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堅持常態保健(2)(1 / 3)

第五節 注意勞逸結合

健康代表平衡,包括酸堿平衡、氣血調和、體溫恒定、陰陽協調,各係統功能互相調節,發揮互動互製之功能。健康人的體質是弱堿性。由於環境汙染和自身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造成體質酸性化,如患有痛風、高血壓、心腦病、糖尿病、腫瘤、癌症、高血脂症的患者,都是酸性體質。

加強身體鍛煉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因素。運動對健康有很大作用,但不能過度,運動的時間、強度要適時適度,這樣才有積極的意義和良好的效果。

根據人體既不可過勞,也不可逸,勞而不倦,逸不自過的原則,可把勞逸適度的要求歸納以下五個方麵:

一 是用腦不能過度。

人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由於生活的需要,可能有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希望、觀念、情欲等精神活動,對這些欲望,人們都希望能得到滿足。但是過奢的欲望就可能成為失望,使人感到不安、痛苦,甚至憂思成病。因此,人們應腳踏實地,不脫離現實社會實際,不抱過高的要求和希望,如果不能為而強求之,隻能是枉費心機,無效空想。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將逐漸衰老,經常用腦可控製大腦過早過快衰老,尤其是現代社會,體力勞動逐漸減少,腦力勞動逐漸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注意科學用腦,防止用腦過度。如果持續用腦過度而不注意休息,會出現思想不集中,頭腦發脹,甚至反應遲鈍等一係列大腦疲勞的症狀,這種狀況持續發展,會損害大腦的正常功能。因此,大腦要勤用,但要注意調節、保健。

恢複大腦疲勞可在每天早晨起床後到戶外散步,做保健操,練氣功,使大腦得到清潔新鮮的氧氣,喚醒尚處於抑製狀態的神經和肌肉。也可閉目養神或觀察一下地麵的花草景物,欣賞一段歌曲,使心情愉悅,精神振奮,消除疲勞,提高腦功能。

二 是運動不能過量。

運動和勞動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量力而行,不要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不能做持久不休息的體力勞動和超負荷的運動,任何超越自己體力所不能勝任的勞動和運動對身體都是有害的。勞動和運動超過一定的承受能力,甚至到了極限,都可以致病,這是因為精氣過於耗損的關係,時間過久,運動量過大,都會引起身體不適,重者會導致心髒、內髒、肌肉、筋骨的損傷。中老年人由於各項生理機能逐漸下降,如肌肉力量減退,反應速度變慢,血管彈性較差,平衡機能降低,故不應做速度快、強度大的衝刺、跳躍、旋轉、憋氣、側立、低頭、滾翻及對抗性的衝撞動作,以免造成摔倒、骨折、腦血管意外、心肌缺氧缺血和其他傷害事故。中老年人由於速度、力量、耐力和靈活性不斷降低,應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健康狀況,選擇一些有節奏的活動項目,以調節精神,陶冶情操,抑製疾病的發生。

三 是房事不能過度。

人的腎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性腺、甲狀腺、植物神經係統、免疫係統都有一定的內在聯係。如果房事過度,就會發生腎虛,進而影響機體的許多功能,出現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脊酸痛,心悸健忘,精神不振,發脫齒落,女性月經不調,男性陽痿、滑泄等早衰現象。中醫認為,人到四五十歲是衰老初期,從生理生化角度來說是分解代謝開始高於合成代謝,是精氣少、腎氣衰的開始,此時應注意節欲,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延緩衰老的進程。

縱欲傷身,後患無窮,因為房事過度,會增加睾丸過早衰老、萎縮,精液流失過多,會使對身體有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受到過多的損失,微量元素中的鋅也會過多的排掉,對體力消耗也很大。房事過後次日如感覺頭重、腿軟、氣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現象就說明房事已過度,應該節製。同齡人中,各人的體質不一樣,如果自己的健康狀況很好,適當的房事也會使心情愉快,但疲勞、酒後和劇烈情緒後不宜行房事,否則會傷腎耗精,氣血虧虛,使髒腑失去平衡。

古人說:十滴血一滴精,十滴精一滴髓。骨髓是人的生命之源,如果骨髓耗盡,人的生命將要終結。性欲過度,煙酒過量,使人過早衰老死亡。“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刻骨鋼刀”。煙酒屬於強酸,易蝕骨腐肉。嗜好酒色,將使骨髓大量流失,造成體弱多病。因此,人生在世要“少食喜食之物,少做愛做之事”。

四 是休閑不能過久。

人體髒腑氣血總是處於升降出入的不斷循環運動中,才能發揮其正常的功能。適當的活動可以增強肌體的功能和活力,如果心身過於追求安逸、清閑,則會降低機體的這種活力,使血氣運動不暢,脾胃功能低下,情緒低落,精神空虛,大腦神經細胞得不到有效刺激,體力衰退,髒腑功能減退。因此,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和進行適當的體質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四肢常勤,五髒氣血旺盛,肌肉豐滿壯實,關節運動靈活,百脈通暢,動作敏捷,反應迅速,這是機體生理機能健康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組織、器官都會發生老化,但老化速度、程度與活動程度有關。不動則退,過於安逸不利於健康。為了防止身心安逸過久,每天都應進行體力活動和鍛煉,並量力而行,由易到難,長期堅持。經常做些家務事,也能使肌肉筋骨靈活,血液通暢,促進生命的活力。

五是玩棋牌不能過累。

休息時間和朋友下棋、打牌、打麻將等娛樂活動,有利於鬆弛腦神經,陶冶性情,鍛煉思維,保持智力,防止腦細胞衰退。但下棋、打牌、打麻將不宜過久,久坐會使人體的多種髒器、器官和組織得不到鍛煉,進而影響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使血液循環量減少。久坐還會導致肥胖、痔瘡、神經衰弱、腰肌勞損、細菌感染、消化液分泌減少、食物消化吸收障礙以及肺活量降低等。棋牌桌上有輸有贏,情緒波動大,易造成心動過速,血壓驟升等,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勞逸適度,就是要動靜結合,有動有靜,動靜適宜,運動時要順乎自然,進行自我調息、調心,神態從容,排除雜念,形神俱煉,內外兼顧,外動內靜,運動量過少起不到作用,過大會傷害身體。勞與逸是相對的,有勞必有逸,有張必有弛,無論體力鍛煉還是腦力勞動,都是通過軀體四肢或心神的不斷活動,都要消耗一定的精力和津血,當這種活動達到一定時間和強度時,就應適當休息,解除軀體和精神的疲勞,使肌體更具活力。另外久坐傷肉,久臥傷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視傷血,久思傷心。對此,要盡可能做到衣不過暖,食不過飽,住不過奢,勞不過累,逸不過安,喜不過歡,怒不過暴,名不過求,利不過貪,做任何事都應有張有弛,這樣才能精神愉快,身體健康。

第六節 養成良好習慣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人們的不少疾病都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隻要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發揮自身的防禦機能,就完全可以避免一些疾病的發生。

第一,衛生習慣。

講衛生指注意個人衛生、居室衛生、飲食衛生和公共衛生。