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引言
疾病是影響健康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未病先防,有病即治,自己少受罪,親人少拖累。每個人都應高度重視疾病的防治工作,從思想情緒、人際關係、生活習慣、飲食營養、運動鍛煉、睡眠休息、社會適應、衛生保健、勞逸結合、個人愛好等方麵入手,通過有效的防治,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第二節 人體致病因素與生命養護
人的生命活動是極其複雜的,它涉及神經功能狀態、內分泌調節能力、以及機體時時刻刻受到的外界環境的影響。身體衰老是每個人都要麵臨的客觀現實,隻是時間的早晚和衰老的程度問題。如果能積極消除致病因素,就完全可以延緩衰老,減輕衰老程度。導致生病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社會環境各種不良的刺激和毒害,如工業生產中的廢氣、廢水、廢渣;在有毒物質的環境中生活,如粉塵、煙霧、毒氣、紫外線、電離輻射、放射性物質、噪聲、震動、病菌等物質、化學、生物因素的影響;生活沒有規律,作息時間打亂,遲睡、早起、少睡、失眠、疲勞、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營養過剩,肥胖,經常食用煙熏、油炸、鹽醃、辛辣、添加色素、變質的食物,嗜好煙酒;不參加身體鍛煉,懶散成性,貪圖安逸,追求奢侈,荒淫無度;過度興奮、緊張、發怒、憂鬱、急躁,精神不振,心境壓抑,關係惡劣,家庭不和,社會動亂;缺醫少藥,不注意疾病防治,居住擁擠,遺傳因素,身體免疫能力差等等,這些致病因素隻有自己積極消除,才能保持健康身體,真正享受到和諧社會的生活樂趣。
醫學專家認為:許多疾病完全可以通過事前幹預而避免。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迅速出現了許多亞健康病態,這些不健康問題多數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日本醫學專家經過大量研究證實10種人不能健康長壽:
1、嗜煙如命的人;
2、心胸極度狹窄、妒忌成性、動不動就大發脾氣的人;
3、經常酗酒的人;
4、個人生活規律無常,根本不講養生之道的人;
5、生一點小病就吃藥,一年內吃藥打針不計其數的人;
6、有了毛病卻硬熬,不去醫治的人;
7、性生活過度的人;
8、成天心神憂鬱不振,或悲喜過度或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的人;
9、一個朋友也沒有的人;
10、從來不參加任何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的人。
現代社會生活中不能健康長壽的也有10種人:
1、心境長期壓抑的人;
2、情緒喜怒無常的人;
3、道德品質敗壞的人;
4、人際關係惡劣的人;
5、心胸狹窄妒忌的人;
6、生活沒有規律的人;
7、營養過剩過差的人;
8、嗜好煙酒色賭的人;
9、有病硬挺不醫的人;
10、懶惰從不鍛煉的人。
由此可見,多數疾病是由於個人的不良行為和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如果能修煉好個人的行為,戒除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社會環境和醫療保健條件,絕大多數疾病都可以預防其發生和發展。隻要注意改變不科學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重視疾病防治工作,人們的健康就能得到保障。
防治疾病首先要重視細胞生命的養護。人體所有器官組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而細胞所需的是水分、氧氣和營養,細胞有充分的養分時,細胞才能健康活潑。當細胞個個都健康活潑時,才能順利地完成它的各種任務,這時人體的血液、血管、骨骼、肌肉、神經、眼齒、指甲、毛發到五髒六腑等的機能運行和神經代謝工作才能順利進行,人體也因此才能健康無病。細胞的新陳代謝分分秒秒都需要氧氣供給,以消除體內的毒素,所以必須不斷地補充氧氣。細胞存在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如果人體一旦缺氧,體內毒素就會立即增加,血液馬上變得汙濁、酸毒,全身細胞很快死亡,生命將受到嚴重威脅而死亡。人體代謝過程中有大量的細胞會受到損傷,以至衰老,功能退化,這是環境、病毒、藥物的毒副作用和免疫因素、自然老化、缺氧等造成的。而其中最重要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細胞缺血、缺氧,細胞代謝功能紊亂。細胞膜通透性增加,細胞外形不規則,細胞質、細胞核及線粒體腫脹,內質網擴張,溶酸體破裂,胞質外滲,細胞發炎、解體、死亡,這是人的病理性死亡。而人的自然凋亡是細胞膜沒有破裂,細胞濃縮幹枯形成凋亡小體而自然死亡。心肌細胞受損會導致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高血黏、心絞痛等疾病。腦細胞損傷會導致腦血栓、腦梗塞、腦中風、腦萎縮、癡呆等病症。胰腺及靶細胞饑餓、衰老、休眠、死亡會導致糖尿病及並發症。用生物製劑修複、激活、營養細胞,是對細胞治療的最好方法。
生命養護要淨化血液,因為血濁萬病到,萬病由酸起。血濁是指血液被汙染而呈酸性或黏稠,如果血液受汙染不能輸送養分給細胞,細胞會快速衰老而死亡,就會引發人體病變。酸堿平衡則不病平安,酸堿失衡則致病遭災。細胞死亡過程從發炎、腫脹、破裂到化膿,進而壓迫神經時,酸、抽、痛就會出現。疾病是細胞大量死亡和血液嚴重酸性化引起的,所以生命養護要注意淨化血液,活化細胞。
防治疾病不能單純依靠藥物治療,因為“真藥醫假病,真病無藥醫”。藥能治病也能致病,尤其是西藥,化學成分多,酸毒很強,副作用大,吃西藥短暫消除病灶,但藥物的毒素仍潛藏在體內,積累多了,就會破壞機體平衡和代謝,產生新的疾病。一年四季經常打針吃藥的人,體內毒素肯定不少,體質肯定很差,一旦免疫力下降,就會暴發疾病。無數病例證明,靠藥物抑製疾病,無法排除體內毒素,又加上藥物毒素的囤積,終究將演變成真病和頑症,以至閉門留寇。美國社會福利局報告,采用醫療方法,花費數百至上千億美元可以減少10%的過早死亡,而用養生預防方法,不用花多少錢,就可以減少70%的死亡。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博士指出: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隻要采取預防措施就能減少一半的死亡。故曰:病乃人類無知下之產物。人體排毒要順符自然,不要人為地自我作踐自己,更不要作繭自縛。貪圖口欲,危害身體,錯誤飲食,糟蹋自己。讓渴望健康的人都回歸大自然,再不因自己無知、疏忽、懶惰、貪婪、膽怯而草率對待自己的生命。
第三節 人體疾病預兆與疼痛現象
疾病的發生一般都有預兆,會出現一些蛛絲馬跡,尤其是眼睛的病理變化,可以發現腦部疾患的部位及程度。如瞳孔出現大小不等,常見腦溢血、腦血栓、腦腫瘤的表現;瞳孔散大,多見於顱腦外傷、腦血管病、重症的乙型腦炎、化膿性腦膜炎等;瞳孔縮小,多見於酒精中毒、腦橋腫瘤及出血等。因此,眼底檢查可以預先了解動脈硬化程度,提早預防腦溢血、腦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