵軍向下遊駛去,在登岸沒多久,就遇一路建安軍從南方攻來。
“傳令後方無論如何都要守住,全軍向閩山進發安營紮寨。”
廬陵軍交戰一日才到閩山開始紮寨,而建安軍在剿滅倭奴後,北上會師就悄然向閩山奇襲而去,奈何廬陵郡守輕信小人、鼠目寸光之輩,麵對路過殘破的倭奴營寨不聽良謀勸諫繼續北上,反而當即夜晚就紮寨,士兵這紮寨完還沒休息,就開始出現火光密布。
“大人,建安軍當夜偷襲而來,人數不下十萬。”
“悔不聽言,傳令撤退,渡江回廬陵。”
而廬陵太守渡江返回之時,豈料還有一路建安軍正在等候著,當即是全軍慘敗,廬陵郡守隻帶著寥寥數百人逃往而回。
建安城,朝水亭,千秋獨自一人搖扇賞景中,這時一柄飛鏢襲來,千秋搖扇未動,飛鏢被內功之力牽引一側,打在亭柱上,一鏢未中,又是兩柄飛鏢而來,千秋一手接過夾住,一手扇飛一側,二指運功向前打去飛來的方向。
“如此美景,被破壞豈不可惜,何不出來瞧上一瞧。”
這時隻見一位蒙麵人,水上輕功踏步,一劍擊飛打回的飛鏢,再劍舞四周,荷花紛飛,劍法隨行,再一劍襲來。千秋一折扇,漫步飛去,當空之中左手運功一掌打出,掌風與襲來的劍氣交錯,水波漫天,千秋借互震之力,旋轉四周而回,落在亭中,打開搖扇,輕輕搖動,應對自如。而蒙麵人被掌風襲擊,雖被劍法抵消,不過還有一絲掌風吹來,這蒙麵之布不經意掉落,隻見長發飄飄,原來是一位女子,該女子依舊舉著劍向亭中刺去。
千秋左手夾住劍身,輕輕彈至一側,女子未刺中,借亭柱飛身回擊,又是一劍刺來,千秋折扇向前撩劍,緩緩向後走動,化去劍法之力。
“這青霞劍法,乃是從青萍劍法演變而來,飄風一劍需氣從丹田而上,運至手臂,非氣沉丹田於雙足。”
千秋撩劍待女子來到麵前之時,左手握住女子手臂,使其轉身向前,再右手折扇運功從肩部輕輕一搭,抹至手腕而回,助其引氣於手臂,隻見這一劍刺出,劍氣飛旋,湖麵是激起水波不斷,而女子見此想不到自己此招變得如此厲害,後背不經意向千秋靠去,在發覺之時,羞澀地收劍回鞘,向前走去。
“青霞劍法這一招想不到劍氣會變得更加深厚,之前隻是照著劍譜修煉,想來如此才是正確的運氣修煉之法。千秋,別以為你指引修煉,我就會放過你。”
女子在前麵看著亭中風景說著,這時一位侍衛送來一封書信。
“大人,這是項將軍派人送來的信件,還請過目。”
侍衛說完便離開朝水亭,千秋略微一看,便收起書信。
“踏雪染紅北漠停,長城內外瀟瀟行。
雄獅出征夷島令,來年臘月颯颯定。”
千秋未問女子何人,隻是搖扇在一旁看著風景吟著詩。
“千秋公子真是灑脫,來日再賜教。”
女子說著便先離開朝水亭。
(第三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