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合理安排飲食(1)(2 / 3)

有專家研究:生食才是人類健康、長壽、無病的最佳飲食方法,我國道家的養生哲理:不食人間煙火則指生食之意。生食才能使人體獲得完整的營養,人體才能無病,才能“不食人間煙火者為神仙”。可現代人嘴饞,寧可吃得痛快而忽視健康,追求色、香、味、美而遠離自然、新鮮、幹淨、完整,漸演發展而疾病纏身。一個人能否生活得愉快幸福和健康長壽,取決於先天和後天兩個條件。先天條件是腎精、腎氣;後天條件是飲食營養和脾胃運化的機能。先天要靠後天的涵養,腎精、腎氣要有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的涵養。如果不注意調劑好飲食,就會導致氣血不足,髒腑失養,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因此人們的飲食對健康有重要作用。

人類生活已從農業社會的豬屎、牛糞等汙染,演變成種種化學毒素的無形汙染。現代人缺乏運動,貪圖口欲,注重享受,無形中使體內的酸毒日增而導致萬病叢生。要排除這些毒素,靠西藥不行,因為西藥本身是強酸毒素,中藥有限也有毒,而科學飲食才能有效助人健康。

中國營養學會最近推薦成年人每日膳食為:穀類300~500克,蔬菜類400~500克,水果類100~200克,畜禽肉類50~100克,魚蝦類50克,蛋類25~50克,奶類及奶製品100克,豆類及豆製品50克,油脂類25克。人類的食物是多樣的,這個指標將來還會不斷變化,但營養專家指出,對脂肪攝入量的提高應采取慎重態度,食用動物脂肪不能太超過標準量,以避免走某些西方國家已經走過的高脂肪膳食的彎路。

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物質和衛生條件的改善,由細菌引起的傳染病對人類健康威脅已經大大降低。但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病等正在威脅著人們的健康。這些疾病均與高脂肪、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和高熱量飲食有關。加上肥胖症、高血壓症,與營養過剩存在著密切的關係。日本醫學教授香川靖雄說過:“如果不規定吃什麼,吃多少,總熱量多少,就不能很好地預防冠心病等老年疾病。”科學家做過一組實驗:限製實驗鼠的飲食,除了足夠的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外,其餘食物所含熱量比飲食無控製的鼠食物熱量減35%~40%,結果證實:實驗鼠的生命延長到55個月,比每天飲食無控製的鼠多活了19個月,生命延長率超過50%。

所謂低熱量飲食,就是在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前提下,減少脂肪和糖的食用量,這樣長期堅持,定能益於健康。

各種食物對人體的作用不同。

含豐富植物纖維素的食物有:玉米、薯類、蕎麥、大豆、紅豆、綠豆、豌豆、扁豆、菜豆、青豆、土豆、毛豆、洋蔥、蘿卜、涼薯、茄子、南瓜、黃瓜、絲瓜、冬瓜、青椒、油菜、空心菜、莧菜、白菜、韭菜、雪裏紅等。纖維素促進腸的蠕動,可幫助大腸稀釋隨飲食進入的致癌物,能吸附氨、膽汁酸等多種有害物質,有利於排出膽固醇和脂類。五穀雜糧占每餐比例應達到50%~60%。同時要多吃結種子的蔬菜,如冬瓜、黃瓜、豆芽、西紅柿、苦瓜、辣椒,有利於平肝、清熱、消腫、解毒、清心、健脾、利尿。有些蔬菜、水果還可連皮吃,因為外皮營養最豐富,但一定要洗幹淨。纖維素能預防便秘、腸癌和緩解腹瀉。纖維食物可延緩胃的排空,增加滿足感,且熱量低,利於控製體重,還有利於控製糖尿病,減少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吸收,增加食品的風味,減少蛀牙的形成。燕麥、糙米、大麥、豆類、蔬菜、水果為水溶纖維素食物。非水溶纖維素食物有小麥麩、全麥麵包、穀類及蔬菜,可軟化糞便。糙米、玉米、小米、紅米、大麥、燕麥、蕎麥均統稱為五穀。中醫說:“五穀最養脾,天生萬物,獨厚五穀”。五穀在飲食中占有重要位置。食物進入人體後,經過脾胃的消化,才能被人體吸收。

紅薯富含豐富的營養素,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蛋白質和鈣、磷、鎂、鉀、鈉、碘、鐵等礦物質。紅薯熱量低、水分多,有利於中和平衡血液中的酸堿。經醫學界驗證:紅薯利於消炎、排便、止血、降糖、防癌、益壽,在食物中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魚有維護血管健康的功能,是因為魚含有優質蛋白,能改善血管彈性、順應性及促進鈉鹽的排泄作用,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海參、泥鰍、鱔魚、墨魚、芝麻、山藥、銀杏、豆製品、花生等這些補腎填精食物,能調節血管張力,控製血小板聚集的血管擴張因子的合成。菠菜、生菜、龍須菜、蘆筍、豆類、酵母及蘋果、柑橘、橙汁等食物能降低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中風等疾病。大蒜、洋蔥、青蔥、柿子椒、木耳、香菇、龍須莖及草莓、菠蘿、檸檬有一定的抗血凝作用。番茄、紅葡萄、橘子中含有少量的阿斯匹林、水楊酸抗凝物質。

降脂防癌的食物有:豆類、玉米、胡蘿卜、大蒜、西紅柿、韭菜、蔥頭、海帶、土豆、卷心菜、大白菜、南瓜、蘆筍、香菇、蘑菇、木耳、豆芽、花菜、蘋果、牛奶、雞蛋、魚等,這些食物能有效地控製人體內的膽固醇合成,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雞蛋蛋黃中的卵磷脂是一種很強的乳化劑,可以使膽固醇和脂肪乳化成極細的顆粒,從血液中排出,為機體組織所利用,從而降低了血漿和血脂的濃度。另外,雞蛋還可以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增高,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牛奶含鈣,能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蘋果能使膽固醇的含量降低10%以上,以上食物能防止致癌物質與正常細胞脫氧核糖核酸的結合,從而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

抗衰老的食物有:豆類、玉米、油菜、番茄、洋蔥、蓮藕、茄子、南瓜、黃瓜、蘑菇、蘿卜、牛奶、核桃、花生、芝麻、花粉、枸杞子、木耳、山楂、豬血、醋等,這些食物基本屬於堿性食物,能有效地保證血壓正常。多吃植物類的堿性食物,結合補充一定數量的動物類酸性食物,就能保持機體新陳代謝,維護機體和心腦血管的正常運行,有益於推遲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